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时光荏苒,岁序更新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
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锐意进取,砥砺前行
书写精彩篇章
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
奋斗与成长的十大新闻
1.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湖南省委
联合授牌“中非文化交流中心”
7月25日,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长沙开幕。开幕式上,中非文化交流中心由中联部副部长李明祥与湖南省委副书记李殿勋共同揭牌。该中心以湖南大学为依托进行建设,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与中共湖南省委支持设立,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担任中心主任。成立中非文化交流中心,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非关系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具体体现。
2.入选“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
5月6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入选“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研究院四所共建高校均入选“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成员高校。该计划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重大倡议的重要举措,旨在搭建中非高校校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中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其中,湖南大学入选“贸易投资”领域(全国仅2所),中南大学入选“矿业资源”领域,湘潭大学入选“国家社会治理”领域(全国仅2所)。
3.湖南大学成立非洲研究院
10月28日,湖南大学决定成立非洲研究院。非洲研究院是学校独立设置的实体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正处级),全面履行智库服务、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学术交流合作等主体责任。立足新时代中非合作战略,紧扣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主线,以高质量政策咨询与学术研究为核心,着力构建一流人才队伍,成为非洲研究国家队,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智库高地。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秘书处设在非洲研究院。
4.多项研究报告在中非合作国际平台上发布
2024年中非经贸博览会首次走进非洲。5月11日在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肯尼亚专场活动上,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主编的《非洲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与中非数字经济合作报告(2024)》连续以中英文发布。中联部发言人点赞,被BBC、中国网等400余家海外知名媒体转载,谷歌新闻搜索排名第一。11月28日在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尼日利亚专场活动上,主编的《非洲绿色经济发展指数与中非绿色发展合作报告(2024)》首次以中英文发布。当地电视、纸媒、社交媒体以及新华社等媒体大量传播,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全网阅读量超200万。
9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现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编,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中非发展基金联合撰写的《新时代的中非合作论坛成果回顾》(中英法文)作为重要会议资料摆放在与会嘉宾座位上。该回顾册梳理了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理念,汇集了新时代中非经贸合作各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典型案例,并对中非经贸合作前景进行展望,全面展示了新时代中非经贸合作的绚丽篇章。
5.多篇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通过牵头主办第三届中非经贸合作博览会的“中非经贸合作智库研讨会”学术论坛、协办“新时期FDI、国际贸易与数字化转型”国际会议,与国际知名经济学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SSCI Q1,IF=5.2)合作,围绕“中非经贸合作”组织特刊。其中,研究院撰写的关于外部冲击对非洲债务的影响、非洲政治冲突对吸引外资的影响、非洲国家风险冲击对中非贸易影响的3篇论文得以发表,篇名分别为《Spillover effects of external economic shocks on African sovereign bonds》《The effects of African civil conflicts on FDI: The moderating role of bilateral political relations》《Waves or ripples: African countries risk shocks and the survival of Chinese exports to Africa》。
6.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典型案例成果
11 月 29 日,执行秘书长肖皓教授的研究成果《授人以“渔”:袁氏种业杂交水稻包容性创新之路》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中国科创主题方向的国际商务类别典型案例成果。该成果是从 2022 年度主题案例征集到的 1197 个案例成果中遴选出 800 个收录入库后,再经专家评议等环节,最终遴选出的 20 个主题案例典型成果之一。该案例系统阐明了袁氏种业在新兴市场的拓展过程中,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再创新”经验,充分利用其育种和技术资源,不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同时,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创新力量。
此外,《新兴市场导向的包容性创新何以价值共创-以传音控股为例》入选教育部案例库,《讲好中国故事,跨越文化边界:四达时代在非跨文化商业生态构建》入选湖南省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
7.入选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
“十大优秀案例”
11月6日,执行秘书长肖皓教授牵头的研究成果《“经贸+数智”:构建中非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的自主知识体系》荣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十大优秀案例”(首届评选)。该成果是对中非经贸合作研究研究院牵引的文科实验室项目阶段性成果的重要肯定。研究院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现代研究手段,对非洲非资源性产品进口、提升非洲产业增加值、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绿色发展合作等领域持续研究,构建了尼亚非洲知识问题系统等。
此外,研究院组织了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中非经贸合作实践训练营”,开设《大语言模型与经济学学习》课程,召开“数智赋能”大数据科研项目与技能分享会,不断将研究成果向人才培养转化。
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接受多家重要媒体采访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执行秘书长肖皓教授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包括中国非洲研究院预热解读,《经济日报》约稿,中新社、海峡新干线、东南卫视等媒体专访等,讨论话题涉及中非经济合作的未来展望、中非经贸合作特点,中非电商合作潜力,以及解读中非合作论坛中的“数字解读”“开放举措解读”等。
9.与多所非洲高校、智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5月中旬,副校长汪卫斌率代表团出访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及,先后访问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桑给巴尔教育部、桑给巴尔公立大学、肯尼亚政策研究所和开罗大学。期间,湖南大学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在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设立坦桑尼亚办公室。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与肯尼亚政策研究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7月2日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执行校长威廉来我院调研交流。
9月7日,马达加斯加基础教育部部长SAHONDRARIMALALA Marie Michelle访问湖南大学,与湖南大学共同签署了《中国湖南大学与马达加斯加教育部关于共同建设中马文化交流中心谅解备忘录》。12月7日马达加斯加教育部办公厅主任CHAN KI KIONG Alain率团访问湖南大学,就扩大人员交流互访、开展短期培训项目、推进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开展“一粒种子”文化科技合作、共建数字教育资源等工作进行探讨。
10.与国内多个对非单位交流与合作
依托“湘非经语”党建品牌活动,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多次组织调研活动。1月,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中非经贸合作的湖南实践”调研活动,深入长沙、邵阳等地,探索、提炼并宣传湖南对非经贸合作在政策制定、制度创新、智库研究和企业实践等方面的先行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人民网》等媒体报道。6月,带领《中非经贸概论》60余名学生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区调研交流。12月,与清华大学师生调研湖南低空经济发展。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师生参与中国劳动经济学年会等国内外重要会议汇报“中非经贸合作”相关研究成果。
此外,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主委潘碧灵,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刘卫兵、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等领导和兄弟单位多次等考察调研研究院。《湖大智慧!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成长录》在湖南大学官微公众号推送,被澎湃网等转载。
供稿|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
编审|刘闻嘉
责审 | 肖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