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人文社科常用的20个理论(汇总版)

学术   2024-10-06 12:28   新加坡  


1.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创新扩散理论是由罗杰斯于世纪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媒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他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事物的信息被传播,而这个过程是由创新、沟通渠道、社会系统和时间这四部分构成的,同时至少还包含个环节:知晓、劝服、决定、实施和确定。”新事物的发明和扩散被人们接受或拒绝,都将会产生某种结果,引起将来社会变化的发展。(定义)


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


创新扩散包括五个阶段:了解阶段、兴趣阶段、评估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纳阶段。


了解阶段:接触新技术新事物,但知之甚少。

兴趣阶段:发生兴趣,并寻求更多的信息。

评估阶段:联系自身需求,考虑是否采纳。

试验阶段:观察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

采纳阶段:决定在大范围内实施。


创新扩散被定义为以一定的方式随时间在社会系统的各种成员间进行传播的过程。这样,扩散过程就由创新、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四个要素组成。由此可见,传播渠道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下图所示



微信是一种新型的IM工具,自诞生以来,迅速在智能手机用户间扩散起来而作为一种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创新是其最重要的一项特征,所以前面所提到的创新扩散理论也就适用于微信的扩散过程,把微信的扩散过程总结为:微信这种新型IM工具通过一种或者几种渠道在社会成员或组织之间相互传播,并逐渐被其他潜在用户采纳的过程。任何一个产品的扩散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系统内进行的,这个系统由一群彼此之间存在联系而且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单位组成。(应用)

2.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

Albert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SCT),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社会和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能动性是以其内部因素(以认知、情感或生物的形式出现)、行为模式和环境影响三者彼此作用的相互结果出现。该理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一,它被广泛用于理解人类行为的变化,目前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学、企业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众多学科。


(1) 三元交互决定论


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主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实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请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


(2)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动机过程。


(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性的一种自我判断,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中,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将会不断的得到强化与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怀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遇到困难时一味的畏缩和逃避。班杜拉认为,个体在活动中是通过四个方面的信息来获得或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实践的成功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的劝导,身心状态。

3.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

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情境下的人由于彼此间的关系纽带而以相似的方式思考和行事。社会网络理论研究既定的社会行动者(包括社会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和纽带,将社会网络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社会行为(Mitchell,1969;Tichy,Tushman,&Fombrun,1979)。社会网络既会连接起没有纽带关系的行动者,也会将行动者划分为不同的关系网络。


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 theory)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伯特在格兰诺维特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什么是结构洞?“一个结构洞是两个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的联系。”



社会网络理论包含多个核心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强弱联结理论。


(1)结构洞理论:


由美国学者Burr在1992年提出,该理论强调社会网络中的某些位置(即结构洞)为占据这些位置的行动者提供了独特的信息和控制优势。


核心内容:在一个网络中,如果某些行动者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而是通过其他行动者间接相连,那么这些间接相连的行动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结构洞。占据结构洞的行动者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控制资源,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2)社会资本理论:


定义:社会资本是指嵌入在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和声望等。这些资源不是个人直接占有的,而是通过社会关系获取的。


核心内容: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个人的社会网络越广泛、异质性越高,其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弱关系在获取社会资源方面尤为重要,因为它们能够跨越不同的社会界限,提供新的信息和机会。


(3)强弱联结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研究找工作的过程中提出,将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核心内容:强关系主要维系着群体和组织内部的关系,提供的信息重复性较高;而弱关系则在群体和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能够跨越社会界限获取新的信息和资源。弱关系在信息传递和资源获取方面比强关系更具优势。

4.狂欢理论(Carnivalesque Theory)


狂欢理论,也称为Carnivalesque Theory,是由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在其晚年时期提出的系统化理论。该理论主要围绕“狂欢节”这一文化现象展开,并深入探讨了狂欢式的庆贺、仪礼、形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心理机制。


狂欢理论包括三个核心概念: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


狂欢节:


狂欢节是一种民间的节日庆典活动,具有全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等特征。在狂欢节期间,传统的社会秩序被暂时搁置,人们无论身份如何都能享受到同等的自由和快乐。狂欢节上的仪式和物象构成了狂欢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加冕与脱冕仪式、化妆游行等。


狂欢式:


