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桨教师风采|李彝利:基于飞桨的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科技   2024-12-12 20:04   北京  


李彝利

李彝利,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学院办公室主任,现从事机器学习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参与学院校地校企合作、非学历培训等工作,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就业育人、高教学会双百案例等省部级项目3项,主研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发表一作教研教改论文5篇。


随着以人工智能(简称“AI”)为动力机制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蔓延,各行各业对AI创新人才产生强烈需求,AI已上升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全国“211工程”“985工程”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已成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作为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及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求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专业知识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程型软件人才。百度作为全球四大AI公司之一,拥有强大的互联网基础及全栈AI技术,旗下飞桨历经6年开发逐渐成熟,位居2021中国深度学习框架综合竞争力第一,已于2021年底跃居成为全球第三大深度学习框架平台。自2019年学院牵头与百度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以来,校企双方通过多年实践探索,主要聚焦服务高校、服务产业及服务区域,基于飞桨开展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助力西南地区AI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数智升级。学院与百度飞桨合作的实践基地类案例——《电子科技大学——百度飞桨AI教育创新中心实践基地建设》入选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并在《计算机教育》2023年12期上发表双方合作的案例文章《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AI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PaddlePaddle》。


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保障机制


校企双方联合四川省16所高校,基于飞桨共建百度飞桨(四川)AI教育创新中心,构建了管理环节互通、教学科研互促、师资队伍互融的“三互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坚持闭环反馈,持续改进优化,为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奠定基础。
1. 构建“三互式”校企协作育人模式
1.1 管理环节互通
创新中心下设管理运行中心,设置主任1名、副主任1名、成员5名,由学院主要部门负责人及百度公司西南区域相关负责人分别担任。校企双方定期组织区域高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负责人开展工作研讨,制定合作计划,确定项目内容,建立规章制度,推进落实合作,保障创新中心工作运行。
1.2 教学科研互促
创新中心下设专家委员会,设置主任1名、委员4名,由学院资深教授及百度公司研发骨干分别担任。校企双方定期组织区域高校开展学术研讨及科研项目合作,以研促教,通过AI领域相关学术研讨及科研合作交流反哺课堂教学。
1.3 师资队伍互融
创新中心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校企导师通过协作修订AI实践培养方案、共建AI课程体系、开设企业课程、联合指导实习实训及学科竞赛、担任学生毕业设计联合导师等建立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双师型”AI领域师资队伍互融。
2. 坚持闭环反馈,持续改进优化

创新中心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及运行制度体系,校企双方牵头制定计划并按进度推进,严格落实过程管理与考核,持续改进优化合作,切实做到流程执行到位、过程严格管理、反馈体系完善。通过坚持闭环反馈,持续改进优化,保障了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


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学院作为四川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大力做好顶层设计、监督管理,在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大胆尝试,力推校企合作;百度公司作为专业对口、实力雄厚的AI领域大型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及技术支持,致力于构建AI领域校企生态合作圈。校企双方依托创新中心开展校企协同深度融合,结合双方需求,主要聚焦服务高校、服务产业及服务区域进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1. 服务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能力培养
1.1 服务教师,加强师资培训及项目支持
校企双方联合四川省计算机学会等行业协会,主要面向西南地区高校开展师资培训;同时,加大对青年教师申报CCF松果基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及就业育人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AI领域师资队伍建设。
1.2 服务学生,加强创新实践及工程实践
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校企双方共建校内外“双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人才培养

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主要围绕AI企业课程、AI工作室/领航团及学科竞赛实施人才培养。校企双方联合开展AI+X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修订,共建AI课程体系;联合组建百度飞桨学生领航团,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校企导师联合指导学生运用飞桨参加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依托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助力学生AI领域理论知识水平及创新实践能力持续提升。

(2)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人才培养

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主要围绕暑期实训及顶岗实习实施人才培养。学院坚持“全链条、递进式”的校企联合育人理念,全面实行工程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全员参与“卓越计划”且累计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过程。校企双方结合百度公司实际项目及AI人才需求,组织学生前往校外工程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助力学生AI工程实战能力不断提升。

2. 服务产业,加强高端培训与技术赋能

校企双方建立社会化人才培养基地,面向企业技术骨干开展AI高端培训,助力其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面向企业需求,组建专家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组织企业内训,助力其技术能力提升。

