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访谈】刘玉昆:发展区域鲜食玉米产业,生产加工环节要先行布局

财富   2024-11-25 16:03   山东  


十年前,他以“让家人朋友吃点放心的农产品”为初心,进入农业领域。到今天初心不改,也在调整中不断前行。在东西部协作大潮中,他因势利导,聚焦鲜食玉米领域,迅速成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十年期间,他以良性与可控为核心,不被任何外在目标裹挟,也在机遇面前毫不犹豫的倾力而出,最终让企业拥有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也成长为一个颇具典型价值的资本下乡样本:《发展区域鲜食玉米产业,生产加工环节要先行布局》。


FM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

对话山东熹满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昆,欢迎关注。


在经历了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知名品牌控股公司联合创始人的十年积累之后,2014年8月,42岁的刘玉昆以“让自己家人朋友吃点放心农产品”为初心,注册成立山东熹满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进入农业领域,到今天,已满十年:


刘玉昆:当时就想进入农业领域了。当时就觉得咱们国内好多吃的东西可能不安全,当时身边有几个患癌症的,周围人也都觉得是吃一些不好的东西吃的。所以我就认为我们必须有人去改善这个东西,就想出来做一种安全的、保证自己吃或者周边的一些朋友吃的。
记者:你那个时候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刘玉昆:那个时候应该是比较自由的,算是有点钱了,就一猛子扎到农业里面来了。



像大部分理想主义者一样,刘玉昆首先进入的是生态农业领域。流转土地,种所有日常需要的粮食和蔬菜,他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好东西一定有需求——超市的油菜卖5毛钱一斤,他种出来的油菜成本就要五块:


刘玉昆:做了好多会员,当时最高的时候大概有三四千户,就是每家每周送一两次菜。
记者:那个模式是你们带起来的吗?
刘玉昆:反正我们是开头的几个先行者。
记者:后来发现这种模式怎么样?
刘玉昆:怎么说呢,真正想供的供不上。他们想要的是我们地里的菜,但是我们种地实际是很赔钱的。我卖的价格可能比较低一点,2000块钱一年物流包装什么都含着。但是自己地里的菜吧,形象一般,规模做大的时候,好多声音就不一样:有的要求形象好一些;有的要求形象差一点不要紧,我要咱自己种的,要不打农药的。后来我们也不是很好区分。主要问题是种地赔钱赔不大动了,赔了1000来万,就开始减小规模。
记者:其实是因为目前济南的消费能力还撑不起这个产业吗?
刘玉昆:我个人感觉不止是济南,全国范围内,消费者在说的时候,不怕价格高,但是真正消费的时候,他就会挑各种毛病。有一部分消费能力是够的,但是很少,大部分应该还是消费能力不大足。
记者:现在还在做吗?
刘玉昆:现在还有五六百户,就是子女给老人的,没时间给老人买菜。我们当然收的价格也不高,他也不要求菜的品相多好,就图便宜、方便……


在挫折和进展中不断调整,也大概因为前期的这些工作,熹满仓顺利入选济南市第一批政府菜篮子工程,并承接了不少学校、机关食堂等的蔬菜配送。过程中鲜食玉米逐渐进入了刘玉昆的视野。


刘玉昆介绍说,鲜食玉米包括糯玉米、甜玉米和甜糯玉米等,在以前属于特用玉米,鲜食的概念出现时间不长,但是在我们国家种植历史却十分悠久。这种玉米在籽粒乳熟期产生的糖分、淀粉、粗脂肪及多种维他命类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使其具有低脂高纤维、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综合特点,特别是近些年,能够满足不断升级的国民味蕾和健康需求,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2500万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产销国,产地以东北和内蒙等地为主,形成多个优势产业带,也被地方看作“黄金赛道,未来可期”。在“政府推动、企业带动、政策联动”之下,已经涌现出不少鲜食玉米品牌,产业总体处于市场多元化和品牌建设阶段。从产业格局看,我国鲜食玉米在早期形成了“南甜北糯”的种植和消费格局,但是近年来这种划分也在逐渐模糊,甜玉米逐步北上,市场认可度也在逐年提高。


