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各部队优良传统和任务特点,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培养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武警部队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武警部队各部队持续推动会议精神落地生根,使强军文化成为培塑官兵忠诚信仰、激发练兵备战热情、推动基层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
下面,请随我们的笔触和镜头一起,走进武警辽宁总队丹东支队,看看他们火热的强军文化氛围——“支队前身组建于1945年10月,诞生在丹东这片红色土地上,成长于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圆满完成清剿匪特、支援保障志愿军作战、处突维稳等重大任务,一茬茬官兵在战斗中加钢淬火,自觉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军史长廊内,红色讲解员崔景超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支队历史,让刚下队的新兵和新毕业学员在学习一段段辉煌历史、聆听一个个战斗故事中传承红色基因,打牢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
“思想文化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先进的东西不去占领,落后的东西就会占领。”支队党委“一班人”坚持把强军文化作为占据部队思想文化主阵地的有力武器,深度挖掘自身“富矿”,系统梳理部队“红色家谱”,把军史长廊、荣誉墙(室)作为官兵入营的“第一课堂”,切实用好用活光荣队史这本“活教材”。 支队坚持把筑牢官兵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作为军营政治文化建设的重点,在营区醒目位置设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等重要内容;采取橱窗、灯箱、标语、雕塑、LED屏等多元素融合形式,打造主题聚焦、特色鲜明的文化矩阵,实时展示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等,让党的声音第一时间进入军营,让官兵时时处处受到教育。 支队注重发挥驻地红色资源优势,聚焦“铁心向党铸忠诚、同心奋进担使命”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组织官兵前往红色教育场所现地开展微党课、举办强军故事会、重温入党誓词、向烈士敬献花篮等活动,并积极邀请驻地红色场馆到部队开办主题展览、创演红色文化节目,引导官兵在接受红色资源熏陶、赓续优良传统中培根塑魂,涵养忠诚品格。
近日,在支队举办的文艺汇演上,舞蹈情景剧《风雨同舟》赢得官兵热烈的掌声。节目取材于今年支队担负的抗洪抢险救援任务,展现了参战官兵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参与编导的宣传保卫股干部李腾云说:“这类节目代入感很强,不仅是一部展现官兵风采的情景剧,更是一堂培育战斗精神的教育课。”
文化作为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必须富含战斗养分,提高对战斗力的贡献率。支队大力开展“强军风采”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官兵充分发挥才艺特长,聚焦使命任务创作战味浓郁、服务打仗的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并利用重大节日举办文艺汇演等时机组织文化骨干培训,结合执勤、训练和遂行任务过程中发生在官兵身边的感人故事,创排小品、快板、诗朗诵、情景剧等节目,提振军心士气,激发训练热情。
与此同时,支队积极推动文化向执勤哨位、训练场地延伸覆盖。“执勤一分钟,战斗六十秒”、“钢枪紧握在手,时刻警惕坚守”……上哨途中、哨位楼道、执勤区域等位置所布置的战斗标语,时刻提醒官兵走上哨位就是走上战位;训练场设立的“龙虎榜”记录着中队各项军事课目保持者的“高光时刻”,时刻激励官兵练强过硬本领、忠实履行使命。 “《决战朝鲜》这本书告诉我们,战争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战术战法的对决,更是一场军魂的较量……”一个周末,在支队东港中队,指导员赵璐杰正在组织读书分享会。官兵代表轮流走上讲台,推荐阅读书籍、分享经典故事、畅谈读书体会。
文化工作的本质是育人,必须积极适应和满足官兵求知成才需求,让部队真正成为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大学校。近年来,支队着眼官兵长远发展和现实需求,大力推进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和书香军营等建设,积极构建启智育人、寓教于乐的文化场所体系。通过与驻地图书馆对接,开设军营图书驿站,定期更新轮换图书,充分满足官兵日常学习需求;购置电子借阅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一体机电脑,搭建一触即达信息终端,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让官兵随时可以登录学习,实现全维浏览、海量阅读;建设军营唱吧、文体活动室、班“文化角”,让官兵在周末假日主动放下手机,走出“一人一机一世界”,在参与军营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加强团结;举办“朗读者”美文推荐、读书分享会、强军故事会、主题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励官兵人人上讲台,主动锻炼自己、展现自己。“现在,每到休息时间,中队战士独自刷短视频的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沉迷打游戏的少了,喜欢看书的多了……”在支队教育准备会上,各中队干部谈到战士们的变化,产生强烈共鸣,读书成才的良好氛围在支队蔚然成风。今年,支队先后有3名大学生士兵提干、3名士兵考取军校,创下历史新高。厚植文化沃土,砥砺强军斗志。支队通过营造政治导向鲜明、战斗气息浓郁、奋进格调高昂的军营文化氛围,鼓舞激励广大官兵在强军兴军征程中砥砺奋进、勇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