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第四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在西南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主办,《证据科学》杂志、教育部证据科学课程虚拟教研室、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智慧司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高校刑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协办。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30位博士生、博士后作了主题报告,17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论文点评,共8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开幕式由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院长梁坤教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胡尔贵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教授致开幕辞。
胡尔贵教授指出,证据制度的现代化对于中国法治进程至关重要。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肩负着促进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培育青年才俊的重要使命。他期望各位参会者能借此机会深化对证据科学、法庭科学及证据法学的理解,加强跨学科合作交流,促进证据科学领域的繁荣发展。
王旭教授强调,证据科学是法学、工学、医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进行跨学科知识、方法等内容的深度整合。她希望本次论坛能为各位青年学者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证据科学领域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第一单元主题为“证据法基础理论”。本单元由吉林大学杨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中教授主持。
在本单元中,各位博士生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张嘉源,《法定证据种类:秩序构建与权力运作的双重维度》;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吴国章,《似真性理论的起源、演变与司法运用》;北京大学博士生邵奇聪,《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简史——兼谈刑事诉讼法与证据法的教义学》;武汉大学博士生宋乐超,《司法证明的性质——原子论与整体论之争的若干启示》。本单元聚焦于证据法的基础理论,报告人分别从法定证据种类的秩序构建与权力运行、似真性理论模式的起源与发展、算法证据审查、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的内涵与发展、司法证明原子论与整体论的对比与司法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在评议环节中,各位专家对博士们的报告进行了指导。杨波教授、张中教授就本次论坛中同学们对问题深度的把握和研究方法的运用表达了赞赏,肯定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并认为各位博士生的论文为现代证据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梁坤教授指出,基础理论研究需要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和证据法律制度体系,同学们在开展此类工作时应当结合中国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吴洪淇研究员也提醒同学们研究的时候要结合中国实践,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会议第二单元主题为“司法证明问题”。本单元由西南政法大学潘金贵教授、北京大学吴洪淇研究员主持。
在本单元中,各位博士生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清华大学博士生姬艾佟,《从“口供为王”到“物证不疑”:南宋鞫狱重心的转变》;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任东,《海量数据的证明异化及其理论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罗贵月,《危险与平衡:事实认定中相似事实证据的证明功能及实现》;清华大学博士生孙鹏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排除合理怀疑”的具体塑造与系统适用》。本单元聚焦于司法证明领域,报告人分别从南宋时期鞫狱重心的转变、司法实践中海量证据的证明问题、相似事实证据的证明功能、“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在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的适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在评议环节中,各位专家对博士们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潘金贵教授、吴洪淇研究员对同学们的选题与研究方向进行了肯定,强调了在撰写论文时要注意概念的清晰性和用词的严谨性,并结合司法实践对论文提出了相应建议。胡向阳教授从具体细节出发,对论文进行了针对性提问,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增强了大家的问题意识及对所研究观点的理解。林静副教授鼓励各位同学带着问题开展研究,并为发言人提供了研究方向层面的建议。樊传明副教授强调了论证观点时要精确、全面,提醒同学们要打好基本功,准确掌握专业术语。徐庭祥副教授也对同学们的研究给予了肯定,并提醒他们在引用数据和材料时要注意全面性,确保研究结论来源于广泛且全面的研究,而非单一案例材料。
会议第三单元主题为“法庭科学”,本单元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向阳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张凌燕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冰副教授主持。
在本单元中,各位博士生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生陈世韬,《“类叶”纹型:指纹形态的新分类、遗传和进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杨雅棋,《指纹特异性量化与细节特征点分布规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徐学谦,《塑料物证的全链溯源:法庭科学视角下ATR-FTIR分析塑料自封袋》;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马星宇,《基于血浆脂质组学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猝死法医学诊断初步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张宇宽,《迈向网络空间的洛卡德原理及其阐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生梁慕文,《基于功能型MOF构建的光学传感器显现潜指纹和示踪接触DN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付琳,《基于案件证据链的同一逻辑分析》。本单元聚焦法庭科学领域,报告人分别从指纹的新型子分类、指纹特异性的量化分析、新型微量物证的实践运用、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猝死法医学诊断的新模式、传统洛卡德原理在网络空间的适用性、潜指纹和接触DNA的创新检测方法、案件证据链的同一逻辑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和讨论。
在评议环节中,专家们对本单元的报告进行了详细点评。胡向阳教授将同学们的研究与现有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比较,特别提醒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不可忽视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当努力保证实验的客观性、全面性。张凌燕教授对同学们的研究方向表示高度认可,并强调了开展研究前应尽早明确研究目的,确保研究的实际操作性。李冰副教授对同学们在研究中展现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报告人继续深化研究工作,并从实验样本选择的代表性、有效性方面发表了深刻见解。张翠玲教授则强调了在研究中运用多样化实验方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追求进步,同时对学术写作中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议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本单元由上海交通大学樊传明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林静副教授主持。
