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形态
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或重力
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倒等伤害
在日常生产作业过程中
物体打击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造成威胁、甚至导致死亡
是生产现场易发多发事故之一
物体打击伤害
是作业现场常见的伤害之一
01
拆出作业中的物体打击
预防对策
在楼板洞口附近进行拆除施工时,要有防掉落措施:任何情况下都严禁垂直交叉作业;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让工人懂得禁止、警告、命令等安全标志以及所有安全标志所表示的意思。
预防对策
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将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高处作业时应对手持工具加防坠绳等防坠落措施。
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
施工现场没有设置专人指挥;挖运土方的挖斗超载,导致有土块掉落;挖斗从施工人员头上通行;地面施工人员边说闲话边挖土,没有注意到上方的安全情况等。
预防对策
施工现场应该设置专人进行指挥;挖运土方的挖斗不得过满超载,避免士块掉落;挖运物不得从地面上施工人员的头上通行;所有施工人员都要精力集中,随时随地注意到周围的安全情况,不得站在挖斗下施工。
1.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2.多层建筑施工,在计划安排上要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确须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应事先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3.搭设或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在作业区域,设置警戒区,并由专人负责警戒,严禁无关人员穿越警戒区。拆除的架料、扣件,必须堆码整齐,统一吊运地面,严禁从高处向下投掷架管、架板、扣件等。翻架板时应事先清扫板上杂物。
4.施工工程的出入口,必须搭设防护板棚,棚的宽度要大于出人口,棚的长度应根据建筑物高度分别设置,一般以5~10米为宜。
5.施工工程靠近必须通行的道路时,应在道路上方搭设坚固、密封的防护棚,防止落物伤害行人。
6.临街建筑面或高层建筑施工周边,应用竹笆、小眼立网与竹席密封,防止砖渣、石块、螺帽等较小物体坠物伤人。
7.边长小于或等于250毫米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8.楼层中堆放各种材料、配件等,距边沿的距离应大于1.5米。靠近伸缩缝旁,不宜堆放材料。
9.所有井宇架、门式架的吊篮,必须设置1m高的钢筋网护栏、护门,防止砖头等小型材料或斗车在垂直升降中坠落伤人。
10.高处作业的下方不得同时有人作业。必须同时作业时,应做好防止落物伤人的措施,并设专人看护。
11.在平台上起吊大模板时,平台上禁止堆放其他任何材料、配件、工具等物件,以防止滑落伤人。
12.吊运大模板必须用卡环卡牢,防止模板坠落。大模板在校正固定之前,应用钢丝绳临时固定在楼板吊环身墙壁之筋上,以防止校正时大模板倾倒伤人。大模板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地方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大模板存放时,必须将地脚螺栓提上去,使自稳角成为700~ 800,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模板,要放在专用的堆放架内或卧倒平放,不应靠在其他模板或构件上。
13.深坑(槽)或地下室周边沿1米内,不准堆放配件、模板、钢管、钢筋、砖右等材料,防止落物伤人或土方坍塌。
14.在施工现场内,每一个危险部位都要悬挂相应的标志牌,以便提示职工预防危险的发生。
相关作业人员
工作中要提高安全意识
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
定期检查设备
远离“物体打击”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事故发现者立即关闭事发区域设备、停止区域作业活动。
2.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受伤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
(2)对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对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人工呼吸,胸部外伤者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4)若受伤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应立即给其作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4-16次;如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为60次每分钟,帮助窒息者恢复心脏跳动。
(5)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6)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在抢救的同时,及时拨打外部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救治伤员。
(7)如无能力救治,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8)肢体骨折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
注意事项
(1)若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在生产或施工现场,进入现场的施救人员必须戴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
(2)现场施救时要将伤员移至安全的地方。
(3)现场施救要正确及时,严防造成伤员伤势扩大。
(4)如伤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
(5)伤员伤势较重时,在医务人员没有达到事发现场之前,现场人员由于不熟悉受伤人员的受伤性质、受伤部位、严重程度,尽量不要移动伤者,以免造成伤者伤势的进一步加重。
end
▌编辑:深圳应急管理
有用就奖励一个“👍”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