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构建集成改革新范式,聚焦阻碍三者有机衔接和整体闭合的突出问题,突破人才自主供给之限、关键技术攻关之困、科技成果转化之难、人才分类评价之弊,最终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编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一要求既同党的二十大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部署相衔接,又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相匹配,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内在逻辑、本质规律的必然发展趋势。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需要构建集成式改革的新范式,聚焦一体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突出放活人才这个核心,注重各领域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配套,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倍增效应: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确保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需要坚决破除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集成式改革为抓手和动力,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和资源错配难题,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
——从改革的进展看,新形势对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构筑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与世界创新强国相比,与建设三个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国的创新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需要以系统集成思维激发改革合力,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从改革的方法看,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激发活力动力的关键举措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从创新型国家行列到创新型国家前列,根本在于打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堵点卡点,探索一条从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解决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评价改革不到位、创新资源供需不匹配、主体激励不相容等深层次难题,必须从支持全面创新的各方面、全链条谋划推进,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完善战略谋划、资源平台、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统筹,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动力。
——从改革的目标看,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人才引领驱动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个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更能吸引、培养和留住顶尖人才,形成以人才引领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核心在于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核心问题,促进人才与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的高效耦合。特别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处理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点的突破与系统提升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以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改革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政策体系。
场景驱动:集成式改革要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完善配套体制机制是关键变量,阻碍三者之间实现有机衔接与完整闭合的突出问题是改革切入点。围绕制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问题,坚持以典型应用场景为牵引、以人才评价改革为核心,把“问题清单”当作“改革清单”,推动集成式改革取得新突破。
——最根本的是突破人才自主供给之限,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当前,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顶尖科技人才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提高我国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就是要满足我国对科技人才数量、质量、结构、能力的全方位需求,依靠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构筑人才国际竞争优势。
首先,突出教育的先导性功能。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等重点任务,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持续构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
其次,优化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超前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围绕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育才新路径,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在科研实践中锻造战略人才力量。把人才培养深入嵌入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中,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依托国家实验室、高能级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创新主力军。
——最紧迫的是突破关键技术攻关之困,健全人才联合攻关机制
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掌握创新与发展主动权。
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活水,是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关键支撑,也是衡量世界各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尺。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对人才、项目、资金、基地等创新要素的一体化配置,完善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特殊调配、资源配套、协同创新等制度,支持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组建攻关团队,探索优化“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总指挥+技术总师”等人才攻关模式。实施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人才创新政策,优化“揭榜挂帅”“军令状”“里程碑式考核”等管理方式,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应急反应机制,打造响应快速、联动保障的高效科技攻关体系。
——最现实的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之难,强化人才激励使用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也是体现人才创新能力、发挥人才创新价值的关键一环。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产权激励,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针对“不愿转”问题,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增加转化收益奖励比例,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对成果转化的实际贡献相匹配。
针对“不敢转”问题,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以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其处置不审批、不备案,也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同时,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实行审慎包容监管。
针对“不好转”问题,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形成“转移机构+实验室+中试机构+孵化器”的成果转化链条,创新技术转移管理和运营机制,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最关键的是突破人才分类评价之弊,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评价既是“风向标”又是“指挥棒”,是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创新环境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机制仍存在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方式不适宜、用人主体评价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在评价指标上,健全承担重大攻关任务类、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评价标准,注重考察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业绩贡献、价值影响,让各类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
在评价主体上,支持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自主评价人才,发挥市场、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尊重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判断,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由领军企业牵头制定人才评价标准。
在评价实施上,推进人才与项目、职业资格与职称贯通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重点推行聘期评价、长周期评价,保障人才潜心钻研。
多元共治:以集成式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项改革内容、多个结构要素、多个责任主体、多个系统层次,必须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保证。完善党管教育、党管科技、党管人才制度机制,不断优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治理体系,确保改革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确保三项改革系统推进、同向发力。
当务之急是加强顶层设计,把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与一体改革的总体方案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改革的思路、目标、重点和路径。坚持把激励创新主体和释放人才活力放在各项改革政策的优先位置,着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强化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落实落地。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开展集成式改革试点,遴选部分省市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试验区,大胆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一些区域在改革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各创新主体的关系,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深化一体改革的重要枢纽。要以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为主线,赋予育才用才和科研领域更大自主权,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围绕发展定位,差异化探索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当好集成式改革的探路者。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制定有利于人才、技术、金融等高端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政策,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协同机制,加大创新资源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力度,注重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有赖于不断厚植的创新沃土,推动创新持续繁荣的根本是营造开放包容、成果涌现、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
建设开放创新生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打造产业创新生态。面向产业创新健全资源共享体制机制,推动供需精准匹配,促进知识、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集聚融通,构建有利于创新要素有序流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
营造浓厚创新氛围。加快构建学术诚信体系,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树立崇尚创新、礼敬人才良好风尚,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