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的春天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规:打破“常规”,给“怪才”发钱!

文摘   2025-01-31 11:15   美国  
这次过年回家幸福点之一
就是太阳晒得饱饱的,从中午一直晒到下午5点
这不,你正在看的这篇短文就是一边晒太阳,一边慢悠悠的完成的
看文字的你
如果你那边阳光明媚
看完文章,起来晒晒太阳,我们一起补补能量

今儿的这篇分享其实是来自于很早就想和大家分享的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

该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落地

专治“非共识项目”的生存困境——给原创研究开绿灯,为交叉学科搭舞台,连青年科研人的“脑洞”都能领到专项资金!


Part 1:打破“常规”评审,给“怪才”开绿灯

“颠覆性创新?风险太高,下次再投吧!”——这种让科研人血压飙升的评审意见,终于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新《条例》第十七条直接甩出王炸:重大原创性、交叉学科项目,可以不走寻常路!

 基金委有权为这些“非主流”研究定制专属申请规则,甚至启动“超常规资助通道”。

华南理工大学胡明教授拍手叫好:“原创研究就像野路子探险家,非要让它和修高速公路的工程队比‘标准化施工’,这不是欺负人吗?

”新规直接给“野路子”发VIP通行证,让天马行空的科研创意不必再和常规项目“内卷”评审票数。

清华大学张强教授更是一针见血:“过去交叉学科项目总被吐槽‘不伦不类’,现在基金委可以大胆设计‘混搭风’评审规则,让真正的创新不再被学科边界卡脖子!”


Part 2:“非共识项目”翻身记:从冷板凳到C位

“你的研究很有想法,但专家们没达成共识……”——这句经典拒稿台词,今后可能要说再见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吕薇研究员揭秘:“过去基金评审总怕担风险,专家也倾向于‘安全牌’。

这次新规直接给‘非共识项目’开绿灯,甚至可能搞专家实名推荐制——只要有大佬敢为你的脑洞签名担保,项目就能上!”

更有意思的是,基金委还计划分阶段评估+滚动支持:先给一笔“种子经费”试水,成果达标再追加投资

北大杨凌春教授举双手赞成:“原创研究本来就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总不能要求科学家一出手就交满分答卷吧?”

慢老师划重点:
🔹 “非共识”≠不靠谱:20世纪90年代基金委就开始探索资助机制,2007年更首创“专家署名推荐制”
🔹 现实困境:会评时间紧任务重,非共识项目往往被“共识项目”挤掉名额
🔹 未来大招:借鉴国际经验,搞双盲评审、预申请机制,让评审聚焦科学本身

Part 3:青年科研人的逆袭机会:36岁成原创主力军!

你以为只有学术大牛才能玩转原创?新规第一个不服!

北大数据显示:在已获批的“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中,36-45岁青年学者占比超53%!基金委更在《条例》第八条明牌——设立青年专项资金,专治“资历浅、头衔少、想法太野没人理”的痛点。

胡明教授激情发言:“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颠覆传统的勇气,新规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让‘愣头青’的奇思妙想也能拿到真金白银!”

