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一名64岁女性2月12日收到怀疑来自丹麦的诈骗电话,对方假冒警员,宣称事主身份被人盗用,而且牵涉洗钱、毒品等严重犯罪,要求事主配合调查并且保密,领取新的社安号码。
随后执法部门提供虚假的包裹运送号码,让歹徒误以为女事主已经躲入圈套,警员在交收赃物现场埋伏,最终成功逮捕犯人。
据悉,曾有长者在两次骗案中累计损失78.9万元。诈骗集团首先致电受害人,冒充联邦探员指责事主身份被人盗用,名下开设了多个银行账户与9张信用卡,受害人若要保护资产的话,需要汇钱至外州购买金条,等待金条供应商用包裹送抵货物,接着再交给所谓的“探员”,将金条存入财政部库房。
涉案的外州金条零售商本身合法经营,只是骗徒要求受害人汇款购买黄金,疑犯第一次行骗时成功得到价值33.1万元的金条,尝到甜头后重施故技,再要求事主汇款45.7万。
在第二次骗案中,受害人于居住社区的某个停车场与骗徒约定见面,对方收下金条后立即驾车离去。
受害人将两次受骗经过告知家人后,方才揭发骗案。警方翻查社区监控录像,追查到骗徒驾驶的车辆信息,最终锁定疑犯孙某。
为了引诱他再次现身,警方伪造了新的汇款纪录,表示有价值37万元的金条等待交收,并安排外州当局发出类似的包裹运单,到了3月18日,便衣探员假扮受害人,将装有废纸的箱子交给孙某后,与同僚合作将其拘捕。
孙某否认参与诈骗,坚称自己不知箱子内所藏的物件,但警方检查其手机后,发现了他之前开箱验收金条的影片。
案件聆讯期间,辩方律师表示当事人“非常天真且易受影响”,只是“代罪羔羊”,在一名华人朋友委托下前往停车场领取包裹。
点击关注视频号
更多精彩新闻
感谢阅读,
往期回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