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术竟然是“机器人”做的!这家医院的外科手术上演“人机共舞”

健康   2025-01-03 10:40   湖北  


1月2日,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手术室内,患者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坐进“驾驶舱”,操控着高科技的机器人系统,一场精密的“机械之舞”就此展开。手术医生稳坐控制台,目视裸眼3D显示屏,脚踩“离合”,手戴“指套”,稍微动动手指,3米外的手术台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便舞动着状如章鱼触手的4个机械臂,切割、移动、捏夹……与医生发出的操作指令同步,深入人体内部进行各类手术操作。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医疗领域,为患者减轻病痛、带来希望。1月2日,武汉市普仁医院机器人手术成功开台,标志着该院医疗领域迈入智能化、精准化的新时代。当这位“机器人医生”走上手术台,与人类并肩作战时,“三头六臂”的他能够为患者带来什么?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为广大网友揭秘。



女子因胰头肿瘤全身黄疸

机器人辅助精准切除“癌中之王”


51岁的张女士(化姓)近半年来消瘦了不少,还全身发黄,近日,她来到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张女士的胰腺头部存在一个3至4厘米的肿瘤,由于肿瘤压迫了胆管下端,造成了梗阻性黄疸。经充分评估,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听说胰腺癌很难治,而且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高,张女士的情绪很低落,一度想放弃手术治疗。 武汉市普仁医院院长特别助理江帆在了解到张女士的情况后,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最大限度完整切除肿瘤、最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和降低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



术中,江帆带领手术团队充分发挥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如超高清3D图像放大效果、机械臂的灵活性以及图像自动过滤抖动等特点,在“满是泥泞的血管丛林”中仔细“抽丝剥茧”,精细地完成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第一天,陈女士就能下床活动,黄疸症状也得到了缓解,且没有出现发烧等并发症,术后12天左右就顺利出院。


武汉市普仁医院院长特别助理江帆介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直被视为普外科手术界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在腹部外科手术中以复杂程度之高、技术难度之大著称,享有外科手术领域中“皇冠上的明珠”的称号。该手术涉及人体消化系统核心部位的复杂解剖结构,包括胰腺、胆囊、十二指肠以及空肠等多组织结构,而十二指肠和胰头紧贴人体腹后壁,位置深且固定,切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非常广泛的创面。并且术中吻合也是难点和重点,胰肠吻合更是外科界称“天下第一吻”,术后容易胰瘘,造成腹腔感染、出血、消化道瘘等;这些都需要对以上组织进行精确无误的分离、切断、吻合和重建,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江帆指出,传统腹腔镜手术虽然足够精准也能体现微创伤的特性,但仍存在许多短板。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业内公认最为先进的微创手术平台,因其具有清晰稳定的裸眼3D三维立体成像系统,可以将手术视野放大10倍,让微小的血管和神经都清晰呈现在医生眼前,从而实现精准定位,降低了损伤组织、器官、重要血管及神经的风险。同时,机器人具有十分灵活的机械手腕,在人手无法企及的狭小腔隙中也能灵活操作,可做到精准切除与止血、精准缝合与重建,大大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平稳性。


女子患子宫肌瘤引起重度贫血
达芬奇机器人精准切除全子宫


46岁的王女士(化姓)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加的情况长达一年,时不时地双腿也会感觉到乏力,去医院检查发现存在重度贫血。之后,王女士来到武汉市普仁医院妇产生殖中心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她存在子宫多发子宫肌瘤,子宫增大如孕4个月大小。考虑到王女士因经量增多致重度贫血,已进行过多次输血治疗,且为围绝经期女性,医生决定为她进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



在妇产生殖中心主任刘建刚带领下,手术团队术中探查发现患者盆腔粘连致密,合并右侧卵巢囊肿,为手术增加了不少难度。刘建刚主任迅速调整手术方案,凭借精湛的手术操作技术,分离粘连,结合机器人裸眼3D全息视野、自由度可转腕的手术器械、术者自主控制内窥镜以及人体工学的设计优势,从容精准地完成了与机器人的“人机合一”,手术过程中几乎零出血。术后,王女士恢复情况良好,缝合后也几乎无疤痕,目前已顺利出院。


