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爆火,AI 拜年如何颠覆春节社交?

职场   2025-02-01 11:29   湖北  
这是大宁哥的第210篇原创

今年春节,DeepSeek引发全球轰动 ,而主角是一家不太起眼的初创公司。它发布的推理模型,不仅在能力上与 OpenAI 的 o1 不相上下,训练成本更是甩出国外一大截。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各行各业的热情。

1 月 27 日,DeepSeek 更是一举超越 ChatGPT,登上了苹果商店美国区免费应用榜首,在中国区也同样拔得头筹。然而,这突如其来的火爆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大量用户的涌入,让服务器不堪重负,出现了短暂的宕机。这一现象,无疑证明了这款产品的强大吸引力。

面对大家的热情,网友们也开始 “花式考验” DeepSeek。

有人让它用方言生成拜年文案,本以为会难倒它,没想到 DeepSeek 给出的答案幽默又接地气:“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过年好啊,给大伙儿拜年啦,愿大伙儿在新的一年,吃嘛嘛香、干啥啥顺,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的。” 这一回答,不仅展现了 AI 的语言能力,也让大家看到了科技与传统的有趣融合。

在这个春节,AI 拜年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曾经的过年三件套 “美睫、美甲、美发”,已经悄然被 “AI 五件套” 取代:AI 头像、AI 红包、AI 对联、AI 表情包、AI 拜年视频。


01 

AI 拜年

年轻人的新年新玩法


那么,蛇年春节的 AI 味究竟有多浓呢?这么说吧,年夜饭还没上桌,朋友圈已经被 AI 拜年 “霸屏” 了。

今年,大宁哥就邀请了我的好友,插画师letitia帮我们设计了大宁朋友圈微信红包封面。


letitia画出来后,我迅速的用AI,也生成了几张不同生肖红包封面。插画师画了一周时间,而我只花了3分钟。


这个红包封面发出去之后,也是备受好评,有上千人下载使用。(大宁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红包”,即可领取)

大宁哥还发现,这个春节,身边很多朋友发的、微信封面专区提供的、品牌制作的年味红包封面,绝大多数都是AI做的

除了红包封面,表情包也成为了 AI 的 “主战场”。在这个拜年靠斗图的时代,拥有一套专属表情包,无疑是社交中的 “绝杀技”。

小政,一位从事设计工作的年轻人,今年用 AI 制作了四组共 30 多张表情包,分别以蛇年属相、自家小猫、自己的卡通形象和财神为主题。


这些表情包不仅好玩,还传递了浓浓的祝福。小政表示,以往为了找独特的拜年表情包,他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今年 AI 的出现,让这个过程变得轻松无比,半小时就能完成以往几天的工作量。

除了AI红包封面、AI表情包,AI对联、AI拜年视频、AI剪纸、AI皮影戏也不少,还有人将AI与线下经济相结合,摆起了地摊,售卖各种AI制作的过年饰品,并拿着电脑现场设计,支持实时下单定制。



AI拜年成为风潮,教大家怎么用AI拜年的博主们,早就赚到了流量。


02 

AI 拜年从表情包到视频

制作秘籍全解析


蛇年春节,AI 拜年成了社交场上的热门玩法,年轻人纷纷投身其中,用科技为传统拜年方式注入新活力。大宁哥深入研究后发现,AI 拜年的形式多样,难度也各有不同,其中拜年视频堪称 “难度担当”,而表情包则凭借简单易上手的特点,成为大家的高频选择。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两种最受欢迎的 AI 拜年形式的制作秘籍。

先看表情包。

在社交平台上,表情包是传递情感和祝福的 “利器”,尤其在春节期间,一套独特的拜年表情包能瞬间让聊天氛围升温。对大多数人来说,制作拜年表情包的目的很纯粹,就是给亲朋好友送上祝福,所以要求并不复杂,只要主体内容有趣、表情动作丰富、风格喜庆有年味就行。

幸运的是,如今的 AI 工具让表情包制作变得轻而易举。不管是 AI 绘画工具还是 AI 视频工具,都内置了丰富的灵感库,里面有大量创作者精心制作的新年表情包模板。

大宁哥用豆包生成的一组小蛇表情包


如果你想让表情包更具个人特色,利用 AI 工具的 “垫图” 功能就能实现。上传自己或家人的照片,在输入提示词时选择参考人物长相,就能生成独一无二的个人形象表情包,让拜年祝福更显诚意。


如果想定制个人形象表情包,只需要在输入提示词时,使用AI工具里的“垫图”功能,将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上传,选择参考人物长相即可。


大宁哥用垫图功能生成的Q版人像表情包


制作难度升级的 AI 拜年视频

相比表情包,AI 拜年视频的制作难度明显更高,它需要综合运用 AI 绘画、AI 视频、剪辑等多种技能,是一场技术与创意的双重考验。


制作拜年视频,通常有两种路径:一是按照文生图 —— 图生视频 —— 对口型 —— 剪辑配音的常规流程;二是直接选择文生视频,将前两个步骤合并。不过,后者生成的内容在准确度和质量上往往不如前者,所以更推荐大家采用常规流程。


文生图:关键在提示词


文生图是制作拜年视频的第一步,选择一款合适的 AI 绘画工具至关重要。但这一步的难点在于提示词的撰写,一个好的提示词需要涵盖主体、风格、拍摄手法、周围环境、物体细节等多个方面,对于不熟悉图片风格的用户来说,确实需要花些心思。



