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全球化结束了,中国版全球化将继续向前向前向前

财富   2024-11-23 13:12   湖北  
经济全球化是冷战后由美国一手主导和推动的,然而,随着美国自身问题越来越多地曝露出来,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美国已蜕变为全球化最大的阻碍者和逆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者。
全球化真的会结束,并一定会转向逆全球化进程么?
我的答案是,美国版全球化是真的结束了,但中国版全球化仍然在奋勇前进。未来若干年内,在美国已经开启的逆全球化大潮中,我们的全球化必将是在敌人的炮火中拼搏前进,“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向前,向前,向前!
01
理论的全球化与现实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理论根基是经济自由主义与所谓比较优势理论。自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可以说没有一个理论是反对全球化的。既然如此,美国为什么要从曾经的全球化主导者和推动者转变成如今的反对者和阻碍者?‍‍‍‍‍‍‍‍
这世上万事,从来都是理论很完美,但现实很骨感。‍‍‍‍‍‍‍
美国推动全球化与其说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尊重,不如说是出于经济现实的需要。美国要搞全球化不是因为美国尊重经济理论与经济规律,要造福全人类,而是因为美元霸权需要全球化,美国科技领先的优势也能够支撑起全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国为拯救美元金融体系,重新开启了石油美元时代。要支撑美元的霸权地位,光有石油美元的基础是不行的,还得有全球市场对美元霸权的接受。所以,借助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让全世界接受经济全球化概念就成了必然选择。‍‍‍‍‍‍
冷战结束后的那段时间,美国拥有了金融和科技两大优势,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高光的时期。在布局金融全球化的同时,凭藉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逼迫全球所有国家开放市场,这是80年代到本世纪头10年美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在推动的事情。美元和科技打不开的市场,美国也会用大炮轰开。‍‍‍‍‍‍‍‍‍‍‍‍‍‍‍‍‍‍‍‍‍‍
40年的全球化进程,美国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美元成了全球贸易的结算货币,同时成了全球货币的锚定物,同时凭藉其科技优势迅速占领和引领了全球市场,创造了一大批跨国际的巨无霸企业。这些企业也无一例外诞生于金融和高科技两大领域,华尔街和硅谷,摩根、美银、花旗以及微软、谷歌、苹果、英伟达、特斯拉等等,随便一家企业都是富可敌国。‍‍‍‍‍‍‍‍‍‍‍
美国固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受益的未必是美国的人民。那些市值超万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固然赚得盆满钵满,但毕竟是极少数人的受益,不是全体的美国人受益。几家大的巨无霸企业的市值就占据了美国股市的半壁江山,金融和高科技领域的辉煌并不能掩盖美国社会整体的衰落以及财富越来越集中造成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美国社会的撕裂也不可避免要越来越严重。‍‍‍‍‍‍‍‍‍
2016年川普横空出世,2024年川普再度赢得选举,这与其说是川普的胜利,不如说是美国社会空前的不满情绪导致社会严重撕裂的必然结果。
川普是反自由市场的,也是反全球化的。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化错了,但一定是美国社会最合适的替罪糕羊。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会有人从资本主义制度上去寻找原因,只会从经济政策上寻找原因;人们也不会对西方经济理论提出质疑,但在现实中一定会做出与经济理论背道而驰的选择。‍‍‍‍‍‍‍
02
美国无奈的抉择:半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全球化的受益者如果只有美国自己,也许反全球化的浪潮就不会出现。但事实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是整个人类社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同时中国也是受益者,其他所有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都是爱益者。这是过去40年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果,也是全球化的理论实现。‍‍‍‍‍‍
美国要反对全球化,不只是因为全球化的红利没有普及美国民众,只让华尔街和硅谷享受了超级红利,还因为美国看到了其他国家居然也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尤其是中国。‍‍‍
所以,川普要放弃全球化,开启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路线。川普的第一个4年任期显然是失败的,其失败可以说是乱打“王八拳”的失败,但从根子上说,是对抗自由市场,对抗全球化的失败。‍‍‍‍
拜登也是反全球化的,不过他显然是想吸取川普失败的教训,把彻底否定全球化改为半全球化,想打造一个“没有中国的全球化”。所以,拜登到处搞团团伙伙,目标只有一个,孤立中国。很可惜,拜登也失败了。‍‍‍‍‍‍‍‍‍‍‍‍‍
于是,川普的逆全球化再次登上了美国的政治舞台。
川普与拜登的目标其实都是孤立中国,差别只在于,拜登只想孤立中国,不想孤立自己,而川普则是为了孤立中国,不惜先孤立自己。两相比较,川普比拜登更现实主义。拜登想孤立中国显然基于对美国依然强大的幻觉,而川普要先孤立自己则是基于对美国已不再是曾经的美国,而中国也不再是昔日的中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一个是想杀敌1000自损800的理想版,一个则是清醒地选择杀敌800自损1000的现实版。
03
中国版全球化为什么可以向前向前向前
全球化是比较优势的理论实践,是全球大分工和全球大市场的效率需要,是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金融体系的建立和高科技的引领固然是过去40年全球化浪潮的基础与动力,但没有华尔街和硅谷这世界照样需要运转,也一定能够运转。
与美国版全球化相比,中国显然没有美元霸权那样的金融优势,但中国有制造优势。两种优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货与币的区别没错,但继续溯源,其实就是资本与劳动的区别,是价值理论的区别。到底是劳动和制造创造价值,还是资本运作创造价值,这才是根本问题。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最终都要通过劳动生产制造出商品才能创造效用与价值,这是铁律。劳动生产不单纯是劳动本身,而是资本、技术与劳动的要素组合,这是经济学1+1>2的基本原理,是价值的源泉。
贸易是商品和服务的流动,其本质就是价值的交换与流动,货币只是中介。没有货币,交易与流动照样可以进行。但反过来,光有货币,是实现不了价值流动的。
面对川普未来不可避免的疯狂贸易战,除了提升制造水平与质量,还需要做些什么?
建立人民币国际环流机制显然是当务之急。人民币国际环流与人民币国际化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同一个概念。人民币未必要追求美元那样的霸权地位,但人民币可以追求双边贸易的结算地位。在全球贸易伙伴中建立起人民币自己的环流机制,最简单的办法是学俄罗斯,一方面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一方面强调出口只用人民币结算。
底层的逻辑是,只要我们制造的东西足够好,就不用担心没人要;有人要就得通过支付人民币来购买;如果没有人民币,可以通过向我们出售资源换取人民币。所以,货币本身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于我们的东西是否足够好,好到别人一定想要买。说到底还是制造和服务的水平、质量、价格是否有优势。
货币互换尤其是与较大经济体的货币互换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哪怕暂时依然绑定美元汇率进行货币互换,但能够做到不用美元结算也是可取的。
只要制造优势在,我们就需要并且有能力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而不是相反。要知道全球贸易的目标不是为了挣钱,或挣哪种钱,而是为了发展生产,创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想清楚这个根本问题,就没有必要在乎美国想要如何或事实如何。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的竞争对手压根就不是美国,而是德日韩等制造大国。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今天的旗帜是大国制造和大国精造,只要攻下一个又一个高端制造的堡垒,最终就是必然的胜利。美国,就让他跟着美元一起见鬼去吧。

肖仲华开讲
文史和收藏爱好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