武汉市普仁医院妇产生殖中心主任刘建刚介绍,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可以治疗较多妇科疾病,例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高级别病变等,但传统的多孔腹腔镜手术,器械简单,手术操作对医生的考验和要求高,会造成术后患者疼痛、恢复时间长等问题。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机器人可在540度的空间下灵活运行的3只机器手,可完全模仿人手腕动作,并具有人手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刘建刚主任指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特别适合应用于妇科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妇科恶性治疗疾病手术范围广,涉及子宫、膀胱、输尿管、直肠以及宫旁组织、血管、淋巴结,解剖关系复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暴露术野上优势明显,能更好地游离输尿管,确切凝切大血管及韧带,同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是最先进的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手术设备,术中利用荧光剂作为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机器人可以实时追踪示踪剂转运过程,3D立体放大效果极易区分淋巴管及淋巴结组织,从而显示前哨淋巴结使术者进行准确定位切除。良性疾病中,包括筋膜外全子宫切除、盆底重建以及子宫肌瘤剥除、输卵管卵巢囊肿剥除、输卵管/卵巢切除也可进行达芬奇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助力

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打赢“肛门保卫战”


62岁的陈先生(化姓)因近一年来反复便血,来到武汉市普仁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经过肠镜检查,陈先生被确诊为直肠肿瘤,且肿瘤直径达1.5厘米,约占肠道1/4,距离肛门边缘仅4厘米。而距离肛门口低于5厘米的直肠肿瘤,就是超低位直肠肿瘤,手术切除时,能否保肛是一个难题。


考虑到陈先生的直肠肿瘤位置较低,为了减少手术创伤,且考虑患者有强烈的保肛意愿,胃肠外科一病区主任潘晟认为,达芬奇机器人远超人手的稳定性和精准度,以及在狭小操作空间的灵活度,可以提高患者肛门保留概率,他和团队一致决定为陈先生进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术中,潘晟主任端坐于手术操控台前,轻轻转动手指,不时踩动脚踏板。在他的精细操控下,机器人手臂在手术台上灵活运转,完成着人手难以达到的精准操作。肠系膜下血管根部的鞘内解剖,下腹下神经的分支保留,膜解剖外科层面的游离……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操作,在机器人10倍+放大的高清视野和540°旋转“三头四臂”的加持下,显得游刃有余。大约3个小时后,这台超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顺利完成。手术不仅为陈先生顺利切除了肿瘤,还成功保住了肛门,避免了“造瘘挂袋”的痛苦。


潘晟主任介绍,直肠位于盆腔,周围都是骨性结构和重要的神经血管包绕,尤其是男性患者,骨盆狭长,空间极小,手术暴露和精细解剖极其困难,成为保肛手术的“绊脚石”。与普通的腹腔镜手术相比,拥有“三头四臂”的达芬奇,具有可540度旋转、7个自由度的仿生机械臂,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内操作灵活。同时,视频影像平台可将手术区放大为10至15倍的裸眼3D视野,比腔镜视野扩大1倍,把肉眼不易观察的组织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医生识别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可有效避免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最大可能地保留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潘晟主任指出,低位直肠癌手术一直是“体力活”,为了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医生和助手常常都会满身大汗,几台手术下来医生往往精疲力尽;而机器人手术实现了人机合一,能够达到眼—手—机械臂的协调,主刀医生轻松地坐在几米外的操纵台上操作。有了机器人的“巧手慧眼”加持,医生手术更加挥洒自如,手术时间变短,手术质量更高,肛门形态和功能的保护更加安全,手术的并发症也会明显减少。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视频剪辑 廖仕祺

通讯员 尹茜 李林牧

极目健康
隶属于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全媒体新闻矩阵 极目新闻医卫部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