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昕院士等评述 | Cell:水稻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的激活和终止

学术   2024-11-05 07:34   上海  
来源:植物学报

   在水稻(Oryza sativa)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主要禾本科作物中, 分枝通常被称为分蘖, 是决定产量的重要性状之一。分蘖的生长发育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严格调控, 植物激素在分蘖芽的起始与伸长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Wang et al., 2018)。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 SL)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 在抑制分蘖芽伸长中发挥关键作用(Gomez-Roldan et al., 2008; Umehara et al., 2008; Jiang et al., 2013; Zhou et al., 2013)。独脚金内酯在调控株高、叶片发育、花青素积累、根系形态和抗旱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Wang et al., 2020a; Yuan et al., 2023)。在水稻“绿色革命”及现代高产品种选育中, 独脚金内酯合成基因(HTD1/D17)的优异等位基因通过增加水稻分蘖实现生物量和产量提升(Wang et al., 2020b)

   在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领域, 过去十多年的研究表明, α/β水解酶D14 (DWARF14)及其同源蛋白是独脚金内酯的受体, 在结合独脚金内酯后与F-box蛋白D3/MAX2和转录抑制子D53/SMXL6,7,8形成复合体, 促使D53/SMXL6,7,8发生泛素化修饰和蛋白质降解, 从而触发下游信号转导。植物细胞如何感知独脚金内酯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和难点。Yao(2016)解析了AtD14D3ASK1三个完整蛋白在SL分子GR­24诱导下所形成的复合体结构, 发现受体AtD14在结合独脚金内酯后发生口袋从“开放”到“闭合”的构象变化(1), 进而启动信号转导。Shabek(2018)解析了D3C端单个螺旋(CTH)融合D14的嵌合蛋白(D3-CTH-D14)GR24共结晶的结构, 发现该嵌合蛋白中D14的激素结合口袋处于开放状态, 推测D14结合CTH处于脱离状态(dislodged state)D3蛋白并启动了信号转导。上述研究基于不同的受体复合体结构, 提出了不同的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机制, 后续多项化学生物学或计算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均支持Yao(2016)的感知模型(de Saint Germain et al., 2016; Yao et al., 2016; Uraguchi et al., 2018; Wang et al., 2022; Chen and Shukla, 2023)。进一步从遗传和生化上厘清植物如何感知独脚金内酯并精确调控其受体蛋白的动态变化, 以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 Hu(2024)揭示了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的激活、终止和调控机制, 及其在控制水稻分蘖对缺氮响应中的核心作用(1), 为理解植物如何调节生长发育以适应营养匮乏等外界环境变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见解。为了鉴定在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D14氨基酸位点, Hu(2024)首先利用酵母双杂交体系分析了D14蛋白中165个保守氨基酸位点在D14D3D53互作中的功能, 鉴定了特异性影响D14-D3互作及D14-D53互作或者对两种互作均有影响的位点。他们进一步分析了D14氨基酸位点在AtD14-D3-ASK1D3-CTH-D14结构中的位置, 并通过遗传学和生化手段探究了关键氨基酸位点在水稻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以及水稻分蘖中的作用, 发现Yao(2016)所揭示的AtD14-D3-ASK1复合物互作界面上的D14D3关键氨基酸位点, 对于D14-D3相互作用、D53的泛素化修饰、D53蛋白质降解以及水稻分蘖抑制均是必需的(1), 从而验证了Yao(2016)提出的独脚金内酯感知模型。Hu(2024)还发现, Shabek(2018)所揭示的D3-CTH-D14复合物界面上关键位点(D14S274残基)不是独脚金内酯感知所必需, 其功能丧失形式反而增强独脚金内酯的信号感知。另外, Hu(2024)发现D3-CTH片段的过表达可导致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受到抑制, 分蘖数适度增加。基于上述生化和遗传数据及以往的报道, Hu(2024)提出D3具有engaged CTHdislodged CTH两种拓扑构象, 分别增强和抑制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 Yao(2016)的结论类似, Hu(2024)提出, D14感知独脚金内酯信号、与D3 (engaged CTH构象状态)D53形成复合体, 诱导D53的泛素化降解, 从而触发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 Hu(2024)进一步推测, dislodged CTH构象的D3可能结合D14并导致其进入“迟钝”状态, 干扰D14-D3-D53复合物形成, 减弱D14对独脚金内酯信号的感知, 影响D53的泛素化降解, 从而抑制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


