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
从峡谷间盈盈流淌
绘就“八百里清江画廊”的山明水秀
成为荆楚大地一条涌动的生命脉搏
利川是清江的发源地
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
这里非遗资源富集
文化底蕴深厚
自2018年启动
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以来
利川市落实遗产活化利用
扎实做好“非遗+”文章
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政府聚力 统筹推进
近年来,利川市委、市政府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夯实长效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高质量建设。
组建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文化和旅游局等20余个市直部门和14个乡镇办事处为成员的文化生态保护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利川市文化生态保护中心,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验区片区子规划,出台了《利川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施意见》《利川市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利川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与奖励暂行办法》《利川市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申报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等十余部制度性文件。
文化工作者采访“利川小曲”代表性传承人-李源道(右二)[摄影:彭一新]
建立部门和专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认定、非遗保护传承等具体工作进行调研和座谈,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管理考评范围。形成评审认定、保护传承、经费保障、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闭环管理体系,为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项目传承体验基地和非遗工坊等长效动态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非遗保护 文旅担纲
利川市灵活运用“非遗”元素,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新建设“非遗+”模式永远在路上。
在龙船水乡研学基地教学“利川灯歌”
“非遗+旅游”,不断提升文化底蕴。腾龙洞、大水井、龙船水乡等景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非遗项目融入景区发展,比如春节期间推出的“龙游利川·乐享新春”系列活动,让广大游客在赏景的同时接受文化熏陶,有效提升了旅游空间文化内涵和底蕴。
2024利川茶乡寻亲会“茶梦千年”宣传海报
“非遗+活动”,推动非遗出圈出彩。无论是参加全国民族团结“村BA”篮球邀请赛、5.19中国旅游日湖北分会场活动、“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等省级重大活动,还是2024年 “利川春晚”、“年味节”、“茶乡寻亲会”、“凉交会”等本地活动,非遗无不是活动的“主角”,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遗+演艺”,助推非遗推广传播。近年来,我市利用当地非遗元素创作的《书记重上青松塝》《决胜新征程》《薪传》《念·响》和《阿结阿阿》等文艺作品均在不同层级获奖。腾龙洞景区利用非遗元素全新升级打造的舞台剧《夷水丽川》、光影科幻舞台剧《天下腾龙》,北夷城非遗小镇打造的舞台剧《不如见一面》和龙船水乡打造的《水乡赛歌会》等非遗舞台剧目,促进了非遗转化利用,推动了演艺产业发展,带动了群众就业和增收。
夷水丽川表演现场
“非遗+文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在柏杨坝镇永兴村、凉雾乡诸天村、狮子村等重点传统村落和都亭龙船调社区、木栈社区和东城杉木社区、杨柳社区等地设立一批非遗工坊和非遗研学体验空间,推出坝漆、红茶、刺绣、木雕、金丝楠木茶具、推光漆刻花漆碗、铜制小印章等文创产品和洋芋酱、刺梨酒、柏杨豆干等民族特色食品,不断丰富了主题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供给,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使其成为解锁民族文化体验的重要渠道,促进乡村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有效载体。
项目扎根 释放非遗活力
近年来,利川市持续抓好非遗名录建设,目前,利川有国家非遗名录3项,省级非遗名录9项,州级非遗名录30项,市级非遗名录72项,共计114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名、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4名,共计165名。
工作人员记录利川竹编制作过程
持续推进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全市已建成市级非遗综合展示馆1个、专题展示馆3个、非遗街区3条、传习所8个、传承基地15个、传统工艺振兴基地6个、传统工艺工作站6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20所。
非遗传承人刘守红在非遗展示馆跳《肉连响》
近5年来,非遗项目传承培训全面铺开,为乡村振兴培养技能人才。全市先后举办各类培训150余期,受训1万余人次。涂朝清、刘安喜被推荐到清华大学、中南民大接受系统培训;邱建红、牟利忠被授予“湖北省第四届首席技师”称号;洪克俭获得11项国家授权专利,被授予“湖北省首席技师”称号;牟利忠木雕生产基地入选湖北省第五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坝漆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漆器
接下来,利川市将结合新建利川博物馆,提升利川非遗综合展示馆精心谋划综合展示场所建设,并精心谋划“坝漆”全产业链项目,推动“坝漆+”产品开发,让“坝漆+”走向高端市场,与文旅深度融合。
“提振城区夜经济、扮靓城区夜生活,我们正在谋划实施清江城区段夜经济走廊项目,将利川灯歌、肉连响等特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让龙船调唱响清江两岸,拉动城区旅游经济。”利川市文化生态保护中心主任胡勇说道。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建设目标是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
“目前,利川正在全面推进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利川片区各项工作,对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和主要验收指标做好迎检工作,为实验区通过验收贡献利川力量。”胡勇介绍。
文章来源:指间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