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快节奏之下,睡眠问题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心头大患”。夜晚辗转难眠,或是睡眠质量极差、多梦易醒,不仅让人第二天精神萎靡,长期积累下,更可能潜藏着严重的健康危机,其中就包括脑梗风险的增加。
脑梗,学名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睡眠与脑梗之间,看似关联不明显,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睡眠期间,身体本应进入修整、调节状态,血压平稳下降、心率减缓、新陈代谢维持低水平运作,如同给整日劳累奔波的“生命机器”按下“养护键”。
可一旦睡眠不好,这一切就被打乱了。长期失眠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异常,促使血压波动升高,血管壁承受压力增大,如同不断冲击堤坝的洪流,久而久之,脆弱处便易出现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悄然加速进程。
并且,睡眠不佳引发的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速度放缓,更易让血栓“有机可乘”,一旦堵塞脑部血管,脑梗便可能“乘虚而入”。
鉴于此,睡觉时务必留意以下 5 个关键要点,切不可掉以轻心。
其一,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卧室温度保持在 20 - 25℃为宜,凉爽但不寒冷,温暖却不闷热,空气湿度维持在 40% - 60%,可借助加湿器或除湿器灵活调整。
选择软硬适中床垫,贴合脊柱生理曲线,枕头高度契合颈部弧度,保障呼吸顺畅与脊椎健康,同时挑选遮光窗帘,隔绝外界光线,还可播放轻柔助眠音乐或自然音效,如雨声、风声,营造静谧舒缓氛围,助力快速入眠、安稳熟睡。
其二,规律作息时间。生物钟宛如身体内部“精密时钟”,长期固定上床、起床时刻能助其精准运行。建议每晚 10 - 11 点准备就寝,早上 6 - 7 点按时苏醒,周末与节假日亦不可放纵熬夜、赖床,让身体适应节奏,强化睡眠 - 觉醒周期,每晚高质量睡眠时长争取达到 7 - 8 小时,稳固身体机能“修复期”。
其三,睡前避免不良习惯。睡前 1 - 2 小时,杜绝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饮品,防止神经兴奋难平;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屏幕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入睡信号,可改为翻阅纸质书籍、温水沐浴放松身心;晚餐适量且清淡,过饱加重胃肠负担、油腻致血脂飙升,影响睡眠同时危及血管健康,以七八分饱、多蔬果少油腻为要。
其四,保持正确睡姿。仰卧位时,可在膝盖下方垫薄枕,减轻腰部压力、维持脊柱自然伸展;侧卧位是优选,尤其推荐右侧卧,心脏不受压、利于胃肠蠕动,还可在两腿间夹薄抱枕,保持骨盆与脊柱顺位,忌俯卧压迫胸腔、阻碍呼吸致缺氧,给心肺增添负担,诱发血压波动不利睡眠与脑血管健康。
其五,重视睡眠监测。若长期怀疑自身睡眠存在问题,可借助智能手环、家用睡眠监测仪等工具,跟踪记录睡眠时长、心率、呼吸状态等数据,精准捕捉异常,如呼吸暂停、心率失常,一旦察觉频繁夜醒、打鼾严重等,及时就医筛查睡眠障碍,依医嘱干预治疗,防范潜在脑梗风险。
睡眠虽看似平常,实则是守护健康的关键“堡垒”,关乎脑血管安危。从改善睡眠点滴入手,严守这五大要点,筑牢夜间防线,方能在梦乡中养精蓄锐,远离脑梗“阴霾”,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