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场形势变化影响,大批陶瓷企业卷入价格战,但也有一些企业选择走优质优价方向,如深耕高质仿古砖,以脱离拼低价。这样的现象,在福建产区尤其明显。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推进,着眼于长远发展的企业也体会到,只有往高品质发展,企业才有持续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仿古砖光感柔和以及工艺表达的丰富性,能够承载更多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因此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当下,高质仿古砖价格能保持相对稳定,因而被普遍看好,不断有新企业进入该行列。
可要在高质仿古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得翻越”强大生产系统能力、做好自主销售、做好营销推广”这3座大山。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这3座大山都是“高海拔”,必须练就一身好体魄,方可应对翻越途中的“缺氧症”。
做好高质产品,首先得有强大的生产系统能力保驾护航,方可保障高质、高效、以及稳定。高质、高效考验技术能力与企业盈利能力,产品稳定客户才能放心合作。因此,在设备方面,传统与先进兼有,并且做到高效率;在技术工艺上,不单是功底扎实,还要保持很强的创新性与领先性;在人员素质方面,熟练、专业、经验丰富;在质量管理方面,有完善的管控体系保障;在材料方面,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产品交付上,做到灵活高效。具备这些能力才能驾驭得了产品高品质,以及长期品质稳定,从而保障企业盈利。除生产能力外,提升厂牌销售量又是一座大山。可以说,目前不少陶企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处境,即还在延续之前等客户下单的经营方式,仅仅依靠出口与国内贴牌客户消化产能,缺少自有销售。这种状况即使你把产品做好了,还得靠什么优惠政策之类的东西去抢客户。这样的状况就像三角形缺了一角,始终摇晃不稳。尤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此类企业愈加被动。唯有主动出击,建立并提升自有销售占比,加上贴牌与出口并举,企业才有稳定发展可言。一是推出自主厂牌。前期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招商,先支持一批经销商经营好,然后不断复制,逐步建立起厂牌销售网络。二是深耕好本土市场。通过自主销售体系占领本土市场。如福建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消费能力比较强的省份之一。因此,福建企业只要深耕好本土市场就能够带来可观的销售量。同时,本土市场影响力的积累也利于口碑传播,有助于开拓外围市场。三是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积极争取政府资源,引导地方媒体积极宣传报道优秀陶企、优质产品;在政府项目采购上,优先考虑本土优质产品;积极争取政府组织优秀陶企到各地市推广,在舆论与认知上让本地消费者,接受和喜欢本土品牌或产品。
要影响更广泛的客户或消费者,大幅提升自有销售量,营销推广工作少不了。可在这方面,除广东陶企外,绝大部分陶企都是很薄弱的,甚至是一大难题。可要深耕好高质仿古砖,唯有及时补上这一短板。
营销活动,一方面会带来企业或品牌声势,在行业产生热度与关注度。这样有利于向设计师、品牌商、销售商、家装公司等渠道推广。另一方面,做出高质产品后,不但要卖得出去,并且还要卖出与产品价值相符的价格,而营销既是给销售营造氛围,也是提升产品溢价能力的助推器。因此,深耕高质仿古砖的企业,需在市场推广营销策划以及企业或品牌经营理念传播等方面下足功夫,方可吸引更多的高质客户,触达更广大的高端消费群体。
受市场形势所逼,近两年来,有着仿古砖扎实基础的福建企业,借助仿古品类集群优势、以及港口运输优势,不断有新企业进入高质仿古砖行列,这是回避拼低价,向高向强的好现象。只要他们致力于构建强大的翻越“三座大山”的能力,在赢得贴牌商、出口商信赖的同时,不断夯实自有销售量,企业就一定会获得稳定发展,最终成为剩者。来源:陶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