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第二天两眼发直、角弓反张,氟哌利多的这个副作用需警惕!

健康   健康   2025-01-18 20:01   北京  

早上六点半,堵在红绿灯的王医生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电话那头说:前一天麻醉的患者让他去看看。
有的时候,最让人急的不是事情,而是对方并未说明什么事儿!
一听说患者有事儿,他恨不得一脚油门把前面的车顶出去。可以说,媳妇有病都没这么急过。也许,这就是当麻醉医生时间长了、平时急惯了、职业病的问题。
终于,前面开了一个口子,小王一脚油门就蹿了出去。
赶到医院的时候,还不到七点。
医院门口的保安已经习惯了这帮人早去,并没有在意,只是隐隐觉得他今天似乎行色匆匆。
由于麻醉科在十楼,他已来不及回科里,直接跑向打电话的普外科。
到了普外科后,闯进医生办公室、拿了一件白大褂就跑出去了。路上,一边跑、一边穿白大褂。
随着护士的指引,他进了病房。
眼前的一幕,也着实吓他一跳。因为,患者这个状态,他也从来没有见过。
看着患者两眼发直、角弓反张,他迅速搜索可能的原因。
突然,他想到书本上介绍过一种并发症叫做“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外界原因产生锥体外系兴奋作用,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锥体外系的控制失调,使得椎体外系兴奋性增强,结果由锥体外系控制的肌力和肌紧张度失控,从而引起一系列与肌力、肌紧张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其中的一种表现,就是这种情况,医学上叫做“急性肌张力障碍”。解释为,最早出现表现为局部肌群的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呈现不自主的奇特表现,如,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扭曲等等。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他仔细搜索着信息。

突然,他想到了一种药。由于这个手术是中型的乳腺科手术,他担心麻醉深度不够、镇痛不足,就使用了一种强效的神经安定药物。由于其可以组成经典的氟芬合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小手术的辅助镇痛。

但反过来一想:不对啊,这个药已经用了好多年了,似乎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啊!

典型的症状,已经明确了原因。当务之急,是要缓解患者的症状。于是,他让护士拿来一支长效镇静剂。使用长效镇静剂的原因,也是因为导致这种症状的神经安定药物半衰期特别长。临床上,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更长效的镇静来压制这种临床症状。

护士给患者肌注镇静剂的时候,王医生帮着按住患者、防止因为乱动而额外受伤。

突然,他发现了躺在患者身边的止疼泵。
他的震惊,不是来自于患者用了一个镇痛泵,而是他突然想起来镇痛泵里的药!
当时,为了加强镇痛泵的止疼效果、也为了不浪费,他就好心把剩下的半支神经安定药加到镇痛泵里去了。
按理来说,加进去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偏偏不巧的是,这个患者才18岁。前辈的经验告诉他:年龄小的、女性使用这种药物,更容易产生这种锥体外系反应。
唉,好心办坏事。这个时候,他一度非常矛盾:该不该告诉患者家属。
稍稍迟疑后,他选择把真相告诉患者。这不仅仅是让不懂医的家属能放心,也有利于后期的治疗、防止并发症加重。
好在这种并发症的发病期间患者多数都什么不记得,如果患者留下不良记忆,王医生会非常自责自己忽略了年龄因素。
事后询问患者本人,确实什么都不记得。
到了这里,王医生才真正放下心来。

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文章请发送至59090929@qq.com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

麻醉MedicalGroup
感知医学前沿的脉动,助力健康中国!这里有健康科普、急救知识、围术期相关知识以及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