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书法不用讲稿,句句戳心窝子!

文化   2024-11-23 19:00   湖南  
传播:国学 | 文化 | 艺术 | 哲理 | 养生 | 视觉 | 美文

刘文华老师没有讲稿,

全凭随手拈来。

句句发自肺腑,

精彩不断!

与大家共享

仅供网友参考。



中国文化太厚,内在不是我们用几年,几十能年解读清楚,除了脑袋亮点,其它还真不亮 ,过去,胆子大,年龄大了,胆小了, 胆小,不是性格变,是觉得艺术的复杂,几千年的智慧浓缩的东西,不可能几笔几画就能弄清楚

艺术最终,我们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这代人没有资格说成否五十年一百年将会有分晓反正我们看不见,现在就是不停的努力。过去不知道,可以张狂。现在不敢,因为知道太难太难 高度的浓缩,高度的简单,比画难


好的书家,轻易不搞创作,展览 。所有的精力,理解,集合到一张纸的时候,这张纸的精华就被显现,弄出更多的作品就露出马脚了展览是残酷的。个人展览的完美几乎没有,书法表现手法很简单。大不了是作品形式的变化。


书法的内涵,是形式简单,内在的复杂。手段多样化,结构多变化点线里,不是在表面上。如果你要往纸上一搭一提,你能在笔画里给甚透进去,多难,而且一般人还看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混事的,就是胆子大,水平不够,不知道书法水有多深。

笔法三要素
会写的多,明白理的不多
书法词汇、技术语言、物理性质、几何性质都会说还能解释  换成高级书论,一般的理解的不多。
明清人的理论,定格在写大字层面上。
传统,虚实动静收放 ,不好说,因为他有参数。


定位是有条件的。
中国传统书法是相对的东西,是哲学概念
最好的楷书,正书表达的是动态以点画为形,以使转为性情。把正体字写活才是高境。


写字和艺术有别,难是难在变证关系。在艺术家手里变成了有灵魂的符号,艺术家就是通过努力,把符号激活,注入生命,注入灵魂,能够看到你的学问,你的理解,你的造诣,你的能力。


草以使转为形式,以点画为性情,真正的草书的高级看点线的质量。
大多数觉得草书的自由度大,其实草难在快速中表现你的功夫,你的能力,所以就难。
开车谁都会,但是成年人只能开汽车,但不能开赛车,动态最高级阶段是静态。
笔墨要过关。否则就只有玩笔墨游戏。

动静,难不难,求静表达动,求动表达静,有胆更要有识。
知识,知未必识,有胆也未必能识,所以一般人胆大。
艺术是很科学的艺术,本身就是科学的概念。

动静。
草书,从张芝,假设他有。

假设刘德升有 从后汉到现在两千年来,能数的人有几个。唐以前的不算,又有几个,从唐到宋又有几个,宋到现在有几个会写的无数,能写的少 如果喜欢草书,我劝你从行书上求笔法,手法,草法上的字法。然后加上韵律,节凑的训练,开合启承转合。真的点画质量得从行书上求。



基本功一天不练都不行。书法越学越难。难到面对古人,一大堆资料的时候,喘不过气来。越来越重。


55岁。从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到现在多少年了。四十年吧,内心的变化和感受,越来越大   我们很幸福,起码,我们有一帮朋友。

我觉得当作为一热爱者,把自己当成一份子的时候,静下来严肃的面对书法艺术,当成佛去看,是十分必要的,面对积淀,面对遗产,首先要敬慕,要严肃才行,尽管时间过程潇洒,我们的创作就是一个条件反射,大量的时间去思索。去品味,,学习的过程是严肃的。


我们见过的历代经典,无论碑帖,只要是经典的,哪个是创作?古人创作过吗?
历史上不存在创作这两字,是舶来品,艺术个性也不是中国的语言,中国人只有风格,只有一个具体的一个存因的品格,讲品,不讲个性。

所有的个性,历史上的,都是后人给附加上去的。我们看到的千古绝唱,没有是为了创作去创作的。他们是一不留神,让后人当成作品了所以,现代人自作多情,古人是不以佳乃佳。人家写文章,写碑,成了书法的千古绝唱,他写那个碑,不是为了艺术,他是为了生活之需去写,写经的那些,残纸,陶器上的更不是这样。他跟创作没关系。


当我们静下心来去想的时候,发现艺术真的不复杂,你就变小,把古人变大,我玩书法,以此为乐,在古人堆里,去享受他,从字里行间去触摸古人的脉博。去找到亮点,去享受他。享受美,三口为品,一口一口的去品才有滋有味。
随处可见,就看你会不会去享受。他懂得享受古人。

