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又称豆腐乳,是中国民间传统美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云南人把腐乳叫作“卤腐”,制作工艺跟全国各地的基本相同:让豆腐上长出长毛、拌料、密封腌制,三步就完成了。晋宁区昆阳街道凹孤村的卤腐十分出名,当地人世代相传制作卤腐,甚至已成为了居家过日子必备的手艺。村中有一户人家,三代人经营着卤腐作坊,现任主人冯雪,三十来岁的年纪,颇具创新精神。她家每年要制作90多吨卤腐,销路非常不错。
冬日里的一天清晨,在宁静的凹孤村,冯雪的妈妈正在磨豆浆,这是做卤腐的第一道工序。上好的黄豆经过山泉水浸泡一晚,吸足了水分,仿佛是为即将开启的奇妙旅程积蓄能量。随着磨浆机的开动,一瓢瓢的黄豆被研磨成细腻的豆浆,滤渣、煮浆,一气呵成。在点豆腐之前,大缸里已经静置了一段时间的豆浆,表皮会凝结出一层豆腐皮,每一缸豆浆只能取一张豆腐皮,所以这一张豆腐皮厚实、油润,品质极高。待豆浆冷却至适宜温度时,加入酸水点化,两个小时后,豆浆就变成了豆腐。此时的豆腐还很嫩,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豆腐脑。
点好的豆腐舀进垫好纱布的木箱里,压上石块挤压水分。压好的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再一块一块地摆放到垫有稻草或竹棍的木框内,将木箱子一个个叠加起来摆放在室内。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巧妙融合,豆腐在发酵中悄然蜕变,慢慢地长出一层细细的、晶莹的白绒毛。六七天后,一层白绒毛就将豆腐包裹住,此时就可以腌制了。
腌卤腐前,需要在豆腐上撒一些盐,把豆腐里的水分稍微渍干,才不会出现霉变情况。此时,冯氏独特的腌料配方登场,盐巴、辣椒面、花椒等多种香料按比例拌好,装在大盆里。然后将用盐渍好的豆腐块放到白酒和菜籽油里浸泡一会儿,再在大盆里打个滚,灰白色的豆腐块瞬间变成红彤彤的四方块。最后,把裹满盐巴辣椒面的豆腐一块一块地装进准备好的小罐儿里,再注入菜油使其漫过卤腐,然后密封贮存3到6个月,美味的油卤腐就可食用了。
这样做出来的卤腐色泽温润,质地细腻柔滑,入口咸香悠长。每到吃饭时,挑出几块,极为下饭,特别对味——这就是寻常百姓家幸福场景里最温暖的味道。
全媒体记者 吴艳涛 冯静 宋光旭 刘佳
通讯员 张海蓉
融媒矩阵 扫码关注
编辑:沈仕会
编审:方维林
审核:李建斌
终审:赵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