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能又有一个震撼性的重磅突破,发布在12月18日顶刊《自然》杂志上。麻省理工发明了一种新的二维到三维的芯片技术,直接无视摩尔定律,可能会彻底改变芯片构建方式,让我们的手机变身超级计算机。
为什么这项技术可能是大突破呢?我们现在的芯片,就像一个超级大城市,里面有无数的小房间,也就是晶体管,用来处理和存储数据。
只是这些房间都是小平房,建造在硅晶圆基板上,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二维的巨大城市。我们想让芯片性能增强,一是增加晶体管,也就是小房间的数量,但现在最大的晶圆也就12吋,30厘米,没法再扩大芯片城市的面积了。
二是缩小房间面积,把房间数量增多,但现在每个房间已达极限,只有几个原子大,几纳米,也就是头发丝的10万分之一,很难再缩小了,这就是所谓摩尔定律的极限。
那要怎么办呢?聪明如你肯定想到了,那把平房重叠起来,盖成楼房,变成三维大城市。但这里有个大问题,盖楼房的楼板,也就是硅基板太厚了,大约是在微米级别,也就是1000纳米左右。
你可以想象你住的房子,一间房子只有3米高,但楼板却厚达1公里,这盖8层楼就到珠穆朗玛峰了,这楼房怎么盖啊?
最关键是芯片要运算,晶体管之间就必须通过导线连起来才能实现通信,也就是要在楼板上打无数的洞来安装管线,这叫硅穿孔技术,这些洞必须精确对齐,稍微有点差错,芯片就成废片了。
打孔不仅浪费大量芯片面积,还会影响结构稳定性,最要命的是会严重影响各层"房间"之间的通信效率。在这样的城市里你住2楼,就得坐1公里的电梯才能到达,8层就得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交通通信效率,肯定会让城市功能大受影响。
而麻省理工这次的突破,就是把楼板厚度降到了几十米,你说这效率会翻多少倍?
那么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简单来说,他们使用了一种叫过渡金属二硫化物(
夹杂金属钼的二硫化物可以制成n型晶体管,夹杂金属钨的二硒化物则用来制成p型晶体管,从而构成逻辑运算的基本单元。
房间(晶体管)有了,楼板科学家们采用了非常薄的二氧化硅掩膜,厚度为15纳米,再加上绝缘层、电极和沟道层,总厚度约为35纳米。
比起1公里厚的楼板,35米是不是上下楼方便快捷多了?最关键的是,在1公里厚的硅基板上打孔,和几十米的硅掩膜上打孔,成本和难度都会大大降低,这为实现更密集的三维集成奠定了基础。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比喻,实际构建这种芯片仍然非常复杂,需要通过种子沉积、低温生长、多层堆叠等多项技术,并严格控制温度,才能确保每一层都能以高质量的单晶形式生长。
那么这种芯片的性能呢,你只需想想就知道了,如果按传统芯片8层来算,这座芯片城市的高度将和珠穆朗玛峰一样高,而MIT这项技术构建的芯片城市,高度就只有300米左右了,这意味着交通(通信)速度和芯片处理速度的巨大提升,以及能耗的极大降低。
而根据科学家们的说法,这种技术可以生长出数十到数百个逻辑层和内存层,这意味着可以把芯片城市建成数百层高的高楼大厦群,这不就是新德里和上海的区别吗?
可以想象,麻省理工这项技术的成功,不仅意味着芯片性能的指数级提升,还为人工智能(AI)硬件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未来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甚至是智能手表,都可能拥有和超级计算机一样强大的处理能力,同时保持轻薄便携。另外这种技术还将大幅提升数据存储能力,让个人设备的存储容量可以与现在的物理数据中心相媲美。
所以这项技术是一个重大突破,将可能彻底改变电子产品的未来,这样说可能一点也不为过。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虽然以麻省理工为主,但从论文署名来看,除了一个可能是中文人名外,其余都是韩国人名,参与机构包括韩国三星及成均馆大学,这意味着这项研究是韩美两国合作的。
最后照例附上论文链接,大家可以去批评指正一下。特别说明,文中数据主要参考同一团队2023年12月发布在预印服务器的前期论文,以及其他科学文献。
参考文献:
Kim, K.S., Seo, S., Kwon, J. et al. Growth-based monolithic 3D integration of single-crystal 2D semiconductors. Nature 636, 615–621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