具备几种能力
观察能力你要看得见美。理解美
艺术的美不是表面的美。穿着的美,艳而俗。艺术是内在的美,我没头发,但我还是美。
文化的美是内在美,气质美,气质美。要提高修养,让气质好。气质要争人。
光顾打扮不行,艺术美就是高雅。非常美,眼力必须好,学问必须好,知识比较好。
读书能力思辩能力  表达能力。

面对的是几千年来的智慧的结晶。智慧的火花。


我们要去追求 大家不时代,不同的人,从宏观上都把握了基本的美的原则。
虚实关系上变,动静关系上变。收放关系上变,结构收放上变,墨色上变
一写字能看出学谁。能理出脉路。有些人就找不着家。
当判断优劣的时候,一看就知道专业状态,准专业状态。没有家法没有理念,没有修养。

我觉得做书法还是以守为主,以守为攻。



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几千年里面,从产生到现在,前期随着文字发展而发展,是以文字,不是艺术,唐以后,才有艺术,慢慢脱离实用/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前面是中国文字的发展,。总结归纳提高的还是统治者,实践者说了不算。



大王留下来的不是技巧,不是兰亭序,所以冯的兰和诸的兰在笔法有相近的地方,大王的贡献开拓了一个审美空间,儒雅的美,含蓄的美,简约的美,明快的美,君子之美。。不是壮美的美也是碑的美更多的是阳刚的美,典雅书风开创者,影响中国一千七百年。三五年就想推翻,是不可能,是大逆不道,父母都不认。


唐的制作工艺一流,精细,尽善尽美。
唐楷的出现应该是必然。他的出现的最根原因是人们对美的观注。
宋代的佛相,衣服,简约潇洒。寻找大气,率意。瓷器,一种性质,明代也是这样。进一点的粗狂。粗大明。
文化遗存,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审美及帝王的寻求。


书法从来没有雄视一切,高于一切,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从宋以后,都是这样走的。


现在的某些创作,是不是有点浅薄,反对个性,个性必须建立在社会基础上,传统文化就是如何作为一个社会人道家状态是一个创作状态,但是不能作为社会行为。只有一种,即回过头去看历史。你掌所握的资料越多,你的技法越多。你的才气就体现因化的境地。化才是最好的境界。守护,挖掘,享受传统
有意义的,就会成为传统一份子。

没达到,就只有是一个垃圾,一个玩玩,乐乐而已了,保持艺术的进取和提高,不是练笔,是练笔,是练脑子,要思想,理念,才会手到。



技术上的问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思想问题技术达不到比例不能太大,小的技术问题不要紧,没原则错误就以容。艺术永远没有尽善尽美。一个人要想取得不同别人的能力,就需要脑子,眼力,见识,变成有思想,有修养的艺术家。这个时候别人想跟你翻,都不要怕了。变成不同路。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井水不犯河水。


被淘汰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更替这么快,不缺干劲,热情,缺深入思考。
不做自己的事,做别人的事才是聪明。
把古人的事做好了,他给你发钱。你学的东西就是钱,你创作就是花钱人一辈子,如果要过得顺当,应该要要年轻的时候,玩胆量,热情,执着,没问题,年轻比技术。谁技术到位谁拿下年轻后期较量知识。看谁读的书多,脑子多,考虑更深刻,中年是从学术上整合,提练归纳,在各个层面去考察,看你的薄和厚中年轻后,就不较真了。叫学术有读书人,叫功力有年轻人,我们这个时候叫德性,交朋友。多积德。多向年轻人请教,退休的时候心态多好,还可以带些学生,做到六十五岁七十岁,然后就是拼身体了。


最可怕的是自以为是,世人都笑话我们我们不知道,还自以为是。就是自己怀才不遇啊。图发感叹。
艺术是严肃的。来不得半点假。


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他是我们人类生活智慧的结晶,浓缩了我们的感情,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



书法不藏污纳垢,最纯洁的一事物,书法更纯洁,要是能,书法发展三千多年,不可能只留下这点书家,一个几百年的历史,不可能就这几个人物。把好东西都留下了,淘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应该做一个淘金的工人。


文章来源于某个学员的听课笔记

谨向这位不知姓名的的同学致谢







# 会书法,真好啊!#



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

就是会书法!


关注

墨韵湖湘

一起去探索有趣的书法世界吧!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免费订阅


墨韵湖湘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开始学习

     全国书法爱好者都喜欢的优秀书法交流平台。专业为书法爱好者打造的一个学习、交流的高端平台。分享实用的专业知识,内有大量名师书法教学视频和书法技巧解读,让您学书法从此不走弯路。






文末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吧!

—《END》—

声明 | 图文来源网络,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文仅代表原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书法讲堂观点或立场。文章无从查证作者,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点“在看”让需要的人看到👇



书法讲堂
书法理论学堂,书法技法学习,书法艺术推广,书法名家展示,书法爱好者的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