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听到不中听的话,根本不需要翻脸,做到这4步你就赢了!
文化
2024-11-20 12:00
黑龙江
一个好斗的武士质问一位禅师,让他解释何为极乐世界、何为地狱。武士感到受了侮辱,暴跳如雷。他从刀鞘中拔出长刀,吼道:“如此无礼,我杀了你!”武士突然领悟到,禅师所说的地狱指的是他受到愤怒的控制,于是立刻平静下来,把刀插回刀鞘,向禅师鞠躬,感谢他的点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像武士一样,因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就被气得暴跳如雷,恨不得揍对方一顿。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事情越闹越大。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说:“尽管我们可能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言语却时常引发他人或自己的痛苦。”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认为,当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听见、理解、连结,心中的“敌人”自会消融。这便是“非暴力”的精神与力量:心无敌人。《非暴力沟通》一书,帮助我们既能清晰表达自己,又同样关心他人,从而实现我们的情绪自由并与他人建立连结。听到不中听的话,根本不需要翻脸,记住这4步你就赢了。《水浒传》里的李逵是一个冲动易怒的人,遇事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打,经常打错人甚至杀错人。
一个人如果不学会冷静思考,情绪就会不自由,遇事时容易失去控制。
因此,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建议,当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停下来,深呼吸,不去指责或惩罚他人,什么都别做,保持安静。之后你会发现,这样做不仅可以选择停止行动,还增加了不同的选项——放下情绪的包袱。在这个时间里,你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跳出自己看自己,站在自己的旁边观察自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所有的怒气背后,都有一个没被满足的需要。”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发火,找出背后的原因,再通过沟通协商来解决问题。一边是无谓地争论对错,耗费精力;一边是同理自己和对方,以善意和慈悲增加生命能量。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指出,“愤怒是疏离生命、引发暴力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当面对不喜欢的言语或行为时,我们有四种回应的选择:1、指责自己;2、指责他人;3、同理自己;4、同理他人。很多人生气时,喜欢扮演上帝的角色,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他人。这样做只能使事件升级。当我们选择第3和第4种选择时,都不会感到生气,而是在自己和对方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要把愤怒视为报警器。愤怒的情绪提醒我们正在分析和评判他人,却没有关注自己有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这才是引发愤怒的真正原因。当我们既能关注自己的感受,也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时,心中自然不会生出怒气。我们建立的每一段关系都反映着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样的世界;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折射着我们追求什么样的关系。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时,最重要的是建立冲突双方之间的连结。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了连结,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要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不去要求他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而是学习有意识地克制自己,努力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尊重,使冲突的双方在重视自己需要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和对方的福祉是相互依存的。如果能这样,你将会惊讶地发现,那些原本看似无解的冲突竟能轻而易举地被化解。评判和侮辱性语言只能让我们彼此疏离,语言上的冲突一不小心便会升级为肢体暴力,甚至是战争。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将这种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暴力的表达方式称为“疏离生命的语言”。当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我们便认为这个人是错的或是恶的。做道德评判、指责、侮辱、贴标签、批评、比较、都是“疏离生命的语言”。最具杀伤力的语言,除了道德评判就是做比较,其次就是推卸责任。作者丹·格林伯格在《如何让自己活得很悲惨》一书中曾建议读者,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悲惨,就去学着与他人做比较。疏离生命的语言导致我们说话和行为方式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伤害。让人难以升起对人对己的善意。“当你见到做了一半的家务活,可以告诉我你感到失望。但说我不负责任,绝无可能让我做得更多。当我对你的表白说“不”,请告诉我你感到伤心。但说我冷酷无情,并不能给你带来更多机会。”“我从未见过什么懒汉;我见过的他,有时在白天睡觉,在某个下雨的日子呆在家里。但他不是个懒汉。我从未见过什么傻孩子;这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始料不及,这个孩子的看法与我不同,但他不是个傻孩子。我从未看到一个厨师;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为我们的餐食调配食材,那个人点燃灶火,看着炉子上正烹饪着的菜肴,我看到的只是这些,而不是厨师。”发生冲突,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使用客观地不带评论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用正向的描述行动的语言提出化解冲突的策略。我们最终的目标并非让一方服从另一方。而是找出彼此的需要,创建充满关爱与尊重的关系,让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因此,听到不中听的话,根本不需要翻脸,做到上面的4步你就赢了!
名著小屋
听名著,读名著,品名著,留住美好的流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