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她为梅兰芳生下9个孩子, 还允许他在外面养情人,然而,情人想进门,她却说:“大爷还想不想要命!”
1940年,上海一个寒冷的夜晚,梅兰芳府邸内灯火通明。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子正焦急地踱步,时不时望向门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福芝芳和梅兰芳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恐。
谁会在这个时候来访?是日本人吗?还是...
梅兰芳示意福芝芳躲到后屋,自己则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向大门。当他打开门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眼前。
"小冬?"梅兰芳惊讶地看着门外的女子。
站在门口的正是孟小冬,梅兰芳曾经的恋人。
她急切地说:"兰芳,我听说日本人要逼你去东京演出,我来是想..."
话还没说完,福芝芳已经从后屋冲了出来,挡在梅兰芳面前。
"孟小姐,请你离开。"福芝芳的语气冰冷而坚定。
孟小冬看了看梅兰芳,又看了看福芝芳,最终黯然转身离去。
这一幕正是福芝芳在梅兰芳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缩影。
回溯到1921年,16岁的福芝芳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梅兰芳。
当时的梅兰芳已经是声名显赫的京剧名角,而福芝芳则出身贫寒,是一名普通的戏班女伶。
婚后不久,福芝芳就为梅家生下了一个男孩。她本可以借此巩固自己在梅家的地位,但她却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福芝芳让人将孩子抱到梅兰芳的原配妻子王明华房里,说道:"姐姐,这个孩子应该归您名下。"
这一举动不仅让王明华感动不已,也赢得了梅家上下的尊重。
从那时起,福芝芳开始逐渐接管梅家的大小事务。
虽然福芝芳出身卑微,但她深知要在这个家站稳脚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她请梅兰芳为她聘请家庭教师,每天坚持学习读书写字。
短短几年时间,她就从一个几乎不识字的女子,成长为能与梅兰芳畅谈文学艺术的知己。
但福芝芳的婚姻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1926年,梅兰芳与名伶孟小冬相恋,这对福芝芳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福芝芳并没有像许多人预想的那样大闹大哭,相反,她选择了一种更为聪明的方式来应对这场危机。
有一次,梅兰芳要去美国演出,打算带上孟小冬同行。
福芝芳得知后,对梅兰芳说:"大爷,我宁愿打掉肚子里的孩子,也要跟您一起去美国。"
这番话让梅兰芳惊恐不已,最终决定独自前往美国。
并且在梅兰芳伯母的葬礼上,孟小冬剪短长发披麻戴孝想要进梅家磕头。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福芝芳竟然连门都不让她进,而此举也是彻底断了孟小冬的念想。
福芝芳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自己同意孟小冬嫁进来,就会有一个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劲敌,那么自己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最终,福芝芳用自己的智慧和决心,成功地挡住了孟小冬的进攻。
而福芝芳对梅兰芳的爱,不仅体现在家庭生活中,更在国难当头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梅兰芳为表示抗议,留起了"抗日胡须",拒绝在沦陷区演出。这一决定让梅家陷入了经济困境。
面对困难,福芝芳没有抱怨,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决定。
她悄悄将自己的首饰拿去典当,维持家用。同时她鼓励梅兰芳学习绘画,以卖画维生。
在福芝芳的支持下,梅兰芳的画作很快在上海引起轰动。可好景不长,日本人又想出了新的阴谋。
1941年,日本人以武力相逼,要求梅兰芳率团访日。面对这个几乎无法拒绝的要求,梅兰芳陷入了绝望。
就在这危急时刻,福芝芳想出了一个冒险的主意。
她拿出一支防疫针剂,对梅兰芳说:"这针打下去,你会发高烧。虽然会很痛苦,但可以借此推脱日本人的邀请。"
梅兰芳同意了这个计划,当针剂注入体内时,他看到福芝芳眼中的泪水。
那一刻,他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女人对他的爱。
果然,梅兰芳因"重病"成功推脱了日本人的邀请,这一计策不仅保全了梅兰芳的名誉,也为他赢得了更多爱国人士的支持。
战争结束后,梅兰芳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峰。而福芝芳始终默默地站在他身后,为他打理生活中的一切。
1961年,梅兰芳去世。福芝芳悲痛欲绝,但她仍然保持着理智。
她决定让梅兰芳与原配王明华合葬,因为她知道,这是梅兰芳一直以来的心愿。
1980年,福芝芳也离开了人世。她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只留下了一句话:"梅兰芳事业如山,我本人只能算作一棵无名小草。"
福芝芳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她不仅是梅兰芳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支持者和守护者。
在国家危难之际,她与梅兰芳共同抵制外敌;在家庭困境中,她用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