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南城桂,一缕花香传了近千年

政务   2024-10-23 20:30   江西  
↑点击上方“江西宣传”关注我们


请大家奔走相告,“00后”小编提醒此文末有粉丝福利,一定要看到最后喔~~~



桂花香如故


  在许多地方,只待桂花开了,那浓烈的香气,或在鼻尖流淌,或在舌尖绽放,或在诗意里恣意纵横,都是绝美的当下,是令人难忘的眼前。可在南城县,漫山遍野的桂花,常常令人蓦然回首,重温一段段鲜活的往事。


  拾级而上,谓之登高。

  南城县城中央之地,有小山,名曰登高山。人多在此登高望远,吐故纳新。

  秋风乍起,点缀其间的株株桂花,胸襟大开,淡黄的花朵引人怜爱,来此登高的人更多了。登高能给人以特殊的视角,可以将目光拉得更远。远处,有依稀的桂树,有起伏的重山,有水墨画一样淡淡的身影。

  徜徉其间,或许有人会对这一小山突然来了兴致。

登高山

  登高山,又名凤凰山,也称凤山、凤冈,海拔仅155米,虽不高,但在这地势平缓的县城,却也显得突兀挺拔。明代《正德建昌府志》记载:“凤山,世传凤凰翔集于此,今俗于重九日老幼扶携,登览昉垣景。”每逢重阳佳节,百姓都会前来登游观日,故有“凤冈晓日”之誉,为古代“盱江十景”之一。

  这座山,因一个人而有了灵魂,有了温度。

  此人就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李觏。李觏,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庆历三年(1043年),当时“东南人士推以为冠”的李觏在此山创建盱江书院,筑巢引凤,吸引学者前来倚桂读书,继而经纬天下。

  盱江书院以学者讲学为主,不仅接纳本郡学子,而且还接纳各郡府俊秀之士,学者过千余人,这在当时算是规模很大的书院,也是江西古代书院史上宋时“门徒千人”仅有的三所书院之一。

  李觏在盱江书院主事六年,学徒无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就是他的高足。此外,邓润甫、余畴若、邓立节、徐唐、李山甫等名儒巨子都是他的弟子。

  革故鼎新,是李觏学说的核心。以改革为己任的王安石与他常有交往,其《答王景山书》一文中就提到过自己曾采纳过李觏的意见,而邓润甫更是积极参与了王安石变法,是王安石变法重要的支持者、追随者、实践者。

  有趣的是,王安石从李觏学说中汲取变法革新的思想,而李觏的学生邓润甫又成为王安石变法革新的中坚力量,可以说,盱江学院为王安石变法革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准备与强大的人才支撑,这是盱江书院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吧。

  书声琅琅,桂香缭绕。其时,年年绽放的桂花一定给了在盱江书院读书的学者们以更多的心理安宁、更多的人生定力、更多的理想追求。

  一座书院,无数桂花,就这样传承了870余年悠悠时光。

  桂花开时,来南城感受这无穷的“变革之力”吧!

麻姑山

  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南城县麻姑山,洞天福地,秀出江南。山上有观,名“仙都观”,始建于唐玄宗时期,后屡毁屡建,但观内种植桂花,始终是一大传统。而南宋时期的桂花,有幸见证了一段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史诗。

  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年仅25岁的文天祥感于朝廷权奸当道,自己既不愿尸位素餐、混迹官场,更不愿同流合污、遭人诟病,只愿暂时置身于政治漩涡之外,寻找一条救国济民的妙方良策。于是,他主动请求“祠禄”,成继抗金名将李纲之后,又一位栖身仙都观的著名主管。

  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礼优,无职事,但借名食俸。

  “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这是文天祥的处世哲学,也是古代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可是,敌军南下,铁蹄滚滚、兵燹四起,万里河山,每一寸都在流血,每一处都在泣号,又有哪里会是真正的归隐之地呢?

