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幼”看江苏丨扬州市:童心向“扬” 周到护航

政务   2024-10-17 17:49   江苏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江苏各地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一老一幼”服务体系,着力为广大家庭提供更加优质普惠的养老育幼服务。其中,南京、徐州、南通、太仓4地入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昆山7地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在“一老一幼”服务保障上努力为全国探索经验、作出示范。江苏发改微信公众号推出“‘一老一幼’看江苏”系列报道,介绍相关地方工作做法、成效和经验。

近年来,扬州市按照“全市统筹规划、全程多元参与、全域系统推进”的工作思路,将“1米高度看世界”的儿童友好发展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全流程,通过规划引领、品牌宣传、活力空间重塑和服务品质提升,擘画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扬州蓝图”,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1

多层面协同,激活儿童友好主引擎

注重优化公共政策,强化统筹协调,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

坚持统筹谋划。专门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扬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制定《扬州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扬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有序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为广大儿童创造安全、健康、绿色、快乐的成长空间,让城市发展更加精细、更加包容、更有温度。

强化政策保障。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地方立法,法治化、制度化保障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聚焦政策、服务、权利、空间、环境和特色文旅“5+1”友好,推出20项具体举措。坚持把儿童友好项目作为民生实事,编制实施了“幼有善育”“心灵护航”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推进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与司法保护形成合力,建设安全、便利的城市空间和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人文环境,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优化空间布局。聚焦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尺度空间,编制儿童友好社区、公园、图书馆、医院、学校和母婴室、亲子卫生间等建设指引。实施了竹西街道大运河原点公园、儿童安全教育、国防动员基地等一批儿童友好项目,完成了一批街区、学校、公园、社区、景区和图书馆公共空间的适儿化改造,扬州市少儿图书馆连续多年荣膺“全国十佳绘本馆”和“全国最具影响力绘本馆”。

02

多维度宣贯,激发儿童友好驱动力

加强对外宣传,发挥媒体矩阵辐射效应,引导全社会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构建“全媒体+儿童友好”宣传矩阵。制定扬州市儿童友好宣传推广行动方案,综合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与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理念和优秀案例,提升社会公众尊重儿童权利的责任意识。拍摄儿童优先、儿童友好、儿童关爱公益短片,在主城区重点商圈大屏、城市主干道、公交站台、社区中心广泛投放公益广告。利用公园、广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设置儿童友好宣传长廊,增加儿童友好元素,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打造“好地方+儿童友好”特色品牌。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放大“三都”品牌效应,开发了一批特色儿童友好文创产品,绘制了扬州“遛娃地图”,建成了茱萸湾、北湖湿地公园等一批自然生态特色研学基地,努力打造“好地方”扬州的“儿童友好”新标识。

做活“新玩法+儿童友好”研学体系。深入挖掘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资源,聚焦“趣玩”主题,策划科普研学、诗词研学、红色教育等多条儿童友好研学线路,常态化开展大运河文化研学、“何氏家训”、儿童议事会、“瘦西湖·童乐汇”、“扬州的夏日”等扬州特色儿童友好研学项目,带领孩子们踏上充满奇趣与知识的研学之旅,打造“研学‘趣’扬州”活动品牌。

03

多角度谋划,汇聚儿童友好原动力

坚持以 “1米视角”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着力打造儿童友好“生活圈” “生态圈”。

探索儿童友好执行路径。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城市有机更新等重点工作,在城市、街区、社区不同维度中统筹优化公共空间设计,对儿童使用频率较高、需求显著的市政基础设施统筹设计、改造,在实施南河下、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中,注重古城古韵活态传承,植入“适童”元素,增加“FUN”的空间。编制扬州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方案,纳入托育、儿童游憩等相关约束性、引导性指标,为社区提供“儿童友好”的嵌入式公共配套。

厚植儿童友好生态底色。有序推进公园绿地、慢行步道等适儿化改造,创造更多亲近自然、解放天性的场所。坚守 “公园+”理念,在综合公园、体育公园、口袋公园提升改造中,因地制宜植入主题场景,拓展户外空间,补齐硬件设施,建设儿童美育“微角落”,满足亲子互动、游憩社交等需求,先后完成了瘦西湖、茱萸湾、三湾公园等一批公园空间的适儿化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注重融入童趣,在绿道中配置了彩色涂鸦、安全提示牌、指引牌、地面标识等,引导儿童在户外活动中培养美学认知、汲取知识。

保障儿童友好权益需求。坚持社区事项问计于儿童、问需于儿童,优先将适儿化改造纳入社区功能提升改造“菜单”,带动家庭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近年来,通过盘活存量空间、利用既有建筑,扬州市建设“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中,同步配建儿童友好设施,先后建成了竹西社区、和月社区、玺园社区等一批儿童友好社区,为儿童提供趣味、安全、舒适的社区活动空间。

04

多举措保障,提升儿童友好软实力

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为儿童提供普惠化公共服务、全面化健康服务和多样化课外服务。

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化。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平等、儿童参与”原则,推进“儿童茁壮成长” “乐享童年” “儿童福利提升” “服务机构与工作者培养”等行动计划,扬州全市建成“1+6+N”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持续实施“童享阳光”公益项目,全市建成517间“梦想小屋”,每年开设100多个“爱心暑托班”,让更多的家庭“带娃上班两不误”。推进落实“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困境儿童生活状态由基本温饱型向全面发展型的转变。

推进健康服务全域化。关注儿童视力健康,常态化开展“护眼工程”,扬州全市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年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关注儿童形体健康,每年对3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脊柱侧弯普查,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注重儿童身心健康,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时间;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关注儿童饮食安全,全市686所学校食堂视频监控统一接入扬州市食品安全公众服务平台(美滋滋APP)。

推行课外服务多样化。坚持贴近“童心”、听懂“童话”、共筑“童梦”,实施“城市+公开课” “城市创意地图”  “儿童友好 点亮社区”等活动,引导城市小主人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参与决策、参与实施。定期举办全市少儿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公益活动,推进校企互动,打造一批培育儿童友好企业和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研学基地,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在快乐中学。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下一步,扬州市将继续遵循儿童优先理念,立足于儿童需求、着眼于儿童发展,在城市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谋划、实施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需求强烈、深受儿童欢迎、富有扬州特色的儿童友好项目,为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提供“扬州样板”。

来源:社会发展处‍‍‍‍‍‍‍‍‍

编辑:赵昊
审核:吕毅

往期精彩回顾

国务院办公厅:即日起征集这些问题线索

《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政策简明问答

那条江,让它分了南北 这条“路”,使它浑为“一体”——探寻江苏南北差距缩小的秘密

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到北京考察交流

“一老一幼”看江苏丨苏州市:努力实现城乡美好与儿童友好的“双向奔赴”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江苏发改
信息发布和信息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