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2016年12月,把这本书加入书架时我特别兴奋,但是试了很多次,一直都读不下去。
有段时间韩剧《healer》特别火,加上《柒个我》的播出,我对多重人格充满了很大的“兴趣”。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拥有24重人格的嫌疑犯威廉·斯坦利·米利根因罹患多重人格分裂症而被判无罪的过程,让我觉得是个悲剧。
一个人只有承受了无法承受下去的经历,才会强迫自己去逃避,也才会逼迫自己衍生出其他人格来保护自己。
慢慢地,无数个“我”出现,每一个“我”都有自己的性格、智商、年龄、国籍、语言和性别等等,人就模糊了,模糊到主人格甚至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分裂出无数个分身,有人替自己承担痛苦,有人替自己保持童真,有人替自己感受快乐,有人替自己施加暴力,有人替自己享受关爱,那剩下的自己是个什么呢?
书中有提到医生想方设法去融合不同的人格,却发现人格与人格之间也有自己的相处之道,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随着慢慢了解人格形成的真相,又让人觉得难受。
现在外面施工的声音很聒噪,让人心里很乱,看着可怜的“比利”和他可怜的“24个人格”,更让人心有余悸了。但不管怎样,耗时五年,我终于啃完了这本原本让我很有“兴趣”的书。
为什么称为“啃”?因为书中的人格太多,名字太多,故事叙述的整个过程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有时候分不清哪些是现实中的人,哪些是“比利”的人格,所以读得不舒服,也常常因为对不上号而觉得无力。
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如果静下心来品味的话,感受应该会很深。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马走坡,虽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制。”
一直有在关注这次医闹事件,透过这本书,也算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始末,心中不由得对这位医生肃然起敬。
疫情面前,医生的伟大才逐渐彰显;也同样是疫情面前,人生的百态才逐渐浮面。在外,家永远是港湾。
水已经开了,应该有个人去把水壶从火上端开;但谁也没有动。
空气中的那股味道如同一个没有出口的帐篷,你见不到它,却知道那巨大的棚顶正覆盖、倾轧着它底下的每一个人和所有事物。
我们出发的时候,太阳一般还未从海里升出;我总觉得它是在水里过夜的。
这本书很久之前迪迪推荐过,一直未曾细细品阅,最近读来觉得这七个故事写得实在很美,文字美,语言美,甚至故事都是美的,值得一读。
就像文末说的: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无处不在。任何人只消跨一步便能进入。
为了掌握一门新知识,在朋友推荐下,去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了记录,感觉很有意思,但数学公式有些没有研究透彻。
最近要写与之相关的一篇文章的综述,因为是新领域,所以没有概念,迟迟下不了笔,希望明天能完成吧。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片中说这是本被忽略的好书,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阅读。
这本书读了大概有两个多月吧,不懂。混乱的时间线,不同时空里存在的不同人物线,魔幻的似有似无的梦境,让人在书里走不出来。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我见过的,对“雨”描写最多也是最丰富和形象的书。这本书写得太有深意了,每晚在睡前翻开来,细细读完也只是略懂了一二。
读书,不是为了在文学上有所洞见,也不是为了熟知名人掌故,而是为了改善和培养我们自己的创造力。
实际上,在读书这件事上,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的建议只有一条:不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应该顺从自己的直觉,发挥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只有与书籍本身密切关联,并因此不断地破而再立,规则才能真正拥有生命力。
当我虚构的人物越来越真实时,我忍不住会去怀疑自己真正的现实是否正在被虚构?
继《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后,这是读完的余华的第五本书,读完还是一阵唏嘘,故事写得真好。
“如果波洛没有隐退到这里来种西葫芦就好了。”唏嘘不已,虽然在读的过程中怀疑过凶手,但知道真相还是恍惚了一阵子。
阿加莎的书,我只读过《东方快车谋杀案》和今天这本,另看过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
大概,纸质书真的比电子书更让人有阅读的欲望,才会几天读完吧。
大概,我也是要亲身历一阵子劫,才能度过这段灰暗无比的日子吧。
隐约记得罗翔说过西方国家高校图书馆借阅排行榜一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而我们国家的是《盗墓笔记》。
有那么一瞬间,我想看看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和讲了什么,于是在这里认识了苏格拉底。
他说:“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善和恶,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道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这本书我读了93个小时,写了9页读书笔记,因为某些原因发不出来,有机会再分享吧!
