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孩子或许都幻想过自己的婚礼,每个男孩子或许都幻想过自己的另一半。
这是我们现代人的想法,而在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而且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女人地位要比男人低,其实换种方面来思考,本来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而或许是为了让婚姻看起来门当户对,所以有很多表哥娶表妹的婚姻现象,当然也还有其他原因,甚至跟生的痴儿少也有关系。
这种近亲结婚生子却没有多少痴呆儿,究其原因,范围甚广。集中在与还是一个“誉”字,其原因也是相当让人觉得感情战胜不过“理性”。
封建氏族,同姓不婚
古代多表妹嫁给表哥,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男方想拉拢他母亲氏族的权力,或者在平民百姓家里是为了表亲和睦。
在古代,地位高者希望自身地位更上一层楼,而地位低者希望自己可以过得更舒服一些,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过得更好。在那个极力要求门当户对的年代,母族势力其实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
从原始社会起,亚洲就是母系社会,到后来的父系社会也保留了许多以前的习俗,并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同姓不婚”,表哥和表妹是母亲有血缘关系,所以其姓氏不同。
并且,在古代制度下,只有同姓成婚才是违背法律的,是“乱伦”。在《左传》中,有提到同姓男女结婚,会使家族不繁荣昌盛,会子孙零落。
在这种想法加持下,也就会多了些表哥娶表妹,而且这样其实间接下男女的地位天平会稍稍平一些,如此女子话语也就会多一点,在一些事情上也会有一定的决定权。
家族清誉,不许外传
古时信息封闭,家族里有痴呆儿也不会被外家知道,而且家族对自身的信息密闭程度还是会极其在意的,并且家中有痴呆儿会被外人嘲笑,秉持着“家丑不外扬”的中国古人也不会向外说家中有痴儿。
在古代,尤其是儒家思想主导的时候,人们格外注意自己的名誉,相应的,一个大家族也就会去注意自己的家族名誉,不容他人有丝毫可以置喙的地方。
而在当时,一个人家族里出现痴儿,是一个“被诅咒”的存在,会被乡里人嘲笑甚至排挤,现在也是一样,不过会好点,顶多会成为大爷大妈饭后的“茶点”,被怼来怼去。
即使到了现代,还是会有家庭因为一些困境,把残疾或者有生理心理障碍的孩子丢掉。
古代就更不用说了,在知道孩子是痴儿的时候,如果有财力的话,会好好养,但一般这种家庭就会格外在乎家族名誉,所以还是会保密,但在一些吃不饱,穿不暖的家庭里,很可能就把孩子丢弃了。
再者说,古代没有现代这样高科技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施,婴儿的死亡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现是痴儿,很大可能会在出生时夭折,这样也就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古代近亲结婚不会生出痴儿。
地域封闭,难遇他人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交通都很发达的时代,而在古代,不说信息,地域沟通明显不通畅,并且很堵塞,古人一生可能都很难见到外地人,更不要说去爱上一个外地异性了。
古代人家的传信方式有信鸽,但也仅限于富裕一点的人家,许多平民家是没有任何长途的通信工具的,所以远行者大多都是杳无音讯的。
古代人的通信困难,也就不会随意外出,所以结婚如此人生大事就会格外“随意”,自然而然也就会找本地人喜结良缘,这就使会在一起长大的表兄妹有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堪称“青梅竹马”,家族内部也会有心撮合,所以结连理的可能性会很大,而且很大一部分在肚子里就被定成了娃娃亲,如果性格再相对一点,那就是妥妥的准夫妻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跟我们现在常会调侃的,“跟没见过男的似的”,当时来说的闺阁小姐,确实是没见过除却亲人的男子,所以对表哥有些许好感也是应当,这也间接导致男子没见过多少同龄女子。
而很大一部分,同龄人会更有好感,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年龄差的大了,会有代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再看那些古代的童养媳,实际上都不会有太多感情。
所以由此看来,表哥会娶表妹是有很大原因的,有了这个传统,两者生子,也就会是家族众人所注视的事情,由此看,也就跟第二条所说的痴儿会夭折牵连起来了,家族不会允许痴儿出生。
结语
关于为什么古代那么多表哥娶表妹,却没有多少痴呆儿出生的原因,大概就是上述的三种,一是为什么会娶,就是封建氏族需要;二是没有多少痴儿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允许痴呆儿出生。
三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联系,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表哥娶表妹多了,所以他们的后代也就会引起上面几代人的注视,所以生的下痴呆儿的几率就会变得少之又少。
由此看,其实在现代社会,三代五福内不可结婚是比较科学的,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近亲间结合不会有生下不健全儿童的可能性,事实是,他们更残酷,不会允许这样的孩子活着出世。
平心而论,现在近亲不许结婚其实是人性化与社会发展的结果,在这方面的法律上,我们还是需要遵守,保持基本的对生命的尊敬。
在古代所盛行的这种“表哥娶表妹”是当时一种时代发展的产物,我们究其原因,知其后果,不行其事即可,无非要去批判,更不可再去效仿,要知其可为而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