这次修订绝不只是文字游戏——它标志着中国科研资助体系从“求稳”到“求变”的战略转身。

当基金评审敢为“不确定”买单,当交叉学科能光明正大“混搭”,当青年学者的脑洞不再被资历封印……

这才是真正的创新雨林生态。

原文链接来自于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331.htm

今天的文章是慢老师根据上述的基金条例的幽默解读

便于大家阅读和理解

只有独辟蹊径,才能避开竞争

从本质上看,竞争就是模仿,与他人竞争。

是因为你跟别人在做一样的事情。

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释放自己的独一无二,或许可曲径通幽……

AI时代到来的科研圈尤为如此

下面是本公号付费内容的系统阅读,大家按需阅读即可:
准备申请或者已经申请国自然的各位朋友,申请国自然之前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深刻理解最为关键,如何理解国自然见下:
深度解析国自然:思考比写作更重要!如何真正理解“国-自然-科学-基金”七字精髓?(点击直接跳转阅读)
同时做到五点掌握对于申请国自然至关重要:
国自然申请五项需要掌握
对国自然有了理解后,接下来就是看我们是选择目标导向或自由探索类,那么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目标导向vs自由探索:如何精准匹配你的国自然申请方向?(点击直接跳转阅读)
明确了自己是选择目标导向还是自由探索后,接下来就是找寻科学问题了
因为国自然的本质是针对科学问题A,提出我们有特色的创新B,那么如何找科学问题呢?我们给大家提供了6种可实操的方法,请查阅:
ChatGPT如何帮助我们梳理科学问题
ChatGPT如何找科学问题以及其对应的一招鲜策略
国自然中的科学问题如何寻找,六种方法请查收 (点击直接跳转阅读)
找到科学问题后,就需要我们自己总结凝练创新特色,创新大致有3种,详细请查阅:
用ChatGPT破解顶刊SCI写作难题:道法术器全方位解析与实践 (点击直接阅读)
针对科学问题A,提出我们有特色的创新B后,整个本质在构思上基本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每部分如何写以及图的布局了。我们更新了国自然本子中30张图布局方法。每部分的写法我们后续也将公布。
2025年国自然必备:图的布局是拿下A评的关键 (点击直接阅读)
题目如何写?
国自然基金的题目如何写?ChatGPT助力进阶版和高阶版摘要写作案列
摘要如何写?
国自然两类科学属性的项目摘要如何写呢?范式+4个案列分享
立项依据的5个层次以及如何配图:
国自然立项依据如何写:5个子标题以及如何配图-案列演示?
立项依据写作过程的AI工具有哪些呢?
国自然立项依据写作部分,使用什么AI工具能帮我立刻找到对应观点的文献呢?
国自然基金立项依据第二部分前人的研究如何快速总结呢?一个amazing的AI工具推荐
有了核心科学问题后,申请书2.3中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如何写?
国自然基金中,你真的会写2个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吗?
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应该如何写呢?
国自然: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如何写?-写在距离国自然98天
研究基础如何写呢?写作范式+案列解析+AI
国自然中的研究基础如何写呢?总-分1-分2-总的写作范式+案例+Gemini 2.0 Pro助力
可行性研究如何写呢?写作范式+案列解析+AI
国自然可行性分析如何写、如何配图呢?Gemini 2.0 助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如何写呢?写作范式+案列解析+AI
国自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如何写呢?Gemini 2.0 Pro助力
工作条件如下写呢?写作范式+案列解析+AI
国自然工作条件如何写呢?四段式+Open AI pro、Gemini 2 和ChatGPT 4o写作对比
我们专栏也一再和大家强调过,国自然和顶刊是互为支撑的。写好国自然后,接下来就是将我们的好想法付诸实践了,那么国自然与顶刊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请查看下文:
顶刊与国自然究竟是如何相互成就的呢?科研人必备的底层元技能 点击直接阅读)
了解了顶刊与国自然关系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是准备顶刊和写顶刊呢?那么具体如何写呢?请看下:
2025年国自然申请的基础是顶刊:顶刊各个部分的写作范式如何呢?ChatGPT如何助力呢?10余年经验总结 (点击直接阅读顶刊研究论文)
那么想试试写Chemical Reviews的小伙伴可以阅读:
Chemical Reviews大综述写作八步走战略
朋友圈中经常有科研所思所想以及好书推荐
如果你我理念相同
或可加微信
保持继续围观状态
朋友圈中经常有一些科研的碎碎念和好书阅读的奇思妙想
可一起讨论
愿一起慢以致远。

(需要也可以微信私聊全套)

我是慢教授
茫茫人海
寻慢中同道
让我们自主的“慢”下来
回归学术智识的深度思考
让学术更从容
让你我更有力量
期待你我一起
“慢以致远”.....


图片来源:pinterest。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往期链接
国自然中的科学问题如何寻找,六种方法请查收
用ChatGPT破解顶刊SCI写作难题:道法术器全方位解析与实践
深度解析国自然:思考比写作更重要!如何真正理解“国-自然-科学-基金”七字精髓?
顶刊与国自然究竟是如何相互成就的呢?科研人必备的底层元技能
目标导向vs自由探索:如何精准匹配你的国自然申请方向?
2025年国自然申请的基础是顶刊:顶刊各个部分的写作范式如何呢?ChatGPT如何助力呢?10余年经验总结
2025年国自然必备:图的布局是拿下A评的关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科研人的国自然解法或许在他处【阅读如何助力科研】
当我们在说电子结构调控,究竟在说什么?
国自然如何找科学问题?以电化学中的10大科学问题为例
写好国自然的前提:理清科学和技术这两码事,你知道吗?
慢生产力的力量:如何用它准备我们的国自然
单分子自由基自旋状态的调控-打磨国自然的顶刊,助力国自然申请【慢教授和你一起读顶刊系列03】

慢教授的科研江湖
我是慢教授, 茫茫人海,寻慢中同道。 分享国自然写作、 AI助力SCI论文、 好书阅读体感。 努力做一个有温度的分享者。 期待你我一起“慢以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