“一旦决定读博,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一种没那么有钱却还不乏坎坷,且绝大多数人未必去选择的生活方式。”
很多时候,开始了,尝试了,坚持了,最后也就成了。
这本今年6月份刚出版的新书,7月份买来纸质书读完,算是我对两位老师在推文中写尽肺腑之言表达支持和感谢了。
见缝插针读一读,让我对未来的学术之路,也有了三分的深入理解。夜深,用笔在纸上写字的感觉,非常好!
最近每天晚上睡觉前会翻开这本书看看,很多话直击心灵让我难以入睡。
我也忍不住想问:为什么人们把那么多时间花在准备工作,而不是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最近通过暑期学校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从每一位专家学者、青年前辈、同窗好友身上,我都学到了很多想学的东西。
毕竟,当自己为实现存在的意义而努力时,幸运的巧合就会自然出现,他们管这个叫顺其自然。
那就顺其自然吧,一切!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表演,另一种人观看。
科学研究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优质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重复性、控制和精确性。
找出理由的第一步,就是在接触每个论证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
写字能让人心静,也可以很好地调整状态,喝一碗浓浓的鸡汤,然后再整装出发。
一位年90岁的心理医生,尚能如此,正值年轻的我们,更应该有条不紊,慢慢来。
人的大多数烦恼,很多时候是把像“1”一样简单的事物,想到了“10”或“20”。
在家的这几天光看书不写笔记,攒到今天一起慢慢写。
赫尔曼·黑塞在书的开篇写道:“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
嗯,悄悄躺平。
不要被书名迷惑,这是个治愈系的故事,与焦虑有关,但没那么有关。
从《一个叫欧文的男人决定去死》到《外婆的道歉信》,再到《焦虑的人》,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把治愈的种子一点点种进了读者的心里。
世界并没有围着你转,不是每件事都和你有关系,即使知道世界明天就要毁灭,今天也要种一棵小苹果树。
我和这位老太太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有一本计划和记录每天生活的清单,不同之处是我的清单可以按需更改,更改后对我的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每天睡前或者醒来翻一翻,感觉很好。对了,这可以说是本小苏打种草指南,哈哈。
作为和《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焦虑的人》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的书,《清单人生》还是延续以往温情地、慢慢地讲述故事的风格,可以一看。
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读完这本书,收获最大的就是上面这句话。
最近我也和“蛤蟆先生”一样处于困惑的阶段,该怎么去直面新的信息,从而做出改变是我接下来最需要做的功课。
也许从头开始不失为一件坏事,当然,经验的积累也不可或缺,发生的每一件事或许都有发生的意义。接受,然后一步一步向前走吧。
在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后,想知道这只小蛤蟆到底因为什么才要看心理医生,所以来到了《柳林风声》。
善良温柔的鼹鼠,热情好客的水鼠,冒失勇敢的蛤蟆,沉稳睿智的老獾,构成了一个来自地心深处的故事。
插画真的太美了,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幼稚,对于我来说刚刚好。
数据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它们能够以各种方式重组、重建、重用、重混。
书是一种变化,是思考、写作、研究、编辑、改变、分享、社交、知化、组合、营销,进一步分享、屏读等动作的持续流动。
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不管平日里多快乐、多无忧无虑,还是会渴望和朋友相见。
幸好我不是什么要人,不至于让这个忙碌的世界惦记。
群山的魅力超越了一切常理,不可解释,难以捉摸,一如我们的人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人有一代人承接命运的方式,或许他会用自己的力量给这个无限世界一个不一样的解答。
对于时间和无关者来说,任何事故都仅仅是故事。生活,不允许每个人记住太多的过往,过往比石头都重。
读懂上一代人残缺又丰富的人生,才是下一代人最基础的课程。
写字,真能让人心静呢。
未来,虽然无迹可寻,却早已注定。
说实话,这书一般吧,不推荐阅读。
有的时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迈出第一步,尝试去做最难完成的部分。就像你和你童年时的心上人一样。
期待得到某种东西,然后找到了。至于它处于什么状态,这不太要紧。
不论何时,不论在哪,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