这里有个小窍门: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将其上传到具备 AI 识图功能的工具,如豆包、kimi,然后下达 “详细描述图片内容” 的指令。工具会给出详细的描述,将这些描述作为提示词,粘贴到 AI 绘画或视频工具中,就能轻松生成符合心意的图片。


图生视频:两种方式随心选


有了满意的图片后,就可以进入图生视频环节。如果你是用 AI 绘画工具生成的图片,需要先保存图片,再上传到文生视频工具中;如果一开始就使用支持文生视频的工具,直接点击图片底部的 “视频生成” 按钮,输入提示词,就能生成视频片段。到这一步,拜年视频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对口型与配音:让视频更生动


视频生成后,接下来就是为其配音。打开 AI 视频工具的对口型功能,输入提前准备好的祝福语,然后从 “小女孩”“萌娃”“熊二” 等丰富的音色库中选择喜欢的声音,也可以亲自上阵配音,让视频更具个性。

剪辑与配乐:为视频锦上添花


AI 生成的视频通常较短,一般只有 5 秒,如果想要更长的视频,就需要重复前面的步骤,将多个视频片段拼接起来。最后,就是为视频添加喜庆的音乐,可以直接从剪辑软件的音乐库中选择,也可以借助文生音乐工具创作专属音乐,为拜年视频画上完美的句号。


从简单的表情包到复杂的拜年视频,AI 拜年不仅为春节增添了科技感,也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意的生产者。掌握这些制作技巧,明年春节,你也能成为朋友圈里的 AI 拜年达人!



03 

DeepSeek 爆火

背后的六点深度剖析


在 AI 领域,一个惊艳的案例往往能引发深远的思考,DeepSeek 便是如此。它在 AI 圈掀起的波澜,远不止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让我们从六个关键角度,深入剖析 DeepSeek 带来的冲击与启示。


一、重塑竞争格局,引发行业地震


DeepSeek 以 “开源 + 新训练方法 + 低成本 + 高性能” 的独特优势,强势闯入 AI 赛道,彻底打破了原有的竞争格局。去年 OpenAI 的 Sora 搅乱了 AI 圈的节奏,今年 DeepSeek 则成为主角。从 Meta 员工在 Reddit 上透露其引发 Meta AI 部门恐慌,就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冲击。


国内 AI 产业界,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公司,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张一鸣、马化腾等 AI 领域的关键人物,想必也在思索应对之策。这表明,AI 行业的竞争已进入新的阶段,DeepSeek 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重要力量 。



二、革新使用策略,挖掘模型潜力


面对 DeepSeek R1,我们必须革新提示词使用策略。不能再用老一套方法,而要根据它的高智能特性进行调整。就像带不同水平的实习生,沟通方式得变。R1 在训练中引入冷启动数据和格式奖励机制,其思考过程(think 和 answer 标签内内容)对提示词调整很关键。


而且,R1 对提示词形式敏感,零样本设置效果好,少样本提示可能因 “过度思考” 降低效率,这都要求我们重新设计提示结构,挖掘其深层潜力 。


三、打破认知局限,降低使用门槛


DeepSeek 打破了国内用户接触高阶 AI 的壁垒。ChatGPT、Claude 等高阶模型虽强大,但国内多数人因客观原因用不了,导致对 AI 认知停留在较低水平。


而 DeepSeek R1 让国内普通用户首次能免费无限量使用高阶 AI 产品,这使得大众对 AI 的认知产生了巨大转变。相关案例在微博引发大量惊叹,它让更多人见识到高阶 AI 的实力,缩小了大众与高阶 AI 之间的认知差距 。



四、正视技术短板,探寻优化方向


尽管 DeepSeek 表现亮眼,但也存在不足。比如有时会 “用力过猛”,像生成儿童故事时,因追求用词丰富导致内容不适合小朋友阅读,不过去掉相关提示词或关闭 “深度思考” 标签就能解决。


此外,其联网搜索似乎优先国内网页,即便指定英文网站和内容,仍会混入国内网页结果。正视这些短板,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 DeepSeek,也为其后续优化提供方向 。


五、开启内容变革,重塑创意生态


以 DeepSeek R1 为代表的高阶 AI,开启了 AI 的 “消费型内容时代”。它在内容创作上接近通过 “艺术家图灵测试”,人们难以区分内容是 AI 生成还是艺术家创作。


这意味着文艺创作进入新阶段,旧的创意体系和生产结构将逐步瓦解,内容领域依赖人 “原创 + 优质 + 高频” 的不可能三角开始松动,复合科技和人文的 “π” 型人才优势凸显。但无论如何,人的创意始终是内容生产的起点,AI 需要人的创意指令才能工作 。



六、聚焦未来发展,期待持续突破


从 DeepSeek 的发布节奏看,12 月 26 日发布 V3,1 月 20 日发布 R1,仅相隔 24 天,这显示出它技术储备充足,无需遵循常规发布节奏。这个平均年龄 25 岁、仅 100 多人的年轻团队,在 2025 年预计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我们有理由期待他们在技术上持续突破,为 AI 产业注入更多创新活力,引领 AI 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

End


-♥️你的每一次“在看”,我都认真当成喜欢♥️-


💃我是大宁哥
85后自媒体+AI创业者,文章全网阅读超1亿
在这里分享职场成长 商业营销 持续复盘成长

大宁朋友圈
大宁哥,30W职场新贵圈子,《大宁朋友圈》主理人。聊职场、说成长、谈营销、论品牌、观AI,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围观。永远思考,永远保持怀疑。 一起探讨职场和商业,挖掘营销底层逻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