狂欢式是由狂欢节引发出来的理论术语,意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礼、形式的总和。狂欢式具有全民性和仪式性两大外在特征,同时体现了平等、自由、欢乐坦率的气氛和特征。


狂欢式可以划分为四个范畴:随意亲密的相互碰触、插科打诨的共处之道、平等亲昵的生活态度以及粗鄙(对神圣的嘲弄同时维持平民生活风格)。


狂欢化:


狂欢化是狂欢理论中的核心术语之一,指狂欢节上形成的表示象征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的过程。狂欢化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形式。


以狂欢理论视角解读网络表情包(应用)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其独特的“狂欢精神”。巴赫金认为的“狂欢 精神”主要体现在狂欢的全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全民性是狂欢理论中最基本 的狂欢特征,也是自古希腊罗马时期以来狂欢节一直遵循的节日准则。网络表情包作为网络时代流行于民间的大众文化,与“狂欢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狂欢的形式或有差异,但其本质都是全民参与的狂欢活动, 具备全民性的狂欢特征。

5.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


推拉理论是解释人口迁移和流动原因的重要理论框架,它起源于19世纪,并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E.S.Lee系统化。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而迁出地的不利因素则形成推力,推动人们离开。此外,E.S.Lee还补充了第三个因素:中间障碍因素,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以上这些因素的价值判断。


劳动力流动领域(应用)


用于研究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如迁入地的工业发展水平、更好的就业机会以及高工资是吸引劳动力迁入的拉力;而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用地少以及家庭条件差等则是推动劳动力迁出的推力。


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经济因素往往比非经济因素对流动者的迁移行为影响更大。

6.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它描述了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识,既包括事物的必要特征,也包括其非必要特征。


图式一词最早在康德的哲学著作中出现,他把图式(schema)看成是“原发想象力”(productive imagination)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规则。在近代心理学研究中,最早对图式给以理论上高度重视的是格式塔心理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十分重视图式概念,他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现代图式理论是在信息科学 、计算机科学深入到心理学领域后,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特点:


  • 图式描述的知识由部分或几部分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其中的组成部分称之为变量(variable)或槽道(slot)。

  • 图式不仅指对事物的概念性认识,也包括对事物的程序性认识。

  • 图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旦形成,会影响人的信息选择和倾向偏好。

  • 图式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

  • 图式具有可预测性,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 图式具有可激发性,一旦被启动,就会像程序一样被严格执行。

应用领域

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学、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图式理论被用来研究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过程,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表明,在二语的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中,背景知识均起到促进作用,语言缺陷可以通过激活图式的能力来弥补。

7.凝视理论(Gaze Theoy)


凝视理论(Gaze Theory)是一个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方文论和文化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它主要研究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及其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体现。


凝视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中叶,受到法语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和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等人的影响。在随后的时间里,凝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文学、艺术和媒体研究中,成为分析视觉文化和权力关系的重要工具。


凝视理论的核心概念


  • 凝视:指携带着权力运作和欲望纠结以及身份意识的观看方法。观者多是“看”的主体,也是权力的主体和欲望的主体;被观者多是“被看”的对象,也是权力的对象,可欲和所欲的对象。

  • 男性凝视:由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在1975年提出,揭示了在电影和媒体中,女性形象如何被塑造成男性观众的视觉对象,从而强化了性别不平等。

  • 全景敞视:福柯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种无处不在的监视机制,使得个体在潜在的观察下自我规训。

  • 他者化:通过凝视将某些群体或个体边缘化,视为“他者”,从而强化主流社会的中心地位和权力结构的过程。

媒体与广告(应用)

在数字媒体和社会网络的兴起中,凝视和监视的动态变得更加复杂和普遍。凝视理论被用于分析广告、电视等媒体中的视觉现象,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和性别不平等。


凝视理论的批评实践


  • 视觉行为:凝视的批评实践首先可以从视觉行为本身开始,探讨视觉性与可见性之间的关系。

  • 视觉欲望:在女性主义的学术语境中,视觉天然地具有性别意识,凝视的批评实践关注视觉欲望问题。

  • 自我与他者:凝视的批评实践还关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通过凝视将某些群体或个人边缘化,视为“他者”,以此维持自身群体的纯粹性,并强化群体的中心地位和权力结构。
8.极化理论

纲纳·缪达尔(Karl Gunnar Myrdal)认为梯度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有3种效应,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


