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327) | 西宁岁时记

政务   2025-02-10 18:52   青海  



展警旗共庆山河壮,守初心齐歌业绩新。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青海公安文联推出“警营年味”有声文学作品展播,向全省公安民警、辅警及家属拜年了!愿我们心怀暖阳,步履不停,共赴新程。
【编者按】

旧历年底,风愈发凛冽起来,裹挟着皴冻,直直地往人衣领里钻。但这风,也吹散了一年的尘霾,把年味儿悠悠地送进了西宁城的角角落落。

街头巷尾,一夜间就变了模样。大红灯笼沉甸甸地挂着,宛如熟透的火罐,烧红了灰暗的天空一角,把寒冬腊月烫出了几分温热。卖年货的摊子沿着街边蜿蜒铺开,红得刺目的春联、福字,金得耀眼的年画、挂饰,晃得人睁不开眼。摊主们裹着厚棉袄,手缩在袖筒里,跺着脚,嘴里的吆喝却热气腾腾,买主们围在摊前,挑挑拣拣。西宁人打小就在这街头的红火里穿梭,年复一年,这满街的红,早已成了他们灵魂深处的烙印,哪怕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只要这抹鲜艳还在,心底就有安稳,有对生活的热望,有对故土的执着眷恋。

西宁的年,是从厨房那口喧闹的油锅开始的。把白花花的面粉倾在案板上,双手似灵动的梭子,在面团里穿梭、揉搓,不多时,那面团就变得劲道十足,任人拿捏。再盘绕、拉扯,化作丝丝缕缕的馓子模样,一头扎进“噼里啪啦”的热油里。刹那间,热油似煮沸的生活,翻滚着,迎接这年的馈赠。金黄酥脆的馓子转瞬出锅,馥郁的油香如脱缰的野马,迅速占领整个屋子,叫人垂涎欲滴,那香甜酥脆,便是年最初始的诱惑,是故乡舌尖上永恒的记忆。对于土生土长的西宁人而言,这馓子的滋味,关联着儿时邻里间的嬉闹,牵系着长辈手把手的教导,承载着家族代代相传的习俗,每一口咬下去,都是在重温往昔岁月,都是在向这片土地上的先辈致敬,都是乡情在味蕾上的热烈绽放。 

年三十,一家人齐聚厨房,准备包饺子。操刀剁馅,擀薄面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包边唠着家常,谈着这一年的酸甜苦辣,憧憬着来年的风调雨顺。包好的饺子,饱满圆润,形似寓意财富的元宝,下锅煮熟,捞起盛在碗里,浇上一勺热辣滚烫的醋汤。轻轻咬一口,汤汁四溢,浓郁的肉香、酸辣的醋味与家的温暖一同在舌尖散开,暖彻心扉。

初一清晨,街巷苏醒,拜年声此起彼伏。晚辈们穿戴整齐,心怀敬意地前往长辈家,恭敬地磕头问安,长辈们则满脸笑容,递上红包,再塞一把甜蜜的糖果。邻里之间,碰面便热情地互道“新年好”,那笑容灿烂得仿若能驱散冬日的严寒。街头,社火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舞龙舞狮威风凛凛,高跷旱船趣味横生,演员们浓妆艳抹,彩衣飘飘。巨龙在空中翻腾盘旋,似要冲破云霄;雄狮在地上跳跃嘶吼,尽显王者风范,人群中欢呼声、叫好声连成一片,年的欢乐氛围达到了极致。

西宁的春节,于寒风中孕育希望,在烟火里绽放温情。它不像江南水乡那般温婉细腻,却凭借高原的豪迈与热忱,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铸就了一座心灵的归巢。平日里,日子在琐碎与忙碌中悄然流逝,可一旦年的脚步临近,所有的艰辛、疲惫都仿若冰雪遇春,消融殆尽。留下的,是对生活满满的期许,是一家老小相依相伴的温馨,更是游子们无论天涯海角都割舍不下的乡情羁绊。岁岁年年,这份乡情如陈酿,越久越香醇,让西宁人无论走多远,心都永远系着故乡的年味儿,魂都永远眷恋着这片高原热土。

(摄影|高慎阳)


作者简介

王瑶,青海公安文联会员,现就职于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主播简介

童显宁,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青海公安文联会员。现就职于青海省公安厅机关党委。

来源 | 青海公安文联
责编 | 张伟


青海公安
夯实理想信念 铸牢忠诚警魂 凝聚奋进力量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