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协作话彭阳】非遗篇:非遗之花,绽放新彩 —— 探寻西北花儿的魅力

文摘   2024-12-16 17:50   宁夏  

在中国辽阔的西北大地上,有一种流传已久的民歌形式,它以质朴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与历史记忆,这便是被誉为“非遗之花”的花儿。


本期节目,广鹏将和四位厦门援宁队员,踏上探索非遗之旅,聚焦“花儿”这一西北瑰宝。拜访花儿非遗传承人了解花儿的历史韵味与文化内涵。从高亢激昂的唱腔到细腻动人的旋律,感受“非遗之花”的独特魅力。

本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传承人们:

姬满录 彭阳县新集乡人 固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马德莲 彭阳县古城镇人 彭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彭阳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海生满 彭阳县古城镇人 彭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彭阳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花儿,这一多民族共享的非遗文化瑰宝,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是西北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创作、口口相传的艺术结晶。在西北,男方亲切地称女方为“花儿”,女方则温柔地唤男方为“少年”,这些充满温情的称呼,流传至今。

花儿不仅富有西北地域特色,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按地域划分,宁夏花儿、青海花儿等各具特色,它们以不同的旋律和歌词,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情感。在农耕社会,唱花儿曾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人们在劳作之余,以花儿为伴,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探寻
























花儿的魅力

花儿的歌词讲究赋比兴,尤其是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广泛。以一四句式为例,前两句往往通过比喻和起兴,为后两句的言情(现实)作铺垫。歌词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句尾押韵,使得花儿在演唱时既富有节奏感,又充满韵味。

花儿的命名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以地名命名的河州令,有以花名命名的白牡丹令,还有以人物形象特征、动物等命名的乖嘴儿令、喜鹊令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命名方式,不仅丰富了花儿的艺术表现力,也为我们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线索。


唱花儿啦

如今,随着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花儿这一传统民歌形式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众多花儿爱好者,不仅来到我县拜访花儿传承人们学唱花儿,还将这一传统文化带到了校园内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了花儿。

彭阳县作为花儿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多次成功举办花儿爱好者交流、推广活动及花儿演唱等文化活动。在传统节日与旅游节中,花儿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此外,花儿还创新性地成为我县宣传推广农特产品的新颖形式。在彭阳红梅杏的宣传推广之际,传承人们积极参与“花儿进杏园”直播活动,使这一非遗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正如闽宁协作的持续扩大,为两地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花儿这一非遗之花将在更多人的呵护与传承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随着花儿的传承与发展,花儿的魅力与内涵在不断地展现出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守护与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非遗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记者:高广鹏

彭阳融媒
彭阳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