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山水画

乐活   2024-09-11 00:03   福建  

刘子久(1891年5月—1975年3月),原名光城,号饮湖,天津人,人民美术教育家、博物学家。初学测量,继嗜国画。1920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学山水、花卉。1927年参加湖社画会,任导师。1937年以来任天津市美术馆秘书,创办国画研究班,从事国画创作和教学20余年。曾任天津市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有《支援前线》《长城放牧》等。1920年毕业于北京陆军测量学校高等班,随即参加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在金城指导下,刘子久系统临摹了明清以来许多名家名作,在山水画和花鸟画的传统技法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学成后担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导师,开始了卖画授徒的艺术生涯。1926年金城病逝,刘子久在北京画界渐觉举步维艰,于是在1931年返回津门故里,先后在天津美术馆、博物馆工作,并创立天津国画研究会,被推举为主任委员。1956年出任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刘子久在从事山水画创作的同时,热心中国画教学及艺术设计工作。现代驰誉画坛的王颂余、孙克纲、刘继卣等人都是当年学生的优秀代表。

刘子久一生从事绘画,他的国画作品六法兼备,注重写生;章法谨严、笔墨苍劲;赋色沉静、借古开今,传统功力极为深厚,又具浓郁的生活气息。其绘画风格与内涵可以1949年为线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

   建国前,重视向传统技法学习,遵循着“精研古法,博取新知”的宗旨,系统地观赏、临摹和研究了清宫收藏的古代绘画经典作品,并有选择地吸取前人的经验。其用笔雄强稳重,源出郭熙、李唐、马远、夏皀、戴进诸家。所画山石林木茂盛苍古,盖得力于盛懋、王叔明、王石谷等人。在墨法上,刘子久兼用积墨、破墨、泼墨,浓淡干湿相得益彰,融南北二宗于一炉。其花卉画面貌不一,有的属于重彩勾染一派,有的属于水墨淡彩,有的全以水墨写出,既有古人传统,又有个人风貌。就其总体绘画风格而言,侧重于布局谨严、用笔苍劲的“北宗”一路。建国后的山水画与花卉画,破除了传统技法不能反映现实生活的陈规陋习的传统观念,一改变昔日片面崇尚古人的观念,大胆探索山水画的创新问题,借古开今。他带头走出画室,到祖国的各地写生,“收尽奇峰打草稿”,率先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新山水画,被誉为新中国新山水画的开路先锋。

刘子久一生从事绘画,尤善山水。刘子久重视向传统技法学习,遵循着“精研古法,博取新知”的宗旨,系统地观赏、临摹和研究了清宫收藏的古代绘画经典作品,并有选择地吸取前人的经验。他的山水画作品融入了诸家不同的技法。吸收了郭熙、李唐、戴进、樊圻等人布局严谨、用笔刚劲稳健的特色;用墨上,承袭了王原祁的积墨法,墨色厚重,富于变化,耐人寻味。画山石、树木得力于王石谷结体紧密的长处,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他的山水画融南北诸家于一体,于秀丽中透出一股淳朴的韵味。由于他早年从事地质测量工作,足迹遍及燕山南北,在风景写生中深入观察名山巨川的风光特点,能够通过不同的笔墨肌理表现出山石地貌的不同特征,其特有的皴法,在全国各家中独树一帜。


观艺悦心
请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