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经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加强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亦城工匠”培养认定工作自2022年启动以来,影响力持续攀升,已成功选拔出一批覆盖生物学研究、汽车工程、航天技术、制药工程等多个核心领域的杰出工匠人才,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今年4月,以“匠心闪耀·亦起绽放”为主题的第二届“亦城工匠”培养认定工作正式启动,经过周密筹备、广泛动员及多轮严格评审(比赛),一批长期扎根于生产研发一线,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成就斐然,并身体力行地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本期发布《汲取奋进力量!第二届“亦城工匠”部分工匠储备人才事迹展播(二)》,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学习工匠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许铮,男,44岁,北京亦庄国际蛋白药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研官。
药物设计是创新药物发现的关键,也是新药研发的起点。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中,许铮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紧跟国际创新药物的发展趋势,利用结构设计、结构模拟等先进的药物设计理念,结合最新的物理、计算化学等基础研究成果,建立全新的创新药设计优化系统,筛选设计出药效、活性、稳定性等均优于国际领先在研新药的候选化合物,为企业创新药物研发源源不断地提供极具潜力的候选药物。
许铮另辟蹊径,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面对慢性乙型肝炎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他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特殊表位导致结合这部分的抗体不容易形成巨大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可同时有效降低抗原水平。他利用全人源抗体库筛选出针对这些表位的抗体,优化后获得临床候选抗体。该品种与国际上热门的siRNA技术降低表面抗原相比,不会减少感染肝细胞表面的抗原提成效果,更有利于被感染肝细胞清除进而实现乙肝治愈。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临床1b研究,并获北京市科委立项支持。
许铮敢于挑战权威,深知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在长效GLP-1类似物项目中,他面对国际巨头的权威产品,没有选择盲目跟从,而是深入剖析其设计原理与临床数据,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活性损失问题。他带领团队通过结构重新设计,成功修复了这一问题,使新药活性显著提升,并在临床上表现出了更好的减肥效果。
“厚积薄发”是许铮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是他的职业生涯真实写照。他坚信,每一个创新药物的诞生,都是对科研工作者多年积累与不懈探索的回报。正是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未知的勇敢探索,让他在药物研发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巩森,男,33岁,中共党员,本科,现任北汽集团和北京奔驰首席技师,是北京奔驰新一代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
在巩森的职业生涯中,创新融合一直与他相伴。他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断流程可快速对车辆进行修复。2018年,在V205车型试装期间,多辆车无法启动,让在场的很多师傅都犯了难。巩森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迅速锁定问题根源,成功解决了软件版本不匹配的问题。
“纠结”是巩森给自己的标签,驱使他不断精益求精、突破自我。因对高配车型大灯内部结构的好奇,他不惜等待近一年,只为亲手拆解、深入探究。为提质增效,他自制工具工装,通过预紧方法改善大灯间隙,新车型爬坡阶段一次校验合格率提升70%,节省返修费用800万元。面对芯片短缺,他自制座椅调节装置,实现无模块调节,节省返修工时660小时、费用20万元。他主导开发的EQC、EQB展示纯电动车电驱系统平台广泛应用于员工培训,助力员工转型技能提升,为企业节省教具制作费用200万元。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这是他向重重困难发出的宣战誓言。十四载风雨兼程,他深深扎根于生产一线,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一线工人,一步步成长为车间的中流砥柱,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心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传承”的工匠精神。
张玺
航天路上的创新者与坚守者
张玺,男,44岁,中共党员,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型号副总师,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工作。
有人说他是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大胆创新,但“不拘一格”的背后,是他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在负责15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涡轮泵研制时,面对传统模式的低效困境,他敏锐洞察到增材制造技术的潜力,带领团队从设计方案细节入手,组织实施多次相关论证、试验,率先在国内将增材制造引入到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并大范围推广,且实现了研制模式由传统“串行”到“并行”的转变,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他在国内率先掌握泵压式低温发动机大范围连续推力调节技术,助力公司SQX-2Y火箭全尺寸一子级垂直回收飞行试验的两次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液体火箭垂直回收技术的国家。