2021年4月,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启,济南市与临夏州结为东西部协作关系,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熹满仓也责无旁贷。在经过一两年的慎重考察之后,2023年,刘玉昆在临夏及周边流转五六百亩土地,种植鲜食玉米,并于今年迅速把规模扩大到5800亩,同时与周边种植户签订了8000多亩的种植合同。


刘玉昆:我们的玉米主要销到广州、深圳、杭州那边,南方人吃甜的东西多,新疆的好几个超市都抢着要我们货,湖南、武汉这些地方都有,山东现在市场上也在卖。水果玉米一般在超市的标价都很高,一般都是六七块、八九块,品牌的都是9块8,8块9。
记者:水果玉米的产量和普通玉米的产量差别大吗?
刘玉昆:普通玉米它是按玉米粒来算产量的,水果玉米是按个,即便是按重量、按吨,它也是带着皮的,剥了皮它就坏了。一亩能种三四千棵,理论上能结三四千个,掰下来能出一吨半。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批发就8000块钱一吨,4块钱一个,便宜的时候,从那边地头收到2000块钱一吨。今年可能特殊,正常一般都会一块五两块,基本上没有低于一块过,每亩地可以收入4000块钱左右。
记者:成本呢?
刘玉昆:成本比普通玉米贵几百块钱,不多,但你种普通玉米你最多能收2000块钱,所以还是很好的。
记者:销路是不愁的?
刘玉昆:基本上是能卖掉的,但是碰上恶劣天气就不好说了。今年行情就不行,今年收的是三毛钱一个。
记者:是怎么回事呢?
刘玉昆:今年全国种的面积比较多,再一个今年的粮食行情本来就不好,前几天普通玉米也才几毛钱一斤。我今年种了5800亩,最低的时候就卖三四毛钱一个,平均1000来块钱一吨。而且今年碰到那边的天气比较恶劣,估计得有1/3没收下来,就是该收的时候就下雨了——这个行业有一个风险,你看糯玉米风险还稍微小一些,因为它老一点也还行,但是能生吃的那种水果玉米,老了就瘪了,在相对比较嫩、又有口感、又比较嫩这个阶段——
记者:——这个阶段大概是多少天?

刘玉昆:三到五天。三天之前采就会太嫩,不好吃,还没长满,5天以后再采,就长老了,没水分了,也不好吃。所以它采收期比较严格,如果说这三到五天,天气不大好就很麻烦,实在不行就得高价请老百姓去抢,一个个的掰,但是雨大的时候老百姓也不见得去啊。



前几天,刘玉昆从临夏回来,最后一批玉米加工生产完毕归仓入库,他的土地,也已经进入冬藏阶段,静待下一个春耕,而他也终于可以坐下来,拢一拢账目。


农业早已经过了看天吃饭的阶段,但是多种不可控的因素也让投资的风险无处不在。相对于普通玉米小麦有保护价兜底,鲜食玉米类产品更存在一定风险,这样的风险在涉足之初就已经被刘玉昆预见到,他的应对之道就是种植与加工环节同时布局,而且,相对目前冻糯玉米占七成的市场现状,他布局的是储存及物流更为方便、市场成长性更好的真空锁鲜水果玉米。


刘玉昆:我流转了5800亩,老百姓也给我种了8000多亩,今年其实我都消化掉了,因为我有加工厂。我当年就在那边投了个小厂,大概能生产500万个棒子。去年种的600来亩,总共加工了100来万,大部分是在地头就收走了。我在今年年初又投了一家工厂,两个厂就消化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说对我来说可能不赔,差不多是持平。那边的问题是欠工业,老百姓就是种,往年也有这种情况,比如说采收不下来或者采收下来,卖不出去,它就坏掉了,大批的扔,但是老百姓就把这种风险承担了,也没有这种企业出来给你加工,所以说我就觉得这是个机会。
记者:你现在总共生产能力有多少?
刘玉昆:3000多万,明年估计能达到5000万个棒子。
记者:工厂可以有部分的存储功能?
刘玉昆:正常加工的这种鲜食玉米是不能储存的,我们都是几小时锁鲜。从地里掰下来几个小时内剥皮、清洗、去毛、切割、蒸煮、抽成真空。还有那个袋子,装一个棒子的袋子就得5毛钱。这个袋子是一种特殊的材料,高温不受影响,叫高阻隔,把玉米抽完真空,这个玉米仍然是有活性的。半小时,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就必须把它蒸煮熟,其实就是120度到150度高温杀菌,把它杀熟,这里面就没有活性了,但是它新鲜的气味、口感都阻隔到里边去了,所以你撕开的时候,玉米的香味还是很浓的。
记者:工厂也化解了一部分市场风险。
刘玉昆:对,今年的价格最低的时候600、800,肯定就是赔的,但是我加工出来的加上加工成本加上什么之类,应该不会超过一块五六,现在能卖到两块钱左右……

