提起绿色,你会联想到什么?是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的优美生态环境,还是厂房上布满光伏板的绿色工厂?抑或是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场景,在海口国家高新区都可以找到。
近年来,海口国家高新区以“绿”为底,不断壮大“绿色生产力”,擦亮了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金字招牌。
海口国家高新区 资料图
绿色工厂引领潮流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单元。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2024年度省级绿色工厂名单中,海口国家高新区内的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海南亚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康迪电动汽车(海南)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榜上有名。
向绿色要效益,为发展添动能,如何做到?以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为例,其车间单月总蒸汽流量较年初降低了三成,累计节约了一万多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车间采用三级热交换技术的冻干机单台每年可节省用电超20万度,相当于减少了约60吨标准煤的燃烧排放;车间纯化水制备系统的浓水回收改造使系统回收率提高到了90%,每年可节约1万余吨水……
这一切成就,离不开齐鲁制药高端智能加工制造中心项目的能源管理综合平台。平台上线运行一年多来,目前整个车间单月总蒸汽流量相较于年初已降低三成,累计节约一万多立方米天然气。
绿色园区助力发展
向“绿”逐行,不仅企业致力于打造绿色工厂,海口国家高新区也在努力构建绿色园区。自去年12月入选首批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以来,园区重点在生物医药、可降解塑料等优势产业实施减污降碳工程,通过建立“无废药企”示范标杆,统筹园区医药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与“无废药谷”建设。目前,海口国家高新区已部署了七大任务和九大重点工程项目,细化形成了技术、项目、政策措施三张清单。
海口国家高新区 资料图
海口国家高新区正在成为海口重点园区以“绿动力”激发工业新动能的生动缩影。
绿色产业焕发活力
近年来,海口国家高新区在新能源汽车、全生物降解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提升了园区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今年8月,吉利星际客车自主研发的首款醇氢电动公路客车U11M在位于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的海南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工厂亮相发布,并现场完成了230台购车订单签约。该车型搭载了吉利自主研发的6L甲醇发动机,车辆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为新能源公共交通出行提供了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今年9月,由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装配生产的丰田新能源托盘堆垛车在海口国家高新区量产下线,这是该企业首批应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生产的新能源托盘堆垛车,标志着海南新能源特种车辆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目前,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已在海口高新区的自有工厂开始组装生产,预计每年可以生产新能源特种车5000台,达产后年产量可达1万台,生产特种车辆车型包括行李牵引车、工程车辆等。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入选企业,海南海马汽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汽车生态体,实现了从光伏发电到电解水制氢、再到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全产业链零碳排放。目前,海马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区域已从海口扩展至全省,网约车运营里程已达10000公里,租赁车平均运营里程已超6000公里,这标志着海马汽车打造的海南自贸港零碳排放汽车生态体示范项目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禁塑”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和自贸港建设的先导性项目之一。位于云龙产业园的海口裕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国内外订单络绎不绝,流水线上整齐排列的机械臂繁忙运转,将完成高温热压后的纸碗进行切边处理。
目前,海口加快打造以海口国家高新区云龙产业园为中心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产业集聚地,已成功引入17家链上企业,已有13家企业投产,具备年产能约8.8万吨。今年前三季度,该园区降塑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54.6%,完成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2.2%。
如今,“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海口国家高新区这片沃土之中。一座座低碳工厂“串珠成链”、一个个绿色产业成型起势,这座国家级高新区将继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城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