  书生许国,唯有一腔温润的血。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国运风雨飘摇之秋,文天祥毅然掷笔持戈,最后以死报国,留得一片丹心长存天地之间。

  当年,文天祥从仙都观“出关”,完成了从一介书生到民族英雄的人生升华。从此,这座观以及观内年年绽放的桂花,就安静地守护着这抹温暖的历史气息,不肯再吮食任何人间烟火了。

  后世有人感于文天祥的碧血丹心,用梅花比喻他、赞美他。其实,用桂花来形容文天祥,或许更恰当些。桂花细而不艳、碎而不俗,正如文天祥般,穷则祠禄道观守丹心,达则兼济天下献碧血,进退有据,得失不论。而文天祥也是极爱桂花的,据说,福建三明市清流县林畲乡的“中华桂花文化园”里,一株树龄近800年的桂花树,就是文天祥手植。

  文天祥,千秋桂,一时世间双美。

  桂花开时,来南城拥抱这壮烈的“丹心之美”吧!

  麻姑山诸桂中,当数碧涛庵里那株最老、最盛。

  说起碧涛庵,当地人总会自然想起南城著名县令苗蕃。

  碧涛庵旧为何氏山房,是宋代工部尚书何异的书房。清康熙六年(1667年),县令苗蕃在此建庵,庵门额书“碧涛庵”三字,正门左右墙壁嵌有两块青石板,刻有苗蕃亲笔书写的铭文。

  庵里这株桂树,当然不是苗蕃手植。碧涛庵迭遭兵燹,多次重建,此桂树当为后人所植。只是,当桂花气盛之时,游人在此鼻息开合,必定会想起这位可爱县令的精彩过往,让人感叹历史的风云际会。

  苗蕃,字九符,号汶瀼,又号楞华狂屈,山西平定人。明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清康熙三年(1664年)出任南城县令。苗蕃性耽山水,博雅宏通,工诗文,尤精书法,学养深厚。苗蕃在南城为官期间,休养生息,廉洁爱民。文德翼《重新南城县廨碑记》称赞苗蕃“我公廉洁,性生清净……下车以来,一切与之休息,爱民之慈、教士之毅,本末自不同科,持心之厚、裎躬之清,终始绝无异致,如为室者惧其大坏而随方整理,以冀还于先正大雅耳,非龌龊俯仰苟营一官计者比也。”

  苗蕃重视教育,康熙版《南城县志》卷五记载:“嗣令苗君蕃暨曹君养桓、教谕钟君秀次第增创明伦堂、尊经阁、文昌宫,巍科辈出,遂为江右首称。”政务之外,苗蕃时常与文士名人纵情山水,唱和赋诗。苗蕃诗文创作,多有仿拟前人之作,尤尚杜甫之诗。

  “碧影涛声阁外池,读书消夏两相宜。凌晨鸟语成诗韵,傍晚蛙音作鼓吹。”苗蕃以诗喻志,对“碧影涛声”这样淡泊的生活极为向往。碧涛庵门前有联:“竹声生清茂,溪声送广长。”自然的情趣、闲雅的逸兴,悠悠然便漫上了心头。庵门口有一泉池,名叫“神应泉”,泉水清冽甘甜,为家居饮用之上品。两行古木列其前,若细细听来,泉水微扬,松柏轻动,桂香暗袭,仿若涛声传来,又激荡而去。

  一人,一城,一山,一庵,不离不弃,互相成全。

  桂花开时,来南城捡拾这醉人的“田园之心”吧!



征稿活动

  “夜读”栏目由“江西宣传”编辑部与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江西日报副刊部合办。本栏目围绕“我的江西我的家”主题,长期面向社会公众征稿,要求导向正确、内容真实、情感真挚,以散文为主,字数不宜过长。投稿邮箱:jxxcbjb@126.com,欢迎赐稿。粉丝朋友们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讲讲你与江西的故事。
  每篇“夜读”文章发出后48小时内留言获点赞数前2名的,我们将送上精美图书。








作者:揭方晓


推荐阅读

网友热议,南昌这个地方想扩容!

▶黄渤盛赞!“全世界最好的校长”又干了件大事……

▶奥运冠军组团打卡!南昌网红小吃到底有多惊艳……

不妨在桂花盛开的季节

来南城走一走

感受那些被桂花香气唤醒的记忆

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

江西宣传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唱响江西宣传声音,讲好赣鄱文化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