熹满仓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在临夏及周边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其工厂也被当地视为济南—临夏东西协作的样板项目。


而这种带动和影响力也已经传导到济南,济南人对鲜食玉米显然并不陌生,几乎所有的快餐店和连锁门店,都有鲜食玉米销售。加上菜品和粥类需求,市场规模大概有10个亿,以糯玉米为主,多数来自东北和内蒙等地,本地种植规模在三万亩左右,特别是加工能力十分薄弱,所以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潜力巨大。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已经将鲜食玉米作为重要发展项目,并于今年10月份成立济南市鲜食玉米行业联盟,刘玉昆被委任为首任理事长。重任在肩,刘玉昆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形成一套初步的工作思路,在他看来,鲜食玉米产业潜力巨大,但是季节性生产过剩矛盾亦突出,集中上市“撞车”、滞销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市场行情不稳定‌。在他看来,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提高鲜食玉米的附加值,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刘玉昆:第一咱济南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加工厂,第二咱们现在卖的鲜食玉米,老百姓有零零散散种的,规模非常小,一家10亩8亩,种个100亩200亩,都是大着胆子,卖不出去就坏了。但是事实上这个产业对老百姓收入提升还是挺快的,种上一亩地,长出三四千棵,你卖一块钱一个就三四千块钱,你种普通玉米怎么也不可能卖出三四千块钱来,成本也就高个两三百块钱,所以说对提高收入各个方面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老百姓不敢多种,因为刚才咱说了,收就这么几天,收下就得卖掉,不卖掉,放冷库能放几天,也就五六天,再放长了,糖分口感各方面都不行了,所以说因为没有加工厂,我就觉得在济南市搞几个厂,就能把产业链带起来。
记者:也就有了品牌。
刘玉昆:对,如果本地人吃本地产的东西,能吃到30%,养活10个厂都没问题。
记者:这也是你下一步的计划?
刘玉昆:对。但是能不能推动,我也不觉得我有这么大的能力,确实还需要各方的支持。我本身也计划在济南搞一个厂先试验一下,整体来说还是可以干的。这么多年了,你像全国基本上每个省、每个地方都有这种加工厂,山东省其实也有这种加工厂,但确实不多。
记者:第一要做的是成立这样一个加工厂?
刘玉昆:我希望在济南市能推进5~10家工厂,比如说做一家一年生产能力3000万以上的大厂,做两家一年生产1000多万的,再做几家一年生产三五百万的这种,这样就能把咱的种植面积提升起来,把老百姓收入也能提升一部分。
记者:目前咱鲜食玉米联盟里面有些多少成员单位?
刘玉昆:有六七个副理事长单位,但是我大体走了一下,规模也都不大,有合作社,也有家庭农场……


除了建设加工厂,健全产业链条,推广种植面积,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打造1-2个区域品牌,申请鲜食玉米地理标志产品,在刘玉昆看来,也都是产业发展的应有之意。


目前,熹满仓在鲜食水果玉米领域的加工能力已经在在细分领域首屈一指——他们介入的还有一个日渐繁荣的代餐轻食领域。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将玉米、土豆、地瓜、胡萝卜、山药等同样的真空锁鲜,做成标准段状产品,甚至做成营养均衡的套餐产品,都在熹满仓的筹备当中。