3. 服务区域,加强生态构建与行业影响

校企双方面向四川成都、绵阳、宜宾等区域组织高校及企业开展产教融合论坛,持续构建政产学研用生态圈;着眼AI应用场景与需求,举办AI+X活动,持续提升AI+X的行业影响力。


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效

依托学院学科优势及百度公司行业优势,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不断的改进优化,在服务高校、服务产业及服务区域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1. 成功构建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1 AI领域教师队伍水平持续提升

校企双方加强AI领域师资队伍建设,校内31名教师参加校企联合举办的AI师资培训,AI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申报并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就业育人项目3项,5名教师获CCF松果基金支持,通过在学术研讨及科研合作中将思想碰撞成果反哺到课堂教学中;百度公司11名AI工程师到校开设企业课程。校企双方成功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校企“双师型”AI领域师资队伍,为培养更多AI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校企双方联合举办AI师资培训3期,全国27个省市、60余所高校430余名教师参培;联合承办学术研讨会5次,四川省20余所本科院校(覆盖所有985、211)、高职院校软件学院负责人参加;助力百度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川渝地区12所高校开展技术讲座,助推西南地区AI领域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双方联合举办AI师资培训情况

1.2 学生AI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1)建立AI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助推学生AI领域理论知识水平提升

校企双方定期组织讨论AI+X方向培养方案,制定了1套AI实践人才培养方案,如AI+工业、AI+医疗、AI+石油、AI+金融等方向;联合建立11门AI校企合作课程库,校企导师合作授课,截至目前共有1310名学生选课,学生AI领域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提升。

(2)校外工程实践基地AI实战,助力学生AI工程实战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校内共有150余名学生到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参加实训并结业,其中,获百度公司实训优秀团队5个、优秀个人8个;40余名学生到百度公司参加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全面系统地参加百度公司实战项目,以用促学、边学边用,其AI工程实战能力不断提升。

(3)学生运用飞桨加强实践训练,AI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校内共有41支学生队伍运用飞桨参加全国多类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区域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百度飞桨学生领航团,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目前已有50余名学生会员。通过竞赛实践、以赛促学,学生社团、科创赋能,学生AI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校企双方联合举办学科竞赛2场,全国3300余人参赛;带头启动西南地区高校课程微认证,川渝、云南地区8所高校百度飞桨班开班结课,508名学生参加,四川省17所高校AI微认证开课率从35%升至82%。助力西南地区AI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2. 高端培训与技术赋能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校企双方面向社会化人才开展AI高端培训,赋能企业技术骨干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累计430余人次参培。面向企业需求,组建专家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某石化公司燃气表盘识别技术问题,签约金额数十万;组织企业内训,提供技术赋能,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3. 生态构建与行业赋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校企双方联合在成都、绵阳、宜宾等地组织高校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论坛5场,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生态圈构建模式及路径,促进产教深入融合发展;着眼AI应用场景与需求,举办AI+工业、AI+医疗、AI+石油、AI+金融等活动,持续提升AI+X的行业影响力,覆盖数百人次技术人员。

总结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对接市场需求,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将教育与AI进行深度融合,呈现出一种以数据引领创新、以信息带动发展、以AI推进教育改革的新格局。百度公司作为AI领域头部企业,发挥行业优势提供AI技术实战经验,学校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及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学院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发挥电子信息领域学科优势提供AI理论研究成果。校企强强联合,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校企协同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AI理论知识培养体系与项目实践经验的推行,助力学生由积累型知识学习成功向创造型实践学习转化

该模式依托一个平台,聚焦三个服务,通过良性循环持续推进,切实做到让学校满意、企业欢迎、同行认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先后获得四川新闻网、科学网、川观新闻、封面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现已推广到校内4个学院、2个产业园区和1个地方研究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四川省16所高校,华东、华南、华中片区3家高校,以及多家知名企业,为校企协同深度融合、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该校企合作模式适用于重视工程人才培养、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高校,以及有热情、有能力或有潜力,且专业对口的大型企业。

(本文原载《计算机教育》2023年第12期,作者李彝利,朱国斌, 谢梦雅,文章内容有所删改,参考文献略。)


如您期望与飞桨进一步合作,可以发送合作需求信息到邮箱,我们将会与您取得联系,谢谢!

邮箱地址

paddle_edu@baidu.com




关注【飞桨PaddlePaddle】公众号
获取更多技术内容~

飞桨PaddlePaddle
源于产业实践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