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 —— 中国环境保护的先驱
引言
你是否曾想过,一个大半辈子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为何去办环境社团?他如何推动了中国的环保运动?当政府和公众都忽视了大自然的危机时,他又该如何唤醒大家?
一、梁从诫与自然之友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环境危机开始凸显。北京等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雾霾现象,淮河流域爆发了大规模的污染危机,导致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给数百万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然而,当时中国的环境保护主要依赖政府,如199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相对的,公众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相当有限。对于非政府组织(NGO),尤其是环保组织的概念几乎无人提及。当时大多数人认为,环保问题应由国家解决,个人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微不足道。此时,时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梁从诫先生与另外三位同仁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合法注册的非政府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梁从诫(1932.8.4-2010.10.28),比起他自己,他的父母要更为知名;他的父亲梁思成与母亲林徽因是中国建筑学和文学领域的双璧,家族背景不仅培养了他的学术底蕴,更塑造了梁从诫对文化与环境保护的深刻理解。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的研究关注点逐渐从中国近代史转向环境问题。他看到中国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尤其是在一些原本自然富饶的地区,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到了90年代初,梁从诫虽然仍是一位历史学者,但他已意识到,如果不采取行动,未来的环境将更糟糕。于是,1993年,梁从诫与另外三位同仁(杨东平、梁晓燕、王力雄)在“中国文化书院”下注册成立“绿色文化分院”,英文名Friends of Nature(即“自然之友”),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推动环境保护。
1993年6月5日,在北京玲珑塔下的“绿色恳谈会”。这个“世界环境日”也是自然之友的成立之日。(图来源:自然之友)
1993年,虽然中国公民可以组建自己的非营利组织,但需要政府的批准。由于环保组织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许多人对能否顺利推进持怀疑态度。梁从诫和他的团队多次向政府游说,表达他们的环保理念,并承诺不采取极端的行动,这才赢得了政府的批准,成功创办“自然之友”。然而, 这点挑战对于梁从诫的团队来说连开胃菜都算不上。90年代的中国,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须知当时改革开放还不到20年,经济发展才是国家的核心议题,激烈地采取抗议不是明智的选择。梁从诫先生选择了一条更温柔的道路,即通过教育和宣传逐步唤醒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自然之友”开始组织一系列公众参与活动,如植树造林、野生动物保护等,从儿童环保教育入手,逐步扩大影响力。从此,中国的环保运动走向了社会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议题。
很快,自然之友遇上了一场“战役”。
二、滇金丝猴栖息地保护战
1995年,在云南的原始森林(白马雪山)中,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这种珍稀物种正面临着栖息地被非法砍伐的威胁。尽管当时的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通过以来已经初具雏形,但在实际操作中,非法采伐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依然屡见不鲜。这种涉及到地方利益的复杂事情,许多环保人士根本不敢采取公开行动。但是,梁从诫深知滇金丝猴的保护不仅是一个物种的问题,更关系到生态系统整体健康。尽管保护动物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冷门”或“不切实际”,梁从诫依然坚持必须采取行动,保护这些濒危物种。
与比尔·克林顿一同探讨保护滇金丝猴(图来源:自然之友)
科技工作者日是每年的5月30日。这个节日于2016年11月25日设立,旨在纪念和庆祝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和成就。自2017年起,每年的5月30日被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以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贡献。
于是,1995年,梁从诫带领“自然之友”的志愿者们前往云南,打算采取行动阻止当地继续破坏滇金丝猴的栖息地。这个决定当时是极具风险的,因为揭露这些环境破坏行为不仅会得罪当地的利益集团,这甚至会引发政治压力。当时云南地方政府计划通过采伐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原始森林,推动地方木材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木材公司也有计划的进行伐木活动,希望继续获得开发权益;另外这些基建项目的有益人群也可能与自然之友的保护行动形成冲突。梁从诫和自然之友如果想在这场保护战中取得战果,必须要团结更多力量。此时,自然之友采取了几个有效策略:
1. 联合专家:自然之友通过联系生态学家、动物学家、以及国际和国内的环保组织,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他们强调滇金丝猴的珍稀性及其生态价值,使得这场争斗不再仅仅是一个地方性问题,而上升为全国甚至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2. 法律途径:自然之友利用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框架,敦促中央政府和环保部门介入此事。他们呼吁依据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和《森林法》(1984年),要求对滇金丝猴栖息地进行保护。
3. 媒体曝光:自然之友积极利用媒体资源,将滇金丝猴面临的生存危机广泛报道。他们通过《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文章,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用舆论压力迫使有关部门重新审视伐木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在拥有了更多盟友后,自然之友组织志愿者和专家团队在滇金丝猴栖息地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他们使用拍摄设备记录森林被破坏的情况并收集相关的物证照片。自然之友同时与当地的环保人士合作,获得了非法采伐的第一手资料;当地的村民也对环境破坏感同身受,提供了宝贵的情报和证据,帮助自然之友识别违法行为。基于收集到的证据,自然之友向上级环保部门和政府举报地方政府与企业的非法采伐行为,推动中央部门进行调查和干预。
“当时我们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如果不曝光这些问题,破坏将无可挽回。”
——纪录片《梁从诫》
最终决定性的一击来源于此行动的全国性公开。经过讨论,梁从诫与自然之友决定将非法砍伐的视频向全国的电视台播放。这一举动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不仅让公众看到了真实的破坏行为,也使中央政府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中央政府颁布了保护滇金丝猴栖息地的禁令,禁止进一步的非法砍伐。这场滇金丝猴栖息地保护战最终获得了成功。
事后梁先生在访谈里回忆:“我们知道那一刻所做的决定将影响数百万年的生态,我们在做的并不仅仅是保护几只猴子,而是在保护一个物种的延续,保护我们的未来。”滇金丝猴栖息地保护战的胜利是标志性的,是充满历史意义的。这不仅仅环境保护的胜利,更标志着在中国公众力量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影响政府决策,一起推动社会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三、梁从诫的生活方式
作为“自然之友”的创始人,梁从诫一直倡导环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他主张:环保不仅是政策问题,更是生活方式的选择;环保行动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而他自己便是他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梁从诫与他的自行车(图来源:自然之友)
梁从诫从1989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每当政协会议召开时,梁从诫都会骑自行车前往会场。然而,他却会被门卫拦住,不让进开会的场地。原来,骑自行车在当时的官场并不常见,门卫从来没听说过、更没见过全国政协委员骑自行车来开会,自然会认为梁从诫不像是一位政协委员。这种“小插曲”并没有让梁从诫感到不满,反而更坚定了他提倡环保出行的信念。他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环保是一种生活态度,人人都应从小事做起。
据梁从诫的友人王军回忆,在考察途中看到有人随手扔下矿泉水瓶,梁从诫立即要求停车并捡起瓶子。他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传递了环保的力量,鼓励更多的人关注环境问题。正是这种日常的行动,使梁从诫成为了中国环保运动的象征。他的故事也激励了许多年轻环保工作者,证明了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实际行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结语
梁从诫先生的故事是中国环保事业中的一个缩影。他用他的生活方式和行动表明,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而是需要每个人都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无论是骑着自行车去参加政协会议,还是在荒野中为濒危物种发声,梁从诫用他的坚定和智慧改变了无数人的环保观念,大大推动了中国环境事业的发展。他不仅留下了‘自然之友’这样的环保遗产,更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点滴行动,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
供稿:梁子民
审校:李永健
编辑: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