资本“下乡”让农村“沃土生花”,能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的短缺问题,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毋庸讳言,相对于多数资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人脱颖而出,却也有不少英雄血本无归。以一个外行进入农业领域,周围的人都佩服刘玉昆的“勇气”,也有不少人持观望态度。


布局鲜食玉米第一年,市场价格便从一两块降到几毛钱,很多资本经此一役就可能折戟沉沙,但是熹满仓的发展步伐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得益于其足够的积累,更得益于其介入农业的初心,以及掌舵者自身性格的沉稳坚毅。十年,熹满仓的发展不焦躁,也不满足,不被任何外在的目标裹挟,以良性与可控为核心,也在机遇面前毫不犹豫的倾力而出。凭借团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机遇捕捉能力,最终让企业拥有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也成长为一个值得各界关注的资本下乡样本:


刘玉昆:说实话我为什么跑到甘肃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帮扶的临夏,整个州240万人口,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连一家新三板都没有。我的目标是最起码先给他做个新三板,应该是在2026年我们就可以申请新三板了,可以把那边的比如说官员也好,老百姓也好,思路往证券方面或者往金融方面去带一下。
记者:所以如果请你简单总结一下,这10年积累的,可以支撑咱们熹满仓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或者,竞争壁垒是什么?
刘玉昆:技术也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也有一些专利技术,但是我感觉像一些农业项目不需要很深的技术,但它需要很多的经验。种植生产,包括市场,说实话需要很多经验。比如说你就是一个商人,你去卖菜,你也不一定挣钱,这也是人家农业范畴的。这10年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实际上很难描述。因为农业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是一个水很深的行业。这方面我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理解,应该是有一定的行业优势。你凭着你的东西去干,没有人给你提提意见、没人给你把把关,你可能很难干得成。但比如说我想做什么,我能找到哪一个人,这方面可能是我的一个优势。其实每一个进入农业范畴和这个行业的人,都会吃很大亏才能发展起来。像我这种,一头扎进来还能活着的就不多,最起码我没欠别人钱,我现在有贷款了,因为建工厂,在此之前我没有贷款。
记者:你是把风险都控制在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刘玉昆:对,可能就是一个财务出身的人的优势。首先比如说我的投资,我就投的一分钱都不剩,我还能不能受得了?如果这种风险我受不了的情况下,我可能就不敢干了。所以整个这种财务方面的运营上,对于企业的长久性来说有一定优势,但是也让我的企业发展的稍微慢一点。其实说实话,像今年他们种玉米的,比如说没有加工厂,可能都会伤筋动骨,基本上就赔死了。你看我今年不算赔,赔也就一两百万,完全可以放到建工厂的成本里面,那边建工厂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记者:你在农业种植的环节有一些什么样的坚持吗?
刘玉昆:比如我坚持不用药或者少用药,能不用就不用。
记者:无论是说农药,还是围绕着农业提供的各种化工的东西,它能够满足我们对农产品的品质的要求吗?
刘玉昆:如果少追求一些利益就能满足。
记者:你想给后来人的一些提醒或者建议是什么?
刘玉昆:没进入的尽量别进入。我算是能坚持的,财力比较薄弱的甚至没有的,基本上都弄成黑名单了,或者到被诉讼的程度了。农业这一行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他也没有很规范化的一个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比较难。但是既然进来了,其实我也不想出去,我就感觉行业还是大有希望的,而且也是必须做。哪个国家都离不开、哪个人都离不开农业,也必须有这种有情怀在那去做,当然是要谨慎的做。
记者:做农业情怀重要吗?

刘玉昆:很重要,否则你会做着做着就离开农业了。我想我的初衷还是不变的,就是把高品质的好的东西,推到市场上去。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讲述济南企业家故事
探寻济南企业家精神
不粉饰  不避讳
最真实的他们最有魅力
有品质有意思爱上新济南


本栏目由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

播出时间

FM90.9济南经济广播

《经广新闻网》

每周五7:35——7:40之间播出精华版

每周日7:30——8:00之间播出完整版



909fm
济南经济广播FM90.9AM846---陪您说话的电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