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某住建交通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
2024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全市住建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现将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年初,我局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协助组长分管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科室、下属单位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构建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并印发《2024年XX住建交通局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建立了定期分析研判、情况通报、督促检查等工作机制,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层层压实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各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
(二)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形势政策分析研判,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是注重学习方式创新。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筑牢信仰之基。
(三)加强阵地管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一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局属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有害信息,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加强报告会、讲座、论坛等管理。严格执行“一会一报”制度,加强对各类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审批和监管,严防错误思想言论传播。
三是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密切关注涉及住建交通领域的舆情动态,及时研判和处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四)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主流价值。
一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栏、电子屏、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住建交通行业的优秀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社会关切。
一是畅通民意沟通渠道。通过政务网站、热线电话、信访接待等多种渠道,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二是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通过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会、媒体采访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住建交通领域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增进群众对住建交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显著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意识更加牢固。
(二)意识形态阵地得到有效巩固。通过加强阵地管理和舆情引导,有效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住建交通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和回应社会关切,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推动了住建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部分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理论学习对指导实践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二)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工作方式方法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处置能力有待加强,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还需提高。
(四)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还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未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案例分析等,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切实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一是加强各类宣传阵地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局属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宣传阵地的管理,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的管理,严防错误思想言论传播。
二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加强研判和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与网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三是健全完善舆情引导机制。建立健全舆情监测、研判、处置、回应等工作机制,提高舆情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三)着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到住建交通工作的各个方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流价值等方式,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推动住建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典型选树和宣传。挖掘和宣传住建交通领域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四)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文字:因 夢
编辑:因 夢
出品:伯虎写作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记得标星哦▼
「分享」、「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