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后交流丨徐枫:《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为电影提供更多诗意的可能

文摘   2024-11-08 20:53   北京  

10月27日,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放映了由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最新完成4K修复的影片《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这也是本届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中极其难得的一部佳作。

影片由谢尔盖·帕拉让诺夫导演,根据乌克兰作家米哈伊尔·科丘宾斯基的短篇小说改编,叙述了乌克兰古祖尔族人伊万和玛丽什卡之间传奇的爱情故事。放映活动结束后,中央戏剧学院徐枫教授在现场分享交流,为观众深入讲解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

民族性与自然性的交融

深入探索历史与记忆的主题

电影《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聚焦于生活在科尔巴阡山脉中的古祖尔族人。这个族群历经千年沧桑,尽管其栖息之地屡遭不同国家占领,但古祖尔族人的文化、信仰、语言与生活风俗依然得以完整传承。从这个层面而言,影片围绕一个保留了乌克兰文化特征的族群展开创作,运用现代艺术手法,挖掘呈现了这一古老民族的文化记忆。

影片反复探讨了死亡与厄运的主题,仿佛无论人们如何斗争,都难以逃脱这一循环的桎梏,这一感受在电影中表现得尤为强烈。然而,即便是在这充斥着痛苦、死亡与无尽苦难的循环之中,我们却看到了一切都将被生命与自然所包容与接纳。痛苦、死亡与苦难是整个生命体系与大自然整体循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此,德国电影人乌利希·格雷戈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评价道:“尽管帕拉让诺夫的影片涉及的是死亡与厄运的问题,但是影片通过它的色彩、形式、音响和蒙太奇表现了与大自然的本来关系。”

独特的色彩美学

奔涌而出的诗意与表现力


在这部经典影片中,无论是电影的动态节奏、情感调性还是色彩运用,均以一种强烈且有力的方式得以展现。
尤为珍贵的是,影片中所有色彩的运用都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即便是在色彩强度极高的动态场景中,影片也展现出一种十分质朴自然的特质。这得益于帕拉让诺夫对民族性的深刻理解和融入,尽管影片中的宗教仪式多出自他的创意,但其中色彩的使用,仍与他所要刻画的民族基本性格紧密相连,与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息息相通,从而构筑出一种诗意的共鸣。

今天,当我们回过头再观赏《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石榴的颜色》等导演作品时,会重新意识到,唯有那些最为饱和、对比度鲜明、动感十足,仿佛具有令人目眩神迷力量的色彩运用,才足以传达出帕拉让诺夫内心深处的情感。任何色彩运用上的“收敛”,都无法匹配他那激昂澎湃的情感力度。

种种因缘

开出一朵不朽的杰作之花

今年不仅是《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上映60周年,也是导演帕拉让诺夫诞辰100周年。尽管导演一生只拍过7部长片,但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影像风格,帕拉让诺夫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
1945年,21岁的帕拉让诺夫进入全俄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深造。在这里,他遇到了两位对他影响深远的杰出导师:萨夫琴科与杜甫仁科。此外,尽管未直接接受其教导,但爱森斯坦的作品和理论同样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杜甫仁科,作为蒙太奇学派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同时也是乌克兰电影的先师,培育了帕拉让诺夫对乌克兰文化深沉而持久的迷恋。

五六十年代,苏联影坛正盛行着解冻时期电影与新浪潮电影。在徐枫教授看来,苏联电影新浪潮的标志性作品就是塔可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这位彻底刷新苏联电影版图的伟大导演,也用这部电影深深地打动了帕拉让诺夫,使他领悟到电影竟能用如此灵动、自由、充满想象力和隐喻性的语言,深刻地剖析人类灵魂。正当他灵感迸发之际,恰逢乌克兰作家米哈伊尔·科丘宾斯基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作家,他得以拍摄这部电影。

帕拉让诺夫总是自称为“一个山地来的人”,这一身份认同与电影的主题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的汇聚,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这一不朽杰作。

  E N D 

编 辑 |王晨
责 编 |刘苏洋
图 片 |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

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
发布江南分馆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