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主题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28日-29日
活动地点
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国际会议厅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
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
日程安排
11月29日全天
圆桌对话
上午场(9:00-11:45)
舞台艺术新方向
艺术的国际传播
许苗苗 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网络文艺研究中心主任、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
下午场(14:00-16:45)
主题创作的新景观
跨媒介时代的传统文化
彭文祥 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教授
庹祖海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岳永逸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
金明哲 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负责人、制片人、总导演、主任编辑
孙学峰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王 亮 爱奇艺执行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委会副会长
第二十届北京文艺论坛报名
第二十届北京文艺论坛
(11月29日上午场、11月29日下午场)
正在招募现场观众,
欢迎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长按二维码识别即可报名)
嘉宾介绍
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化纵横》执行主编。著有《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著作类一等奖,《当代剧场与中国美学》获中国文联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与导演郭宝昌合著《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里》获评第十七届文津奖推荐图书。
王宝社
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编剧作品有《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独生子当兵》等。曾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小品创作一等奖、全军文艺会演编剧一等奖、戏剧“白玉兰”大奖、中国话剧编剧金狮奖、中国戏剧节编剧一等奖、上海“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编剧、曹禺戏剧文学编剧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国文化部联合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代表剧目有昆剧《牡丹亭》《玉簪记》《长生殿》《奇双会》等,并导演昆剧《焚香记》《梵宫缘》。
张萌
博士,编审,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北京音协副主席,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理事。曾任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长期从事世界音乐领域方面的研究,撰写《悲玄之音——论日本邦乐的审美特征》《武满彻音乐创作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等论著,并出版译著《从音乐看日本人》,撰写大量评论文章,曾荣获2018年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论文。2012年起至今,参与中国文联《中国艺术年度发展报告(音乐分报告)》的撰写工作。
刘悦笛
“生活美学”倡导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海内外多所高校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审美即生活》《当代艺术理论》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East and West等,策划“小镇美学榜样”等多项活动。
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电影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至2024年,原创及导演剧目超过五十部。曾获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优秀导演奖、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执导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剧目奖等。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青年人才(国际传播方向),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名师。主要从事比较神话学、文学人类学、文化遗产数字化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有《神话叙事与集体记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课题,关注文化科技融合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跨媒介转化与国际传播。
徐秋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杂技与魔术》主编。1978年加入铁道兵政治部文工团从事杂技魔术表演工作,2000年调入中国杂技家协会《杂技与魔术》杂志社从事编辑及文字工作。
中国音乐剧制作人,中国音乐剧协会制作人专业委员会主任、松雷音乐剧制作人、德稻音乐剧大师、中国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曾获得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杰出贡献奖”。音乐剧作品有《白蛇传》《西施》《蝶》《爱上邓丽君》等。著有《破茧成蝶:李盾和他的音乐剧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国家广电总局新媒体联盟智库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广播电视领军人才,央视及多省市电视台、视频网站智库专家。杭州亚运会开幕式、2025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总撰稿。多档大型演出、央视及卫视大型文化节目策划人、总撰稿。参与主创的文艺作品多次获星光奖、白玉兰奖等国家级奖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百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与“三报一刊”,承接多项省部级课题。2023—2024年三次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
陈霞
博士,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学科带头人,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美育专委会理事。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中外美育、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声乐教育等。近五年主持省部级重点课题3项,校级课题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艺术基金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多篇美育论文及美育案例荣获北京市优秀奖。承担《中国艺术传播概论》《中国民族声乐》《古诗今唱》《中国艺术实践专题》等课程。多次应邀担任国家级专业赛事评委。创办了“北语世界文化节”“中外学生艺术团”“国际学生中乐团”等十余个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许苗苗
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访问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两度获得中国文艺评论“啄木鸟”奖。
蒋慧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兼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曾获中国文联首届和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2016年度首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优秀作品。主要研究方向为曲艺创作与表演理论,曲艺史论及文艺评论等。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独立完成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广电与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传媒专委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会长,西影西部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中国影视年度蓝皮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势研究”,重点课题“人工智能时代影视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等。主要著有《影像当代中国》《艺术的本体与维度》《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现代卷》《电影工业美学研究》《新力量导演研究》《新世纪中国电影史2000-2022》。
黄华三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主任。2021年获第七届北京市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2023年作品《不负苍生》获第十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唐东平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有《人像摄影》《摄影构图》《摄影画面语言》等著作。担任过连续剧《观世音传奇》和故事片《青春的颜色》《摩托车》《好运,京白梨》等影片的摄影师,及故事片《美姐儿》《照相师》的艺术指导。曾是《中国摄影》《人像摄影》和《中国摄影报》的专栏作者,先后参与了《中外影视大词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词条编撰工作,参与了历次“国家摄影师”标准的制订与教材撰写工作。
李春利
《光明日报》文艺部编务统筹、高级编辑,历任文艺部副主任、编务统筹,担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评论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客座教授等社会职务,是最早一批加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会员。创作的电影《欢乐公主》(中影)《下辈子还做母子》(南影)入选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欢乐公主》获得童牛奖;新片《洋妞到我家》获“五个一工程”奖、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并在伦敦万像电影节、法国巴黎中法电影节、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等斩获殊荣。
王媛媛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创始人,艺术总监、舞团团长。中宣部“四个一批”文化名家,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2008 年创立中国第一个当代芭蕾舞团,创团十六年连续创作多部当代舞蹈作品,如《空间日记》《不定空间》《霾》《棱镜》 等,作品曾数次受邀于美国纽约 BAM“下一波”艺术节、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芝加哥哈里斯剧院、英国沙勒之井、德国波恩大剧院等世界主流剧院及艺术节等,巡演超过三十多个国家。2017 年协同韩江创立北京当代话剧团,跨界并执导话剧《海上夫人》;2022年执导话剧《樱桃园》。
彭文祥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艺术理论、网络文艺与文化等。著作、论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奖、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飞天电视剧论文奖等,电视文艺作品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等。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演艺装备系统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网络文化协会会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发表有关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研究文章70余篇,出版《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互联网+文化:发展纪事与观察思考》。
岳永逸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本末:艺人的身份、性情与社会》《文化转场:非遗散论》《终始:社会学的民俗学(1926-1950)》《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等。曾荣获“腾讯·商报华文好书”2015年度社科类好书奖、第十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7)。
金明哲
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负责人、制片人、总导演、主任编辑。作品《故宫》获第八届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及社会类长篇纪录片金熊猫奖、最佳摄影奖,获广电总局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获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导奖、最佳摄影奖。《梅兰芳》获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荣获第11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长纪录片奖、第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大奖。《昆曲六百年》荣获第24届电视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颐和园》获第11届金熊猫人文类亚洲制作奖、第22届星光奖纪录片大奖。《故宫100》获金鹰奖最佳摄影奖。《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获广电总局扶持项目最佳摄影奖等。《如果国宝会说话》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山海经奇》获广电总局扶持项目2023年度优秀短片奖等。
孙学峰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汉字认知与表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基础书法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王亮
文学博士,爱奇艺执行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委会副会长,曾就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被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广电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其作品多次获“亚广联”大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
报名咨询
第二十届北京文艺论坛
(11月29日上午场、11月29日下午场)
正在招募现场观众,
欢迎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长按二维码识别即可报名)
艺评君 132 6346 0886
我们将参考报名顺序择优确定观众名单,北京评协会员和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成员单位师生优先参与。
活动地点
END
审核:郝煜涵
编辑:李心灵 吴新乐
投稿邮箱:wyfzzx@bjwl.org.cn
微信视频号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