在本单元中,各位博士生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重庆大学博士生杨焘,《论非法实物证据之认定》;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张良,《传闻证据的中国式应用:基于242份刑事裁判文书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黄秋雨,《检察权裁判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检视》;南开大学博士生刘佳敏,《公案视野下正当防卫案件故事模型的应用逻辑》;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张晴,《非法搜查所得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考察与完善路径》;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林慧翔,《比较法视野下庭前证言可采性裁量研究》。本单元聚焦于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报告人分别围绕非法实物证据的认定、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的运用、新型检察模式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式转变、证明正当防卫案件中故事模型的应用逻辑、非法搜查所得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以及庭前证言的可采性等议题进行阐述。
在评议环节中,专家们对各位报告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评议和讨论。林静副教授针对传闻证据规则的域外比较研究,强调了我国在不同证据种类视角下直接言词原则和传闻证据规则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并建议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传闻证据规则的本土适应性。林静副教授还鼓励学生们广泛阅读,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司法实践,并特别强调了精确翻译文章的重要性。樊传明副教授则提出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建议,他建议学生们在撰写法学论文时应减少对生僻术语的引用,以保持读者在阅读论文时的清晰度和专业性。徐庭祥副教授则探讨了认罪认罚程序中非法证据的预期作用及其功能调整,指出了在区分行政盘查与刑事搜查时存在的认识偏差,并建议学生们广泛参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研究成果,以获得更全面的视角。
会议第五单元的主题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证据问题”,本单元由西南政法大学梁坤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褚福民副教授主持。
本单元中,各位博士生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四川大学博士生唐云阳,《电子数据完整性的功能扩张及其反思》;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余军,《刑事侦查中测谎的三种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赖家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海量证据审查认定的双重偏差与规则优化》;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吴庆棒,《刑事在线取证“数据权力导向”模式与规则重构》;浙江大学博士生廖怡成,《刑事证据推理论证方法的人工智能建模路径》;浙江大学博士生袁韬,《算法歧视的证明困境及其破解——基于全球算法歧视典型案例的研究》。本单元聚焦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证据问题,报告人分别围绕电子数据完整性功能扩张的现状及优化反思、我国未来测谎模式的选择、海量数据证据审查的偏差与规则优化、刑事在线取证规则的构建、刑事证据推理论证法中图示法的人工智能建模路径及算法歧视的证明困境及破解等议题进行论述。
在评议环节中,专家们对博士生们的报告进行了指导和讨论。褚福民副教授深入探讨了电子数据完整性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其与合法性的关联。杨波教授强调了证据法中“三性”原则在具体证据规则中的适用,并鼓励同学们提升论文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梁坤教授则指出不同刑事在线取证类型所反映的数据权力导向问题各不相同,需要考虑分级问题;在研究算法时也需要结合特定的领域分类去进行对策研究。张翠玲教授指出测谎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尤其对问话人设定问题的技巧要求较高,在实际使用该技术时需要综合考量其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张中教授则特别指出证据合法性和有效抽样在司法审查程序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在行文中应当准确界定所要讨论的概念。
会议第六单元的主题为“民事与行政证据问题”,由西南政法大学包冰锋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徐庭祥副教授主持。
在本单元中,各位博士生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应炼文,《民事抽样证明的三阶构造及其规则实现》;南开大学博士生郑琛,《行政法上案卷排他性原则新探》;北京大学博士生王子彧,《行刑证据衔接新探:“收集/调取—制作”的理论框架》。本单元聚焦于民事与行政领域的证据问题,报告人分别就民事抽样证明的规则与运用、行政法中案卷排他性原则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适用以及行政与刑事证据衔接的理论框架构建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报告。
在评议环节中,专家们对报告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和专业性的见解。褚福民副教授指出,在刑事诉讼领域,推定和证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证明简单归属到推定之中。他建议同学们在概念界定上应追求更高的精确度,对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包冰锋教授对报告人研究的前沿性表示了肯定,他强调在开展研究时应考虑抽样证明与事实推定的关系。徐庭祥副教授则指出域外法研究的开展需要与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并说明了行政程序与刑事程序在目的和性质上的根本差异,他强调在行刑衔接的理论构建中应充分考虑两类程序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张中教授则建议同学们在进行抽样研究时应当注重类型化研究,并与同学们探讨了三审合一模式对现有证明程序衔接机制及事实认定的影响。
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杨俊丽主持。
颁奖环节由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副院长黄锐教授主持,黄锐教授对论文的评审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宣读了本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的获奖名单,梁坤教授、张中教授、张翠玲教授为获奖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西南政法大学智能司法研究院院长张翠玲教授与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中教授对本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进行总结发言。
张翠玲教授充分肯定了会议内容的丰富性,她指出证据科学与法庭科学具有交叉性,无论是法律领域还是技术领域,都应当加强沟通与交流。本次学术论坛对于促进人才发展、推动学术资源共享起到重要作用。
张中教授向主办方及与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本届论坛在论文结构、选题新颖性以及资料丰富度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他鼓励青年学者敢于创新、大胆尝试,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当前的研究,不断推动学术进步,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四届全国证据科学
博士生博士后学术论坛
获奖作者
一等奖
孙鹏庆,罗禹昆
二等奖
杨雅棋,唐云阳,刘佳敏
三等奖
张嘉源,徐学谦,王子彧
宋乐超,罗贵月,马星宇,任东
张宇宽,何晓丹,吴庆棒,袁韬
优秀会议论文奖
林慧翔,应炼文,吴国章
李颖,邵奇聪,梁慕文,张晴
姬艾佟,黄秋雨,杨焘,张良
陈世韬,赖家梁,廖怡成
郑琛,付琳,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