纲纳·缪达尔认为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发达地区越富,则落后地区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也就是,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相反,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和信息的流动,将其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递到外围地区,促进外围地区的经济增长。


回程效应:又称回流效应,是指生产要素从外围地区向中心地区的回流,进一步加剧中心地区与外围地区的不平衡发展。


图:社会极化与空间效应


极化效应与扩展效应、回程效应的相互关系:


极化效应的对偶效应是扩展效应。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极化效应的作用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散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则是削弱低梯度地区,促使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

在区域全局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归根到底取决于“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综合作用的大小。一般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间的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远远大于扩展效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趋于下降,扩展效应则迅速增强。

9.生命周期理论(LifeCycle)

生命周期(LifeCycle)的概念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经常出现,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整个过程。对于某个产品而言,就是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的全过程,也就是既包括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采集、加工等生产过程,也包括产品贮存、运输等流通过程,还包括产品的使用过程以及产品报废或处置等废弃回到自然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的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


美国人伊查克·爱迪斯曾用20多年的时间研究企业如何发展、老化和衰亡。他写了《企业生命周期》,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十个阶段,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爱迪斯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企业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提示了企业生存过程中基本发展与制约的关系。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亦称“商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准备进入市场开始到被淘汰退出市场为止的全部运动过程,是由需求与技术的生产周期所决定。是产品或商品在市场运动中的经济寿命,也即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及影响市场的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商品由盛转衰的周期。主要是由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的变化所决定的。一般分为导入(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退(衰落)期四个阶段。



10.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共变原则(Principle of 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11.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

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是解释人格和动机的重要理论,由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于1943年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

(1)生理需求: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2)安全需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等方面的需要;

(3)社交需求:包括感情的需要和归属群体的需要;

(4)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

前三个属于低层次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后两个属于高层次需求,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且需求是无止境的。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激励作用就会降低,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12.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在英文文献中通常被称作“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又称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定义: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研究或将经济学运用到政治学。


研究对象: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集体的非市场决策过程,包括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官僚机构等。


基本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这一假设在政治学中的应用,意味着选民、政治家和官僚等政治市场中的参与者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原理:公共选择理论运用价格理论等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把政治舞台理解为市场,把选民、官僚和政治家视为政治市场中的博弈者,把选票看成是货币。

13.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号互动论(英语: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a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图:基于符号互动论的有效师生互动分析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变化。

14.后喻理论(post-figurative culture)

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亦称“青年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1970)一书中提出。在现代通讯、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景下,长辈只有虚心向小辈学习,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能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米德认为后喻文化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


定义: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文化现象,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经验)传递方向相反的文化。


与前喻文化的区别


  • 文化传递方向:前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经验,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的文化;而后喻文化则是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经验,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文化。

  • 社会影响:前喻文化强调稳定和传统,而后喻文化则更加注重创新和变化。在前喻文化中,长辈被视为知识和经验的权威;而在后喻文化中,晚辈由于掌握着新的知识和技术,往往成为文化和知识的引领者。


15.根植性(Embeddedness)

根植性(Embeddedness)一词来源于经济社会学,其含义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机构不仅仅在地理上接近,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本地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等各方面。


根植性是产业集群长期积累的历史属性,是资源、文化、知识、制度、地理区位等要素的本地化,它是支持集群生产体系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一经形成,就有难以复制的特性。因此,可将集群根植性分为认知根植性、组织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制度根植性和地理根植性。


认知根植性:


认知根植于本地人们的经验之中,包括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性的地方文化、信仰价值系统和道德世界观,以及默会知识(不可言传、非规则化和非逻辑化的知识)。这些经验孕育了人和企业的行为意识、经营观念特别是企业家精神,形成了集群内一致性的认知,有助于达成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使命感,形成协同优势。


组织根植性:


集群组织根植于产业整体的层面,涉及本地集群的组织性质、形式和结构。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机制使得所有工序型企业(供应商、生产商和购买者)沿着产业价值链上下游或水平方向排列并互相依赖,形成本地化的复杂价值链网络。


社会根植性:


集群丰富的社会资本(如网络、规范、信念、规则及文化制度等)使集群的经济关系具有较强的社会根植性。人与他人的连带关系为企业铺设了基本的互信关系,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集群内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制度根植性:


集群制度根植于本地化不同层次相互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结构、金融、政治和经济特征的组合。本地长期发展而来的制度环境对集群经济体系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有助于降低集群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地理根植性:


集群的主要特征是地理集中,这表现在本地的资源禀赋(如土地、矿产、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和地理区位上。集群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气候条件等也赋予其丰富的地理根植性。


表1 不同根植类型对应发展的产业类型列举表



16.文化堕距(cultural lag)

文化堕距理论是美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社会学家奥格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来源于他的经典社会学著作《社会的变迁》。奥格本认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由此带来社会转型中的多种问题。他认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变化速度远远快于制度、意识形态等文化方面的变迁,社会文化比科技变迁慢,便会形成文化堕距,而这种堕距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也可能会比较短。文化和科技变化速度的不相匹配,会带来较多的社会问题。


文化堕距(英文:cultural lag)是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文化的两个或多个部分,由于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一致,导致彼此间的协调性降低。


产生原因

  • 社会变迁的快速进行: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但调节并非迅即发生,从而产生文化失调现象。
  • 文化组成部分的差异性:文化的物质部分(如技术、工具等)往往先于非物质部分(如制度、观念、风俗等)发生变化。由于非物质部分的变化受到更多社会、心理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因此变化速度较慢。
  • 特殊利益集团的保守: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抵制文化变迁,导致文化堕距的产生。
  • 传统文化的惯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惯性作用可能阻碍新文化因素的引入和旧文化因素的淘汰。

17.心流理论(flow)

心流(flow),又称福流,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提出的概念。心流是指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表现出的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并且在当前事情完成后产生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有八个特征,包括任务明确、全神贯注、目标明确、即时反馈、投入深入、乐趣感、忘我的状态和时间感改变。心流活动有助于人们享受心流体验,例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等。心流体验源于挑战与技能的平衡,只有在高挑战和高技能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心流状态。
1997年,Csikszentimihalyi等人再次丰富了四通道模型,将原有的四种心理状态细化为八种,并用同心圆描述各种状态出现的条件,形成了八通道模型。该模型表明,当外在挑战过高时,个体有可能不会出现焦虑情绪,反而进入一种无所谓的觉醒状态;当个体的能力超出他所面临的挑战时,个体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挑战,可能并不会厌烦,而是产生轻松感和控制感等心理体验。

18.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理论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生物学领域出现。90年代中期,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阿姆斯特丹科技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三螺旋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用于分析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

该理论不刻意强调谁是主体,而是强调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合作关系,强调这些群体的共同利益是给他们所处在其中的社会创造价值,政府、产业和大学三方都可以成为动态体系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每个机构范围在运行过程中除保持自身的特有作用外,可以部分起到其他机构范围的作用,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彼此重叠。


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 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 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

19.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是领导者进行决策方案选择时采用的一种理论。决策往往受决策领导者主观意识的影响,领导者在决策时要对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予以展望,对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损失作出反应,在决策问题中,把领导人这种对于利益和损失的独特看法、感觉、反应或兴趣,称为效用。效用实际上反映了领导者对于风险的态度。高风险一般伴随着高收益。对待数个方案,不同的领导者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抉择。

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由消费者欲望的强度所决定。在效用理论中,效用实际上反映了决策者或消费者对于风险和收益的独特看法、感觉、反应或兴趣。

效用理论强调了决策者对风险和收益的态度。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不同的决策者或消费者在面对相同的风险和收益时,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例如,有些领导者可能对收益反应迟钝,对损失反应敏感,表现出谨慎小心的态度;而有些领导者则可能追求大利,不怕风险,表现出大胆决策的态度。


消费者行为(应用)


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它解释了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以及消费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好、收入约束和商品价格来做出购买决策。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总效用、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等概念,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

20.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也称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与“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相对。该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Walras)在1874年首次提出,并经过希克斯、萨缪尔森、阿罗、德布鲁等人的延伸和完善。

一般均衡理论是理论性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寻求在整体经济的框架内解释生产、消费和价格。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套价格系统,它能够使每个消费者都能在给定价格下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并在各自的预算限制下购买产品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极大化;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其产量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达到其利润的极大化;每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等(均衡)。
 

更多相关信息,可+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lbertz;素材来源| 网络媒体



科研城邦
服务百万华人学者,见证祖国科研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