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兵书中,《三十六计》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很多人相信,《三十六计》作为“兵法谋略奇书”,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如果以为已经防范得十分周密了,就容易麻痹大意,松懈轻敌;经常见到的事物,看惯了,便不会产生怀疑。岂不知,阴谋诡计往往隐藏在明摆着的事物中,并不与公开的形式相矛盾。有时候,所谓“正大光明”之中反而暗伏着不可告人的机密。
典故
相传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讨伐高丽。一日,大军东进到达海边,太宗驻马前望,只见海天相接,只见海天相接,无边无际的大海令太宗不由头晕目眩,险些栽下马来。唐太宗向众将士询问渡海之计,将士们也是面面相觑,无计可施。行军总管张士贵回到大帐,一筹莫展之时,副将薛仁贵走进大帐,对张士贵说:“大人是不是在为皇上不肯渡海而忧愁?”薛仁贵在张士贵耳边耳语一番后,张士贵不住点头,连称“妙计”。几天后,太宗被众人引入海边的一所豪华的大厅,唐太宗看后大喜,与百官宴饮作乐。一时间,营帐内莺歌燕舞,觥筹交错。正在酒酣之时,唐太宗听到帐外波涛声响如雷,帐内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唐太宗震惊,忙揭开彩幕察看,满目竟是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军已航行至大海之上,而且马上就要到达彼岸!原来华丽的营帐竟是一艘装饰一新的大船。薛仁贵担心唐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皇帝又称“天子”,故此计被称为“瞒天过海”。“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在战争中,它是一个利用人们存在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军队集结和发起进攻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计谋,出其制胜 。
经典小故事
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先下山,凭仗着自己的所学做了魏国的军师,深受魏国国君信赖,位极人臣。而孙膑是鬼谷子最好的学生,想要下山去一展拳手。庞涓深知孙膑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如果孙膑来到了魏国,那么一定会受到魏国国君的重用,到时候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庞涓不断地在魏国国君的面前说孙膑的坏话,甚至还让其他人也和自己一样,也在魏国国君面前诋毁孙膑。时间一长,魏国国君也就半信半疑,甚至后来不再理会孙膑。
一次齐国派使者前来朝拜,庞涓觉得自己除掉孙膑的机会来了,他向魏国国君进言,诬陷孙膑和齐国使者私通,将会做出一些对魏国不利的事情来。由于之前庞涓联合他人总是诋毁孙膑,所以魏国国君对孙膑已经不再信任,所以魏国国君在盛怒之下,便将孙膑给关进了大狱之中,并且施以重刑,挖掉了孙膑的一双膝盖。
在此自后,庞涓仍旧表现的假惺惺,经常去大狱里面看望孙膑,对此孙膑很感动。庞涓让孙膑在牢狱之中撰写兵书,兵书写好,庞涓骤然翻脸,露出了本来面目。这时孙膑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一切都是庞涓的阴谋诡计。
孙膑知道,庞涓是一定不会这样放过自己的,他一定会想办法杀掉自己,如果自己想活下去,那就只有装疯卖傻这一个办法。随后,孙膑表现十分疯癫,在粪屎里面打滚,日日夜夜鬼哭狼嚎,做了很多不堪入目的事情,这才终于让庞涓放松了警惕,没有再加害孙膑。孙膑疯了的消息传遍了各地,被齐王偷偷地救了出去,并且委以重任。如果庞涓不是用瞒天过海之计,装疯卖傻,用假象迷惑了庞涓,那么孙膑肯定是死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