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潇私房话丨每天读18篇文献,才能做好专家?(文末有福利哦)

健康   2024-12-30 18:00   北京  
 01
嘉宾简介

嘉     宾:袁先道

嘉宾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能量药丸:你要真正跟上医学,科学发展的步伐的话,你需要每天阅读18篇文献

点击观看⬆️


02
文字内容


   


语  潇:大家好,我们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了袁主任


袁先道:观众朋友,大家好


语  潇:袁先道先生,他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毕业至今,一直在从事专业的临床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从业)时间,成为医生其实非常的不容易,他要经过很苦,很长的求学过程和临床经验实践的过程,您当年是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医生


袁先道:当年我还没有很高的选择能力,父母给选择的,然后就进了医学院,父母也可能考虑医生不会失业,国内吵得很热的35岁现象,对医生来说是不太存在的


医学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发展,如果你要真正跟上医学科学发展的步伐的话,你需要每天阅读18篇文献,尤其是一些罕见病或者是疑难病,实在不行,那对不起,你就得先查一查文献,先查一查书,这其实是正常的,但是在中国我估计很少有医生敢说这个话,因为患者不会信任你


语  潇:所以医学它其实是一个临床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他的认知也是需要,专家不断的去学习和提高的,反而我觉得查文献的专家是蛮负责任的


袁先道:人工智能在一定方面,可以减少专家这方面的负担和需求


语  潇:它还真能够一天阅读18篇文献


袁先道:它是没问题的,所以说,尤其是内科医生有可能或多或少的取代


语  潇:尤其在医疗领域随着AI技术的应用,有可能这种大模型也能够助力到问诊的水平的提高,它能不停的去学习最新的论文,给到专家一些决策方面的支持


袁先道:说不好听的,就可以使一部分医生失业,好在我可能有10年就退休了


语   潇:主任特别可爱


袁先道:我经常跟他们说,你来北京看一次病太难了包括我自己都很难,所以说我觉得网络医疗,的确是值得发展,也应该能够发展的比较好的事业,以后的趋势可能我觉得除了手术或者做化验去医院之外,可能别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去医院,诊疗意见都可以马上给到你


语  潇:让患者不管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管你是在三四线城市,还是远在一个小乡村,你当身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都可以拿起手机问到北上广深真正的临床医生,好医生,我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袁先道:网络影像,云上影像还有比如说化验单或者B超,实际上面诊的要求都不高了,虽然你现在不能够完全代替,但实际上来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


很多业余时间都在春雨上了,当然也是双向选择,一个是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也有一些额外的收入,在春雨这8年了,我觉得它是一个方向


语  潇:大家可能也懒得请半天的班,跑一趟医院,但实际上网上是可以问诊,而且可以把你自己的,个人的个性化的症状描述的更清楚一点,用药方案、就医方案,可能会有一些更精准的指导。

庆元旦,迎新年,宠粉送健康


即日起— 2025年1月31日


报口令“语潇粉丝”

可免费获得「无门槛问诊优惠券」


领取方式:添加下方二维码领取


欢迎关注分享👇👇
👉关注「语潇」让奋斗者的能量照亮你的人生!

春雨健康科普
春雨医生APP,66万医生实时在线为您解答健康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