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3252亿美元!巴菲特在疯狂囤现金”刷屏。无独有偶,据《2024年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统计,新富人群也偏好持有现金。
持有现金越多就越好吗?不知道投什么、怎么投可能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财富管理市场的机遇。
新富人群偏好持有现金
不知道投什么、怎么投
在资产配置的概念中,所谓“现金类资产”,是指类似现金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期限在7天(含)以内的债券逆回购等。它们能较快、较容易地转换为即期支付能力,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还具有低收益低风险的特点。
新富群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人群,他们没有赶上投资房地产的浪潮,而在他们具备一定的财富积累之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基本进入了近乎饱和的状态,再加上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
数据显示,新富人群拥有两套及以上投资性房产的比例从2021年的32.5%回落到12.5%。各年龄段、各收入群体、各线城市受访者对投资性房产的持有率全线下降。
此外,对于金融产品和房产投资没有明显偏好的人群现金持有比例尤其高。这说明,不知道投什么、怎么投可能也是许多新富人群持有大量现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财富管理中,现金资产有什么用?
持有现金越多就越好吗?
透现金储蓄是新富人群的主流选项。那么在财富管理中,持有现金越多就越好吗?
现金在我们的财务生活中主要具有两类功能:
一是用于支持日常开支,以活期储蓄等方式灵活持有。所以,保留一定数额的现金储蓄以应对生活中的不时之需是财富健康的必要保障。
对于生活情况相对稳定的家庭而言,应急基金通常应能支持3-6个月的家庭支出,包括住房、餐饮、交通、水电和医疗费用等。单收入家庭、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以及收入不固定的人群则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应急基金的储备。
二是作为投资组合里的一部分,除了储蓄外也可以类现金的形式存在,例如货币基金等。
是否应该偏好现金资产,取决于所处的经济周期,以及社会发展现状。
我们看一下邻居日本的经验。
虽然近期日本似乎开始从“失去的三十年”的走出来,但在1990-2019漫长的30年中,日本经历“低利率”到“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周期,资本市场缺乏贝塔机会,日本资管机构尤其是债券市场参与者,用时间换空间的方法,即通过拉长久期来增厚收益。那么,日本居民是如何做资产配置的呢?
有部分居民转向海外资产,其中一种流行的投资方法是外汇保证金交易,在国际市场上颇为著名,使得外界以“渡边太太”来形容这一群人。
但整体来看,由于90年代权益市场大跌,加上通缩背景下人们的投资风格偏向保守,即便后来利率为0,截至2023年3月,日本家庭的资产配置中54%为现金及银行存款。
是不是很意外?
现金和类现金产品具有低风险、低回报的特征,因此是有助于提升投资组合稳健性、分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若因风险厌恶而持有过多现金,也可能导致人们错失获得长期资产增值的机会,不利于长期财务目标的实现。
我们再看一下美国市场。
以美国市场为例,标普500指数在2009年3月6日探底,但仅两周之后即回升了20%,到2013年3月便恢复到了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如果投资者在2009年年初买入标普500指数ETF,那么到2023年年初的投资收益将超过500%。
然而当时,很多投资者难以熬过历时18个月之久的熊市,因为恐慌或厌恶风险而减仓,错过了这一波涨势。
所以,其实在财富管理中,现金并不是持有越多就越好。哪怕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中描述的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也是将家庭资产按照四大类来进行分配。
第一部分是主要是放在微信、支付宝以及银行的活期存款等账户中的资产,用于家庭3-6个月的日常生活消费。而这部分仅占家庭资产的10%。
第二部分则是用20%的家庭资产给家庭配置一块“压舱石”,以保证关键时刻有资金解决燃眉之急,比如一些像重疾类的保险保障产品,以防突患疾病时无所依靠,导致一病回到解放前。
第三部分将30%的资产用于像股票、基金等可创造收益的投资领域。第四部分是把剩余的40%放到一些稳健、长期的年金保险中,该部分资产不会过多在意收益,而是追求本金的长期稳定,不损失。”
持有现金比例的高低,实际上考验的是我们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运用现金的能力。而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保持适当的现金储备是确保个人和企业经济安全的关键策略。现金具有灵活性、安全性和抓住投资机会的优势,但也需要谨慎管理,才能保证钱用在刀刃上。
-THE END-
将我们“设为星标”,多点“在看”
才能优先get最新推送哦
PS:一大波福利随机出没中,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