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简单地看“卫生站进小区之争”

健康   2024-11-13 10:44   北京  

评论


近日,某市电视台推出的一档节目反映了该市一个小区发生的居民纷争。2023年,该小区有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居住地附近没有社区医院,居民打针开药难,希望开设社区医院。但2023年10月,建在该小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挂牌运营后,一些小区居民却表达了反对意见。


面对小区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分成了“两派”。支持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让老年人看病拿药更方便,家长不用带着孩子跑远路接种疫苗,避免了上班请假问题。反对者也有自己的理由:非小区人员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为由随意进出小区,可能给孩子、老年人带来人身安全、传染病等方面的风险。


就近获得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尤其是对特殊群体而言,这样的愿望的确需要满足。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必须定期就诊、开药,如果“家门口”有卫生服务站,老年人就可以少走路,“上班族”也可减少各种劳碌和奔波。


满足民生所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一直位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清单的“头部”位置,其中的重点是在居民“家门口”建设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量与质的双提升,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促进了全民健康覆盖。多年的努力结出硕果,目前,我国90%的城乡家庭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可预见的是,居民在“家门口”看病就医的需求还会增加,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呼声也会更高。当医疗卫生机构就设置在小区里、住宅楼隔壁时,一些居民可能会产生一些顾虑。比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出入口与通道设置、医疗废物处理和感染防控、来来往往的就诊患者,是否会对自身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居民越来越关注公共服务与自身利益的平衡,不同的意见折射出的是居民对健康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在不同的认识间搭建桥梁,需要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一个个基层点位来说,在强基层的过程中,不仅要着力提供公平可及、就近就便、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更要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找出改革最大公约数和最佳平衡点,通过细心、贴心的工作安排弥合分歧,在追求“距离近”的同时实现与居民“心里近”,进而在居民生活中扎下根。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通过前期征求民意、科学合理地设置规划、医务人员与居民日常的互动来持续增进理解,赋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多的发展动能,从而打开健康小区甚至是健康中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评论投稿邮箱:mzpljkb@163.com


刘也良(媒体人)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L0T1A16】获取授权

健康报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卫生行业报,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红色根据地的第一份卫生专业报。专注于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人民大众提供专业、权威、科学的卫生、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