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抵制网络谣言,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对网络谣言的防范能力。11月20日,海西州、市两级网安部门在德令哈市中心广场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向群众详细讲解网络谣言的危害、辨谣识谣的方法、造谣传谣的后果,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同时,提醒群众关注官方辟谣平台发布的辟谣信息,对在生活中遇到的网络谣言,要通过举报平台进行举报,自觉抵制网上谣言信息的传播,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海西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将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推进网络宣传活动的开展,提升广大群众对网络谣言信息的辨识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打造网上平安,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海西公安在此提醒:“不传谣、不信谣、不编谣!”
抵制网络谣言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做“智者”,显然比较困难。人们认知能力有限,知识存在盲点,网络谣言又善于紧抓时代热点、民生焦点和社会痛点,这些,都让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危害也更大。
作为普通网民,要怎样才能辨识网络谣言呢?这5招,请速记!
01
传播渠道须留心,不是官微要动脑。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不会只通过微信群传播,没有经过认证的账号一定要警惕。骗取流量的“大新闻”,多多搜索就能分清。
02
信源含糊切莫信,有图未必有真相。网络谣言的来源主体中,“朋友说”“专家说”时常出现,然而“朋友”是谁、“专家”是否说过,无从考证;即便甩出聊天截图、视频,也要当心内容会被拼接、篡改;错别字、病句常出现的,可信度低。
03
语气偏激别乱转,感叹扎堆不负责。为诱导转发,谣言行文多夸大其词,情绪多于事实,制造恐慌感、神秘感:呈现形式上,老年群体容易受骗,文字样式多大量标红加粗,大量感叹号,字号过度偏大。
04
数字失实逻辑乱,留神权威能分辨。网络谣言偏好使用如“100倍”“100%”等极端化的数字;内容细节经不起推敲,常常图文无关、语法不通、叙事不清、逻辑混乱、罔顾事实。
05
旧日帖重播多漏洞,私货夹带有用心。谣言往往有多个相差较大的版本,存在明显漏洞:含“带货”、推销、公关倾向的信息,阅读时要辨识其隐含的商业目的。
-END-
来源:网安支队
监制:政治部宣传科
审核:张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