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1月20日,外国语学院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与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联合开展“仙交文化桥”支部共建活动,本次活动以“书香连结新桥,共筑教育梦想”为主题,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英文译本Understanding Xi Jinping’s Educational Philosophy,通过阅读与讨论,促进中外学生对中国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与跨文化交流。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副书记纪婷、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员徐阳、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李涵,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中外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纪婷副书记指出,本次活动为中外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共同探讨习近平教育哲学的核心思想,大家可以加深对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认识,同时分享彼此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经验与文化价值。她鼓励中外学生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建立更多联系和友谊,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在阅读分享环节,五位中国学生代表与五位国际学生代表结合书中内容与自身理解,深入交流各自的感悟。王茂森同学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深刻解读了书中关于“立德树人”核心理念的论述,生动展示了教育作为塑造人格与成才的双重载体,为培养有灵魂、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重要启示。来自乍得的研究生 Hamat Ibrahim Hamat(高明)分享了他对“高素质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这一章节的感悟,提到在贫困地区通过提高教师待遇与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参与教育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朱佳一同学以张桂梅的感人事迹为引入,深入探讨了“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的重要意义,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国正在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普惠化,增强了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来自尼泊尔的硕士生 Pratul Rauniyar(任攀)结合书中“改革作为教育发展的主动力”章节,详细探讨了改革对教育进步的重要性,进一步结合尼泊尔的教育现状,提出两国在教育改革和技术创新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呼吁通过国际间的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教育进步。陈仁恺雯同学围绕“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主题,分析了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重要性,并结合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分析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来自孟加拉国的硕士生 Sabbir Ahamed(马云)从国际视角分析了“教育在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中的核心作用”,并结合孟加拉国的教育体系,探讨了普通教育、宗教教育与技术职业教育的分类现状,提出了教育发展对社会公平的深远影响。连婧如同学通过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分析,详细介绍了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措施,并以福建省数字化教育和上海多元化评价模式为例,展示了改革实践的具体成效。来自俄罗斯的本科生 Geraskina Ekaterina(卡佳)分享了习近平教育哲学中关于国家发展的教育优先地位,通过对比苏联时期与现代俄罗斯教育体系的不同,探讨了现代化教育体系如何助力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赵炫雅同学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教育在培养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指出教育改革能够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助力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同时带动社会进步与个体成长。来自巴基斯坦的硕士生 Muhammad Obaidullah(夏明辉)结合“公平共享教育利益”章节,分析了中国与巴基斯坦教育体系的异同,并提出在改善教师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整合方面,两国可以相互借鉴,为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本次支部共建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现了支部共建在推动教育国际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两院共同搭建了跨文化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中外学生对中国教育思想的理解与认同。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学院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党建引领、文化融合和国际交流等重点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共建特色品牌,共同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