1  水稻中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的激活和终止模型

水稻在氮素缺乏时诱导独脚金内酯(SL)的生物合成, SL结合并诱导受体D14发生口袋从“开放”到“闭合”的构象变化, F-box蛋白D3及转录抑制子D53形成复合体, 促进D53的泛素化降解, 从而激活SL信号转导; 同时, 低氮信号还诱导D14N端无序区(NTD)发生磷酸化, 减弱受体D14的泛素化降解, 进一步增强SL信号感知。低氮信号通过这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 确保SL信号转导激活, 抑制水稻分蘖。SL触发的D14-D3相互作用也促进了D14的泛素化降解, 从而介导SL信号转导终止。

Figure 1  Model of activ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strigolactone perception in rice

Under nitrogen deficiency, rice induces the biosynthesis of strigolactone (SL), which binds to and induces a conformational change in the receptor D14 from an "open" to a "closed" pocket. This forms a complex with the F-box protein D3 and the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D53, promoting the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D53, thereby activating SL signal transduction. Concurrently, nitrogen limitation induces phosphorylation of the N-terminal disordered region (NTD) of D14, reducing its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and further enhancing SL perception. Through these two synergistic mechanisms, low nitrogen signaling ensures the activation of SL 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ing rice tillering. The SL-triggered D14-D3 interaction also promotes the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D14, thus mediating the termination of SL signal transduction.

   前期研究发现, 独脚金内酯促进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中D14蛋白发生泛素化修饰和降解(Chevalier et al., 2014; Hu et al., 2017), 但是D14降解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Hu(2024)进一步分析了独脚金内酯信号的终止机制。他们发现D14的泛素化降解依赖于D14D3的直接相互作用(1)。同样重要的是, 独脚金内酯诱导的D14降解依赖其N端无序区(N-terminal disordered region, NTD), NTD为单子叶植物D14同源蛋白所特有(Yao et al., 2018), 其介导D1426S蛋白酶体OsRPN9b亚基的直接相互作用, 是一种在植物中尚未报道的新机制(Yu and Matouschek, 2017)。上述研究发现, D3作为E3泛素连接酶中识别底物的亚基, 首先通过促使D53泛素化和降解来启动信号转导, 随后促使D14发生泛素化和降解来终止信号感知, 这种时序性调节作为一种“油门”和“刹车”机制来调控植物中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的持续时间和信号强度(1)

