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2016年12月,把这本书加入书架时我特别兴奋,但是试了很多次,一直都读不下去。
有段时间韩剧《healer》特别火,加上《柒个我》的播出,我对多重人格充满了很大的“兴趣”。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拥有24重人格的嫌疑犯威廉·斯坦利·米利根因罹患多重人格分裂症而被判无罪的过程,让我觉得是个悲剧。
一个人只有承受了无法承受下去的经历,才会强迫自己去逃避,也才会逼迫自己衍生出其他人格来保护自己。
慢慢地,无数个“我”出现,每一个“我”都有自己的性格、智商、年龄、国籍、语言和性别等等,人就模糊了,模糊到主人格甚至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分裂出无数个分身,有人替自己承担痛苦,有人替自己保持童真,有人替自己感受快乐,有人替自己施加暴力,有人替自己享受关爱,那剩下的自己是个什么呢?
书中有提到医生想方设法去融合不同的人格,却发现人格与人格之间也有自己的相处之道,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随着慢慢了解人格形成的真相,又让人觉得难受。
现在外面施工的声音很聒噪,让人心里很乱,看着可怜的“比利”和他可怜的“24个人格”,更让人心有余悸了。但不管怎样,耗时五年,我终于啃完了这本原本让我很有“兴趣”的书。
为什么称为“啃”?因为书中的人格太多,名字太多,故事叙述的整个过程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有时候分不清哪些是现实中的人,哪些是“比利”的人格,所以读得不舒服,也常常因为对不上号而觉得无力。
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如果静下心来品味的话,感受应该会很深。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马走坡,虽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制。”
一直有在关注这次医闹事件,透过这本书,也算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始末,心中不由得对这位医生肃然起敬。
疫情面前,医生的伟大才逐渐彰显;也同样是疫情面前,人生的百态才逐渐浮面。在外,家永远是港湾。
水已经开了,应该有个人去把水壶从火上端开;但谁也没有动。
空气中的那股味道如同一个没有出口的帐篷,你见不到它,却知道那巨大的棚顶正覆盖、倾轧着它底下的每一个人和所有事物。
我们出发的时候,太阳一般还未从海里升出;我总觉得它是在水里过夜的。
这本书很久之前迪迪推荐过,一直未曾细细品阅,最近读来觉得这七个故事写得实在很美,文字美,语言美,甚至故事都是美的,值得一读。
就像文末说的: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无处不在。任何人只消跨一步便能进入。
为了掌握一门新知识,在朋友推荐下,去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了记录,感觉很有意思,但数学公式有些没有研究透彻。
最近要写与之相关的一篇文章的综述,因为是新领域,所以没有概念,迟迟下不了笔,希望明天能完成吧。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片中说这是本被忽略的好书,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阅读。
这本书读了大概有两个多月吧,不懂。混乱的时间线,不同时空里存在的不同人物线,魔幻的似有似无的梦境,让人在书里走不出来。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我见过的,对“雨”描写最多也是最丰富和形象的书。这本书写得太有深意了,每晚在睡前翻开来,细细读完也只是略懂了一二。
读书,不是为了在文学上有所洞见,也不是为了熟知名人掌故,而是为了改善和培养我们自己的创造力。
实际上,在读书这件事上,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的建议只有一条:不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应该顺从自己的直觉,发挥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只有与书籍本身密切关联,并因此不断地破而再立,规则才能真正拥有生命力。
当我虚构的人物越来越真实时,我忍不住会去怀疑自己真正的现实是否正在被虚构?
继《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后,这是读完的余华的第五本书,读完还是一阵唏嘘,故事写得真好。
“如果波洛没有隐退到这里来种西葫芦就好了。”唏嘘不已,虽然在读的过程中怀疑过凶手,但知道真相还是恍惚了一阵子。
阿加莎的书,我只读过《东方快车谋杀案》和今天这本,另看过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
大概,纸质书真的比电子书更让人有阅读的欲望,才会几天读完吧。
大概,我也是要亲身历一阵子劫,才能度过这段灰暗无比的日子吧。
隐约记得罗翔说过西方国家高校图书馆借阅排行榜一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而我们国家的是《盗墓笔记》。
有那么一瞬间,我想看看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和讲了什么,于是在这里认识了苏格拉底。
他说:“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善和恶,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道路,追求正义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