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津区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法路径,聚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健全“三联动、四同步、两促进”机制,不断提高流动党员教育服务水平和管理实效,推动流动党员成为行走的“红色力量”。
刘乾伟是江津区7215名流动党员中的一员,每年都会趁着空闲时间外出务工。针对这些党员去向难掌握问题,江津区建立了横向联动信息共享机制,要求流动党员落实“两报告一报到”要求,即流出时和返乡时向党支部报告、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
同时,推动与公安、人社等部门信息共享,每季度以农村、城市社区、非公经济组织为重点,逐一理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建立“一账两卡”(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台账、流动党员登记卡、跟踪管理卡),并在“红岩先锋智慧党务”应用中对流出党员进行流动登记,确保全部纳入组织管理。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共管机制,推动两地党组织双向互动、定期交流,实现流动党员信息互通、齐抓共管。织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网络,还有这些关键。
江津区制定了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和党员本人三方责任清单,建立“村(社区)党委—村(居)民小组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组织体系,落实每名党支部书记、委员或网格党小组长负责1名或多名流动党员的“1+N”联系机制,强化信息互通,提升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线上用好“党课众筹”“江津微党建”等区级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党建工作动态等内容。建立“月度定期送学、季度电话回访、年度综合分析”机制,及时掌握流出党员思想动态。线下利用流动党员节假日返乡时机,采取组织生活、建言献策、资源牵线等方式进行集中“补课”。
石蟆镇石蟆口社区党委为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分3个党支部成立微信工作群,将流动党员全部拉入群内,为他们安“家”,向他们送“学”,真正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同时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发起线上交流讨论,让离乡的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有了微信群,村各党支部可以随时了解在外党员的生活动态、思想状态,还能形成良好互动。”石蟆口社区中华党支部书记何健说。
江津区始终把流动党员抓在手上、放在心中,按照“一视同仁、一体管理”原则,推行流动党员“同等化”管理,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通过“微信群”架起“学习桥”,及时将相关学习资料推送到流出党员微信群中,确保学习不断档、不掉线。组织流入党员就近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过“政治生日”等组织生活,让流入党员不拿自己“当外人”。今年已为流入党员过“政治生日”285场,组织371名流入党员到聂帅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党性教育。
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组织考评”的“三评”机制,对流动党员进行考核评议,重点考核流动党员是否主动联系组织、是否主动履行义务、是否主动践行承诺。对未按时参加活动流入党员予以提醒;对连续3个月未参加活动的进行约谈或反馈流出地党组织。
为流动党员提供一定的党员活动经费,由各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时自行支配。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共享,发挥好各级党员教育基地阵地功能,在社区、小区建立的党史图书室等资源,供流动党员免费使用。
“我们积极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全方位加强关心关爱,持续传递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江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定期开展流出党员生活情况摸排,及时将家庭困难人员纳入关爱帮扶名单,为其留守父母子女提供帮缴社保医保、上门体检等服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为流入党员提供政策咨询、维权保障等服务,帮助解决创业、子女入学等问题。
嘉平镇寒坡村党支部流动党员夏祖钢放弃稳定的药企工作,返乡发展农业产业,带领群众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枳壳、富硒茶叶等,建成枳壳加工坊,每年收购当地群众鲜枳壳20多万斤,解决就业30余人,帮助农户每年增收8000元,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像夏祖钢这样的流动党员,在江津区并不少见。
近年来,江津区广泛开展“引凤还巢”行动,带动更多“老乡”回乡投资创业、助力家乡发展。同时,积极组织流出党员开展“建言献策金点子”“我为发展献一策”等系列活动,引导流出党员时刻关注家乡经济、为家乡出谋划策。今年春节、元旦等节假日期间,组织返乡党员交流座谈356场次,收集返乡党员意见建议260条,吸引86名流动党员返乡创业。
身在异乡的江津老乡,也为所在地注入“江津力量”。江津区在北京、昆明、绍兴等地成立了流动党支部15个,流动党员在外成立公司10余家,每年带动200多名劳动力就业,人均增收6000余元。今年2名在北京的流动党员赵宗福、刘孔明分别获评“最美在京流动党员”“最美在京优秀企业家”称号。
来源:人民网
特邀小编:组织二科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