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辽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行动方案,扎实推动诚信建设工程各项工作,全力营造安全稳定、规范标准、便民利企的营商环境,有力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
一、立足公安主责主业,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一是强化企业周边巡逻震慑。打造“城市快警”模式,新建街面警务站37个,自主研发科尔沁“智慧哨兵”系统,警情处置周期平均缩短近30%。科学布建“雪亮工程”视频监控1.3万个,汇聚社会视频资源9000余路,对重点部位、重要路段实现全覆盖,对涉企违法犯罪形成强大震慑。今年以来,刑事案件发案下降15.67%,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二是强化企业经济利益保护。与检察院建立协作机制,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犯罪,保护市场正常经济秩序,破获经济类案件111起,挽回经济损失3570万元。三是强化企业家人身名誉保护。严惩以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敲诈勒索、编造传播假新闻等行为,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专项行动,依法查处涉企网络谣言案件18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9条,通过发布警情通报等方式进行公开辟谣4次。四是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违法失信行为,设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警务工作站3个,清查涉知识产权场所20家,侦办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
二、抓实诚信建设工程,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打造公平正义的司法公信体系。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建设19个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分中心,完成15个所队智能化办案区升级改造,常态化开展执法巡查、案件评查,全面提升民警法律业务素质。开展“四超”问题专项治理,严防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排查梳理474起涉企案件,对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完毕。二是是塑造守法履约的政务诚信环境。将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培训列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开展不同层级诚信教育57场次,覆盖2100人次。全面推进阳光公开警务,通过公安政务门户网站发布公业务动态信息140余条,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7507份,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创造和谐有序的商务诚信机制。完善信用承诺互认机制,将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等事项纳入告知承诺范围,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制定《通辽市公安局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分级分类纳入监管范围共25186家,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四是营造人人守信的社会诚信氛围。邀请人大政协、政府部门、群众、学生代表等群体750余人,深入两级公安机关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深化普法宣传和诚信教育,提升群众诚信和守法意识。开展“法治服务直通车 惠企助企促发展”活动,推进防范侵企犯罪宣传教育活动18场,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宣传报道30余篇。
三、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完善公安行政管理服务。一是推动“一窗通办”服务升级。推行“综合窗口为主、专窗专办为辅”工作机制,制定“一窗通办”窗口业务办理清单,在市旗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25个“一窗通办”公安窗口,打造42个“一站式”服务派出所,创新性地赋予窗口民警多重岗位身份,综合办理户籍、车驾管、治安管理等公安业务,实现公安机关行政管理服务“就近办、多点办”。二是推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升级。依托互联网技术全面加强线上办理能力,优化公安网上24小时警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04.7万人,线上办件49415件,全力推进“一网通办”。开通上线“无犯罪记录证明”功能并试运行,目前已线上办理业务47775件。三是推动“群众办事”体验升级。强化电子证照应用“智能管控”,大力推行“免证办”,推动窗口民辅警在政务服务等相关平台调取营业执照、结婚证、不动产权证、出生医学证明、个人参保缴费证明、社保缴费证明、特种行业许可证、文化经营许可证、保安员证等证照,在自治区一体化平台录入保安员证、特种行业许可证等电子证照10800份。
来源:平安通辽
采编:孙 东
校对:张铁牛
初审:王然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