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批试点项目开工!上城数量最多的“秘密”,都在这里→

民生   2024-11-02 09:34   浙江  


今年,杭州发布了《杭州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将2025年、2027年设为两个目标建设节点,布置了六大类10项重点任务并提出4项保障措施。


截至目前,全市首批46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上城区的市级第一批试点数量最多,有8个项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这些项目

将给社区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一起来看


一个场地同时服务两个社区

再小的生活需求也能在家门口满足

机神社区幸福邻里坊

下午2点多,袁文娟在社区练瑜伽。从9月开班以来,每周的瑜伽课她几乎没落下,从一开始的听不懂“跪姿动作”是什么,到现在一口气拎菜到家,她感觉自己胳膊都练出了力量。


袁文娟在闸弄口街道的机神社区住了33年,自从社区建设了嵌入式服务设施——幸福邻里坊,她现在的退休生活变得格外充实:起床后,买菜做家务;早上要么在社区里做志愿服务,要么在邻里坊唱歌;下午有时瑜伽、有时葫芦丝,偶尔还能跳跳舞。


机神社区幸福邻里坊

“这比以前待家里看电视有趣多了。”袁阿姨说。


这样的生活,得益于上城区全面铺开幸福邻里坊建设


濮家社区和机神社区的幸福邻里坊一前一后建成,相隔300米左右,是“双坊联动”的关系。


濮家侧重“为小”、机神侧重“为老”,两个社区是打通的。


濮家的老人可以到机神做中医理疗、上老年课堂等;机神的小朋友也可以到濮家参加红领巾议事厅、加入音乐美术班……两个幸福邻里坊的面积加起来有4600平方米,直接辐射2万余位居民。


为老、为小、为青年,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应该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工作,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特点的居民画像,可以有侧重地设计建设。


全市第一的试点数量

源于幸福邻里坊的积淀

侧重“一老一小”的幸福

为什么上城区的首批试点数量最多?


一方面,截至2023年,上城区的城镇化率已达到100%,常住人口共139万人,数量在全市排第三。


完完全全的城镇化,意味着上城人已告别了“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对社区的依赖性更高。再加上人多,为民服务需求量大,因而广泛铺开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理所应当。


另一方面,能被选为首批试点,也是因为上城早在2022年就开始建设幸福邻里坊,以该项目为载体推动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在空间建设、服务导入、内容运营等方面具备较丰富的经验。


上城有哪些经验呢?


首先,分类盘活空间,热闹的市中心也能挤出位置来。


对于老旧小区,就采取置换、租赁、改建等方式挖空间;对于新建小区,就严格落实规划标准——最终确保95%的社区空间直接应用于居民。例如,机神社区5层高的邻里坊,是由原先的街道办公楼改造的;濮家社区1800余平方米的敞亮空间,是把闲置的办公房推倒重建的……不管空间多紧张,总能想到办法。


机神社区幸福邻里坊

其次,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服务保障突出“一老一小”的需求重点。


为服务老人,上城区首创“邻里食堂+助餐点+幸福餐桌+助餐队”的老年助餐模式,累计建成“幸福·邻里食堂”助餐点位134个,哪怕条件不足以支持建明火食堂,也能通过其他途径提供餐食;为服务儿童,上城区推进了一种以公建民营、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等为举办主体,婴幼儿成长驿站为补充的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并在全市率先探索“医育结合”服务模式,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促进科学育儿。


再次,让政、企、社、居都协同参与,管理运营才能更可持续。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好后,谁来管理运营?上城区早早地形成了56家优质第三方机构清单,能够为筛选对象作参考。运营方入驻后,并不单纯靠政府补助来支撑发展,而是通过自我“造血”形成激励,目前全区90%的邻里食堂都已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上城还推出社区主理人、合伙人等计划,鼓励居民也参与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真正让社区服务设施从“建起来”到“用起来”“热起来”。


资料丨区发改经信局 闸弄口街道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摄影 | 凌姝文

编辑 | 刘佳欣

一审 | 王慧

二审 | 王灵

终审 | 吕啸



你的每个“点赞”“在看”小布都喜欢  

上城发布
韵味上城 共富典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