      Hu(2024)还发现D14NTD存在磷酸化修饰(1), 并成功鉴定到4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Ser10/ 11/13/15), 组成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突变分别抑制和促进独脚金内酯诱导的D14泛素化修饰和降解, 进而调控水稻的分蘖。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氮信号增强了D14 NTD的磷酸化, 进而提高了D14蛋白的稳定性, 从而延缓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的终止过程。遗传分析表明, d14突变体的多分蘖表型在不同氮素环境中保持稳定, D14 NTD的磷酸化调控机制在低氮信号抑制水稻分蘖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已报道的研究结果, Hu(2024)提出, 低氮环境一方面通过诱导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 增强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 另一方面则通过促进D14磷酸化抑制D14蛋白降解, 延缓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的终止, 最终协同增强了独脚金内酯途径的功能, 以实现对分蘖数目的有效抑制(1)Hu(2024)发现的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对于植物适应低氮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Hu(2024)发现了水稻中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的激活、终止和调控机制阐明了受体蛋白 D14通过其N端无序结构域和磷酸化调控自身降解的多层次调控机制, 揭示了低氮信号通过翻译后修饰机制增强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能力进而抑制分蘖的新机理, 为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及其在植物发育可塑性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见解; 此外, D14 NTD的等位变异能够使水稻在中等氮素条件下的分蘖数接近正常氮素条件, 这对作物株型的精准改良以及减肥增产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启发我们提出一系列亟待解答的科学问题。首先, D14水解独脚金内酯过程中被水解中间体共价修饰对其受体功能至关重要, NTD的磷酸化修饰除增强D14蛋白的稳定性, 是否也影响其水解活性和催化中心的共价修饰? 除水稻D14, 其它单子叶植物中D14NTD是否也为独脚金内酯诱导D14泛素化降解所必需? 双子叶植物中的D14缺少NTD, 暗示其既不会与26S蛋白酶体RPN9b亚基相互作用, 也不存在类似水稻D14 NTD上的磷酸化修饰, 那么低氮如何调控双子叶植物D14的稳定性? D14 NTD结构域在单、双子叶植物中的分化是否具有其它生物学意义? 低氮是否调控D14其它位点的磷酸化? 低氮诱导水稻D14 NTD磷酸化的具体机制是什么, 哪个()激酶介导了这一磷酸化修饰过程? 尽管D14上影响D14-D3D14-D53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得到了系统的筛选鉴定, 但独脚金内酯诱导形成的D14-D3-D53复合体完整结构的解析将有助于全面理解独脚金内酯的信号转导机制。


评述原文PDF下载

姚瑞枫, 谢道昕 (2024). 水稻独脚金内酯信号感知的激活和终止. 植物学报 59, 1–12. doi: 10.11983/CBB24163




论文原文PDF下载

Hu QL, Liu HH, He YJ, Hao YR, Yan JJ, Liu SM, Huang XH, Yan ZY, Zhang DH, Ban XW, Zhang H, Li QQ, Zhang JK, Xin PY, Jing YH, Kou LQ, Sang DJ, Wang YH, Wang YC, Meng XB, Fu XD, Chu JF, Wang B, Li JY (2024).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strigolactone perception in rice. Cell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10.009.






通讯作者介绍

谢道昕, 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学风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 科技伦理委员会主任, 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副主席, 中国进出境生物安全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植物激素研究, 阐明了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和植物抗性激素茉莉素的受体感知机制, 揭示了茉莉素调控植物抗性和育性的信号转导机制。


姚瑞枫,湖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国家重点研发青年首席。主要从事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和生物育种研究, 在新型激素独脚金内酯的感知和信号转导机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学术贡献, 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Nat CommPlant CellMol PlantCell Res等期刊。其中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受体感知机制曾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兼任中国蛋白质组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植物整合组学专委会委员, 作为秘书长参与组织了第3届国际独脚金内酯大会。









关于植物学报

    《植物学报》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植物学报》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系统评述国际植物科学最新进展为基本定位,主要发表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原创性的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栏目设置包括主编评述、热点评述、特邀专家方法、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技术方法、特邀综述、专题论坛和教学研讨2023年核心影响因子1.371 (在植物类中文期刊排名第4)。总被引频次为1732, 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5。2023年,我刊网站的PDF下载量达57万次。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科协《植物科学领域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高质量中文期刊(2023),《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科技版)》。

点我在线投稿       点我了解更多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iPlants”设置为星标吧★

只需三步↓↓

文章顶部点击「iPlants」名称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小点」,点击「设为星标」,iPlants名称旁边出现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就设置成功啦~


微信加群
iPlants专注于全球植物科学前沿研究报道,已有二十万多学者关注。现已组建了30个500人/群的植物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教授的实名认证交流群,其都来自全球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同学和老师。欢迎从事植物科学相关研究的同学和老师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学术和梦想。温馨提示:iPlants助手微信号(ID: iplants-1)或长按下面二维码进群时,请备注一下学校+专业+学生/老师,以便我们能拉你进相应的交流群,否则不予通过)
投稿、商务合作、转载开白名单等事宜请联系微信ID:iplants或18321328797 或邮箱:703131029@qq.com


iPlants
传递有趣的、有意义的植物科学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