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定的卫生健康政策方针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县域基层的医疗发展是重点! 基层护理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谱写健康中国建设新篇章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并可以担当重要工作。
【县域人群多元健康、养老需求突出】
● 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13.1‰下降到2021年的5.0‰,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的30.0/10万下降到2021年的16.1/10万。
● 慢性病患病率上升: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2018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3.0%,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0.4%。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88.5%。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2021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5.4%,较2018年的17.0%有显著提高。这表明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健康行为的养成有所改善。
● 慢性病负担加重:慢性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45亿人,糖尿病患者超过1.25亿人。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和治疗给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 心理健康问题凸显: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019年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3.6%,焦虑障碍患病率为5.0%。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截至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到203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71亿人,占总人口的25.2%。
● 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较高,201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5.8%。此外,老年人还面临着失能、失智等问题,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失能率为18.3%,失智率为5.8%。
1. 政策支持与重视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强化:国家强调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这为护理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护理人员可以成为基层健康“守门人”,在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在基层的健康需求.
● 分级诊疗体系完善:随着分级诊疗体系的加快建设,护理人员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将更加紧密。在大医院,护理人员可以专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和复杂医疗操作的配合;而在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则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服务,如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等,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患者就医体验的优化.
●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护理人员可以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如针灸、推拿、中药敷贴等,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促进中医药与现代护理的融合发展.
2. 护理服务需求增加、护士资源相对不足
● 县域人群尤其是农村人群疾病、慢病、失能老人、养老等健康威胁更加凸显护理照护需求。而县域每千人口护士数量不足3人较多,仍有较大的护理需求。
3. 护理专业发展与创新
● 护理学科建设加强:国家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学科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提升,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护理技术创新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护理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护理人员可以积极学习和应用新的护理技术,如智能护理设备、远程护理等,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
● 健康教育与促进:在基层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例如,组织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健康义诊等活动,帮助居民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 慢性病管理与护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的护理和管理服务,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管理、运动指导等,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为需要家庭护理的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和康复指导,如术后康复护理、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等,帮助患者在家庭环境中更好地恢复健康,减轻家庭的护理负担.
2.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 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要积极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通过制定和实施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质量检查与评价制度等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 护理安全管理: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如,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3. 护理教育与人才培养
● 护理教育改革与创新:参与护理教育改革,探索适应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的护理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例如,加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 护理人才培养与培训:为护理人员提供持续的职业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例如,组织护理技能培训、护理学术交流、护理科研项目等,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4. 护理科研与创新
● 护理科研项目开展:积极参与护理科研项目的研究,针对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开展护理科研工作,探索护理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护理创新实践: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现代科技和护理理念,开展护理创新实践,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开发护理信息管理系统、护理机器人等,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护理服务的精准性和个性化水平.
5. 护理政策与管理参与
● 护理政策制定与建议:积极参与护理政策的制定和建议工作,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例如,参与护理服务价格、护理人员薪酬待遇、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推动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护理管理与决策:在护理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护理管理决策,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制定护理工作计划、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决策,优化护理服务的组织和管理.
1. 提高护理效率
● 智能护理设备:AI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智能护理设备,如智能床垫、智能穿戴设备等,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并将数据传输给护理人员,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状况,提高护理效率.
● 自动化护理流程:AI可以帮助自动化一些常规的护理流程,如药物分发、患者信息录入等,减少护理人员的重复性工作,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为复杂的护理任务和患者沟通中.
2. 提升护理质量
● 精准护理:AI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患者的健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护理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建议,实现精准护理。例如,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更为精准的饮食、运动等健康指导方案.
● 早期预警与干预:AI系统能够对患者的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和异常情况,为护理人员提供早期预警,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促进护理创新
● 护理模式创新:AI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护理模式的创新,如远程护理、虚拟护理等。通过远程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技术手段,为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扩大护理服务的覆盖面.
● 护理知识创新:AI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获取和整合护理知识,促进护理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例如,通过AI辅助的文献检索和知识管理,护理人员可以快速获取最新的护理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4. 支持护理决策
● 辅助决策工具:AI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工具,帮助他们在复杂的护理情境中做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决策。例如,AI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等因素,为护理人员提供护理风险评估、护理方案优化等建议,提高护理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 护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训与教育
● AI辅助培训:利用AI技术开展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真实的护理场景,让护理人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和技能训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 个性化培训计划:根据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技能特点和学习需求,利用AI技术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6. 患者健康管理和护理
● 健康数据分析与应用:积极参与患者健康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工作,利用AI技术对患者的健康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例如,根据患者的健康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计划,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
● 患者沟通与心理支持:利用AI技术辅助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感,提供更为贴心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7. 护理科研与创新
● 科研数据分析与挖掘:参与护理科研项目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利用AI技术对大量的护理科研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新的护理知识和规律,为护理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 护理技术与方法创新:结合AI技术,开展护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研究,探索新的护理模式和服务方法。例如,研究AI辅助下的护理机器人技术,提高护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总之,护理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谱写健康中国建设新篇章中面临着诸多机遇,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护理领域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护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中,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护理力量。
(杨磊)
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资讯,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哦!
点击下面直接进入公众号
点击下面直接进入视频号
征稿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hulizixun2016@126.com
1. 临床护理
一线临床护理个案、经验总结、操作技巧等,通过对临床真实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展示应对临床护理问题策略及措施。
2. 护理管理
3. 护理创新
4. 护理培训
5. 护理科研
6. 护理人文
7. 护理前沿
护理相关政策解读、最新国内外护理会议报道、国内外最新研究热点的追踪、行业发展动态等。
投稿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