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迅速增大的肿块,诊断结果是..

健康   2024-11-22 11:01   江苏  

口腔黑色素瘤通常发生在50至60岁之间,20岁以下的病例较为罕见。约80%的病例出现在上颌黏膜,其中硬腭和牙龈部位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溃疡性上皮改变或局部出血。疼痛通常在病情进展到晚期时才被发现。手术切除病变及其周围组织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与皮肤黑色素瘤相比,口腔黑色素瘤的预后较差,文献中报道的5年生存率通常低于20%。

病例报告:

患者,男,42岁,主诉右下后牙区拔牙窝在过去4天内持续出血,因而前来印度金奈拉格斯牙科学院与医院门诊就诊。病史显示,患者1个月前发现45号牙齿松动,并于5天前拔除。拔牙后的第二天,患者开始出现拔牙窝持续出血。既往病史无明显异常,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口外检查显示右侧面部下方有一处弥漫性肿胀,肿胀从嘴角延伸至下颌角前方约1厘米,范围约2厘米,质地柔软,触诊无痛感。无淋巴结肿大。口内检查发现,45号牙齿拔除部位有一处明确的暗红色结节状生长物,大小约2×1厘米,生长物表面呈分叶状。病变质地坚实,无触痛。

全景X光片(OPG)未见异常。

鉴于患者口腔内出现暗红色外生性生长物,且有近期拔牙史,考虑到以下病变作为鉴别诊断:肉芽肿性牙龈瘤、创伤性神经瘤、恶性黑色素瘤、血管肉瘤和卡波西肉瘤。

面部不对称,右下侧肿胀

口内照片显示红黑色结节物生长

病理学诊断报告:

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取活检后,组织学检查显示以下特征:

  1. 上皮组织: 表面为角化不良的复层鳞状上皮。

  2. 结缔组织: 下方为纤维血管性结缔组织,其中可见大量胞浆嗜碱性、核仁明显的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这些细胞呈片状和器官样排列。

  3. 黑色素颗粒: 病变组织中胞内及胞外均存在大量黑色素颗粒,进一步支持色素性病变的诊断。

综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图3-5),明确诊断为口腔黑色素瘤

我们来看看口组图,学习一下

上图,低倍显微照片显示恶性黑色素细胞侵入结缔组织(H&E染色,10×)

上图,高倍显微照片显示梭形细胞片状排列(H&E染色,40×)

上图,高倍显微照片显示上皮样细胞呈器官样结构排列(H&E染色,40×)

上图,Masson-Fontana染色显示病变细胞呈阳性反应(H&E染色,10×)

上图,病变组织显示 HMB-45 阳性,40×

总结:口腔黑色素瘤综述及案例分析

背景与流行病学
口腔黑色素瘤最早由Weber于1859年描述,占所有口腔恶性肿瘤的约0.5%,在所有黑色素瘤病例中的比例为0.2%-8%。根据Rapini等人的研究,其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无明显性别倾向,但男性略多见(53.1%对46.9%)。硬腭和上颌牙龈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次为下颌牙龈、颊黏膜、舌和唇。

临床表现
Tanaka等人将口腔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a) 色素沉着结节型
(b) 非色素沉着结节型
(c) 色素沉着斑块型
(d) 色素沉着混合型
(e) 非色素沉着混合型

病变的色素沉着程度可能从浅棕色到深棕色、黑色或蓝色不等。本例患者的病变表现为红黑色结节状生长,归为色素沉着结节型。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可能伴随溃疡、出血或晚期疼痛。

鉴别诊断
口腔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包括多种色素性病变及其他肿瘤性病变:

  1. 良性黑色素性病变:如口腔黑色素斑、黑素棘皮瘤、黑色素细胞痣等。

  2. 系统性疾病相关:如Peutz-Jeghers综合征、库欣综合征、艾迪生病等。

  3. 非黑色素性肿瘤:炎性肉芽肿性牙龈瘤、创伤性神经瘤、血管肉瘤和卡波西肉瘤等。

本例患者的红黑色肿块结合近期拔牙史,首先考虑炎性肉芽肿性牙龈瘤(EG)。尽管EG与创伤相关,但患者病变附着于牙龈而非拔牙窝,排除该诊断。其次,创伤性神经瘤(TN)血管肉瘤均被考虑,但本例无相关疼痛或感觉异常表现,且患者年龄不符合血管肉瘤的常见特征。卡波西肉瘤(KS)的典型表现与本例临床及病理特征不符,因此最终诊断为口腔黑色素瘤

病理学特征与诊断
活检病理学检查显示:

  • 上皮内异型黑素细胞增生

  • 间质中可见核仁显著的上皮样和梭形肿瘤细胞成片状排列

  • 大量胞内及胞外黑色素沉积

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

  • Masson-Fontana染色:显示黑色素颗粒阳性。

  • HMB-45:对黑素细胞特异性抗原呈阳性。

  • S-100和MART-1/Melan A:均显示阳性反应。

这些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共同确诊为口腔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与预后
治疗以广泛手术切除为主,但因口腔解剖限制,常难以实现充分切缘。放疗和化疗对不可切除的病变有辅助作用。与皮肤黑色素瘤相比,口腔黑色素瘤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7%-13%。不良预后的原因包括:

  • 病变部位隐匿,早期无症状,导致诊断延迟。

  • 病变易侵犯骨组织,解剖位置使彻底切除困难。

  • 口腔血供丰富,易于早期转移。

总结与建议
尽早诊断口腔黑色素瘤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牙科医生需密切关注色素性病变,尤其是那些体积迅速增大、颜色改变或表面不规则的病变,应及时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可能。

该病例为进一步了解口腔黑色素瘤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和病理信息,也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对复杂口腔病变诊疗的重要性。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作分享

如有侵权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END

   

微信公众号:kq88_com

扫码关注  获得更多精彩

本公司对外合作联系:17761749880

KQ88口腔网校,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来逛逛。








KQ88口腔医学网
KQ88口腔医学网——专业的口腔学习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