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郑位三没有职务军衔,惊动毛主席,特批待遇比大将还要高

文摘   2024-12-20 18:05   湖北  

致力于讲好历史故事,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精神!感谢您的观看,请关注并把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我会坚持为您服务!  


1934年,郑位三踏上了长征的征途。身为重要领导者的他,却鲜少骑马,更多的是手执木棍,与李安对并肩行军,战士们时常能见到这一幕。抵达宿营地后,郑位三又与战士们紧密相依,亲切交谈,分享故事,其幽默风趣的性格深受战士们喜爱。他不仅与战士们打成一片,也深受群众的爱戴。在群众眼中,穿着朴素、破旧的郑位三,宛如一位普通的农民或伙夫。

每到一地,他不仅要搜集报纸刊物,还热衷于与当地群众交流,无论是乡绅、教书先生、小商贩还是农民,他都能与之亲切对话。利用这些机会,他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并凭借略懂的医术,为群众看病问诊,开出药方。正因如此,郑位三不仅熟知各地的地名、山名、风土人情,还能准确掌握敌人的动向和反动地方武装的情况。他分析问题透彻,判断准确,战士们对他敬佩有加,甚至称他为“诸葛亮”。
在一次行军中,面对敌人的紧追不舍,郑位三突然吐血,战士们想要用担架抬他,但他却坚决拒绝,坚持自己行走。他仔细观察地形后,指挥部队巧妙地摆脱了敌人,赢得了战士们的深深敬佩。另一次,郑位三患上疟疾,在老乡家中养病时,敌人突然追至。乡亲们焦急万分,想要将他藏起来,但郑位三却冷静地让他们将他连人带床抬到村口水塘边的大树下。
类似的事情多次发生,郑位三总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智慧,化险为夷。他的智慧和高大形象,甚至让一些群众误以为他是俄国的顾问,认为红军的强大是因为有外国顾问的帮助。1935年,红二十五军长征至陕南后,决定西征甘肃北上陕北,郑位三则奉命带领一个连及部分负伤战士留在陕南坚持游击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队伍逐渐壮大,最终组建了红七十四师。红军主力离开后,敌人试图消灭鄂豫皖根据地的游击武装。关键时刻,郑位三采取了扬长避短、与敌人周旋的游击战法,取得了多次胜利,对敌人产生了巨大震慑。
毛主席和贺龙同志对红七十四师的战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解放战争初期,郑位三担任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中原军区政治委员,与李先念一起率部英勇突围,胜利完成了中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转移任务。尽管党中央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建议他先行转移,但郑位三却坚持与部队同行。后来,周恩来也曾想接他到重庆,但他同样以工作繁忙为由婉拒。
邓小平对郑位三有着深厚的感情。1975年郑位三病逝时,邓小平得知八宝山礼堂已安排满,相关部门打算在中组部食堂举行追悼会,他当即表示不满,坚持要在八宝山礼堂为郑位三举行追悼会,并由他亲自主持。最终,郑位三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李先念、王震、徐向前等老战友纷纷前来送行,表达了对这位革命老将的深切怀念。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故事汇
麻烦动动您发财的手,点赞是一种鼓励
“在看”祝您万事胜意

史趣漫谈
您一起探索智慧与生活的完美融合,让每一天都充满惊喜与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