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的有力扶持到市民的积极参与,从健身设施的完善到健身产业方兴未艾,从体教融合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兰州全民健身事业在各方的合力推动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个充满活力的“西北全民健身高地”正在形成。
为加快推动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促进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促进各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完善体育场地设施,以体育事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助力推动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
在兰州市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从黄河之滨到东方红广场,从繁华的市中心到宁静的社区,市民健身的足迹无处不在。清晨,黄河岸边,一群群晨跑者迎着初升的太阳,沿着河畔的健身步道奔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运动的快乐。傍晚,在各公园小区广场,市民们聚集在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跳着欢快的广场舞,释放着一天的疲惫。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坚实支撑。
兰州市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从2021年到2023年,全市体育场地数量逐年增加,从9591个增加到11651个,体育场地面积也从7905426平方米扩大到9876455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9平方米提升到2.23平方米。”
记者走访了兰州市的多个社区和公园,发现健身设施随处可见。在七里河区的中参雅园小区里,记者看到了一条崭新的健身步道,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步道旁还设有乒乓球台,附近居民下楼可就近锻炼身体。
“以前我们锻炼只能在家里跳跳广场舞,现在社区里有了这些健身设施,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锻炼身体了。设施种类比较多,我们可选择的运动项目也变丰富了。”一位正在锻炼的阿姨告诉记者。
在“十四五”期间,兰州市还建成了6条健身步道、2个体育公园、4个小型体育公园、5个全民健身广场、9个笼式足球场、7个多功能运动场以及67个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项目。这些设施的建成,使得全市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了100%,为市民提供了多元的健身选择。
2024年,兰州市体育局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的社区、行政村、公园、居民小区等实施全民健身设施项目77个,配备了健身路径10条、“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乒乓球台64个和三人制篮球场3个。其中,每个乒乓球台项目配置了2张乒乓球台并配有悬浮地板,为市民提供了专业的乒乓球运动环境。三人篮球场项目则配备了标准三人篮球比赛场地,满足了市民进行篮球比赛的需求。健身路径每套配备了健身器材11件,涵盖了拉伸、力量、有氧等多种训练方式,为市民提供了全面的健身服务。
此外,兰州市还强化全民健身指导,充分发挥全市1.8万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这些指导员分布在全市1013个晨晚练点,为市民提供科学、专业的健身指导。他们根据市民的身体状况和健身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并现场示范和纠正市民的健身动作。
“我以前锻炼总是感觉膝盖疼,后来在指导员的帮助下,我学会了正确的姿势和热身方法,现在已经不疼了。”一位正在打太极的市民告诉记者。
体教融合 后备人才不断线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对于青少年个人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些品质对于青少年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兰州市坚持抓训练参赛这个中心环节,依托各类大赛锻炼人才队伍,全市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大幅提升。其中,柔道、摔跤、田径、自行车、武术等竞技体育项目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兰州市对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和精心培养。”兰州市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具有兰州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新方式,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
为了推动体教融合发展,兰州市举办了“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将武术、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校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专业的体育培训。此外,还举办了兰州市中小学生比赛、国家级省级比赛选拔赛等赛事,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针对运动成绩好的学校,兰州市采取市队校办方式,为体育后备人才提供更好的锻炼平台和发展机会。这种创新的体教融合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是全人格的教育,体教融合对孩子们大有裨益,首先,体育活动进校园,让孩子们能亲身体验各种运动,打好运动基础,身体更强壮,意志更坚定,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其次,体教融合还能让孩子们爱上体育,养成一辈子都爱运动的好习惯,给竞技体育输送更多的人才。”华侨教育集团体育部部长吴全告诉记者。“到今年为止,我们学校开展体教融合已经12年了,项目有足球、田径、篮球、旱地冰球等等。孩子们对体育活动一直都很热情,我们每年至少办两次运动会,大课间还有12个体育项目,让孩子们在学习紧张的时候也能找到乐趣,让身体和心情都更健康。”
11月16日上午,兰州市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队暨兰州市青少年足球队队员选拔活动在兰州奥体中心正式启动。来自市内外40余所学校近200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参加选拔。来自兰州市八十三中学七年级的高浩然说:“我平常非常喜欢踢足球,足球让我强身健体,还让我提升了团队协作和把控比赛局势的能力。希望我可以入选兰州市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队和兰州市青少年足球队,通过学习和训练成为一名有水平的球员,代表兰州参加更多比赛,争得荣誉。”
为了促进全市青少年运动发展,挖掘并培养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构建稳定的后备人才库,打造高水平的体育队伍,推动兰州市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整体提高,我市积极开展各体育项目市少年队的建设。截至目前,兰州市少年乒乓球队已选拔队员14人,游泳队已选拔队员20人,两队均已正常开始集训。兰州市青少年足球队也已于11月16日至17日组织开展了相关选拔赛,其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据悉,接下来,兰州市体育局还将计划筹建羽毛球等项目的市少年队。
产业配套 体育消费张力足
作为一项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健康产业,近年来,体育产业就像一位活力四射的运动员,在经济的赛道上不断加速前进,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随着公众对体育健身的热情高涨,体育消费的热潮一波接一波,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助推器”。而体育产品的供应则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实现梦想的“金钥匙”。
随着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多,体育场地面积扩大,各类体育俱乐部和培训班涌现,各类赛事如火如荼举办,体育消费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体育产业正逐步成为兰州经济增长的“新蓝海”。
市民徐英告诉记者,自己退休以后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健身运动。“因为运动让我感觉年轻,不仅充实了生活,也让我更健康。”徐英表示,自己为了运动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主要是用来购买运动装备和支付舞蹈课的会员费。“要把运动当成一项受益终身的事业来做,各种装备必不可少。穿上运动服,我感觉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踩着运动鞋,腿脚也更灵便轻巧,买瑜伽垫、哑铃等运动器材更不用说,只要自己坚持锻炼,投资健康就值得。”徐女士笑着说,运动也带动了身边朋友们的消费。“我们舞蹈班的都一样,大家都乐意为体育锻炼投资。”
兰州市民对体育的消费不仅仅局限在跑步鞋、健身器材、瑜伽垫等产品上,智能穿戴设备、线上体育培训和直播课程也深受大家青睐。
公务员小杨向记者展示了他新买的智能手表,他介绍说:“这款手表不仅能监测我的心率、跑步步数,还能记录我的各种运动数据,更重要的是,它连接着一个庞大的运动社交圈,我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运动成果,互相激励。”随着这样的智能设备的普及,体育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改变,逐渐从单一的物质消费转向了融合科技、社交等多元素的新型消费,为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据兰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也正在大力挖掘全市体育产业潜力,找准体育产业发展着力点,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盘活资源、突破发展”的思路,以兰州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带动体育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将兰州奥体中心发展成现代体育文化服务综合区为目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及时梳理各类产业扶持政策,不断促进体育与医疗、旅游、生态、服务、互联网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体文旅融合发展平台优势正逐步凸显。近几年,组织开展体育消费券发放活动,累计发放体育消费券46万张,总计价值3500万元,有效推动兰州体育消费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实现体育消费升级与优化营商环境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