心怀梦想的远征,尤需逢山开路的勇气。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是他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的原动力。他常说:“航天事业是一项需要极致可靠性和高度责任感的事业,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正是这种源于热爱的极致追求,他主持研制的两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从方案设计到完成系统验证,均是国内商业航天领域耗时最短、投入最小、完成里程碑节点最多的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助力中国在航天领域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尹理才,男,34岁,中共党员,北京京东方创元科技有限公司资深高级工程师。
自2016年入职京东方以来,他以卓越的学习能力、出色的技术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液晶显示器件制造领域深耕细作,迅速成长为团队中的佼佼者。先后荣获公司级、集团级、电控级、国家级重点奖项共16项。积极参与北京电控集团创新项目,荣获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CF部“Photo科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称号。
作为领军人,他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积极投身于LCD行业的技术革新之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项目26项,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管理优化、工艺改进、方法创新及记录创造等多个维度取得显著成就,为公司产能跃升、成本控制及产品结构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生产一线,他敏锐捕捉问题,以创新思维寻求解决方案,同时推动工艺品质提升,利用智能化数据优化工艺,显著增强了工艺的稳定性。他积极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构建北京市芯屏产业生态,负责内部国产化项目,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
尹理才坚信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因材施教,为员工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通过专业技术学习、项目头脑风暴等形式,培养出一批核心骨干。在他的带领下,创新工作室举办了171人次的专业培训,收集创新建议1556条,其中232条被企业采纳。“师带徒”活动及职工技能学习活动更是为企业培育了87名技术人员,2021年即实现3项创新成果,其中2项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他以敏锐嗅觉引领创新,以匠师之心培育人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技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芮守祯,男,43岁,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制冷学会资深工程师,北京市职称评审专家,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热情专注,坚持不懈,败而后成”,这十二个字深刻概括了芮守祯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懈追求。2016年,他随研究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入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面对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温控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现状,他深感责任重大,组建起集成电路专用智能温控设备技术团队,踏上了打破这一僵局的征程。
团队初建,困难重重。国外技术封锁严密,国内相关技术和原料匮乏,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投入研发工作中,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由他精心设计的多种制冷系统与节能循环系统,能够在-120℃至150℃的宽泛温度范围内进行实验测试及可靠性验证,成功开发出60余种型号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刻蚀、薄膜、化学机械研磨、离子注入等关键工艺制程。
真正的创新不仅要突破技术壁垒,更要满足市场需求。这些产品采用国际领先的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温度的精准调控,其温控精度超越了同类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专用温控设备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8亿元,成功替代进口,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作出贡献。同时,他积极参与11个省部级项目,荣获7次省部级奖项与5次省部级荣誉,担任4省市评审专家,荣获“工人先锋号”及“先进工作者”称号,发表专业论文11篇,取得发明专利56项。
十数载深耕科研,芮守祯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坚持将每一件产品做到极致。他不辞辛劳,通宵达旦,只为攻克客户面临的每一个难题。他矢志不渝,追寻“中国芯,强国梦”的崇高理想,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为“科创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张延静,女,49岁,中共党员 ,副研究员,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工艺研发负责人。
相对于基础研究,国内的生物制药产业化研究相对落后,尤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基、蛋白抗体等关键科研试剂领域,长期受制于国外垄断,导致国内企业面临高昂成本及漫长供货周期的挑战。面对这些困境,她迎难而上,20多年来,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带领团队钻研生物药产业化过程中的每一个工艺环节和其中的每一个细节,突破基因工程重组蛋白和抗体药物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重技术壁垒,建立了一套完整地从母细胞筛选改造、表达原件优化、细胞构建、克隆筛选、培养基优化、生产工艺开发、纯化介质偶联、工艺放大等技术,使得各项技术均衡发展,彻底解决了生物药产业化的技术限制,为我国生物行业产业化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为百姓生产优质的良心好药”是她身为制药人的初心使命。针对凝血八因子蛋白不稳定、工艺难度大难题,她建立的系列技术,针对性地解决了八因子培养基、加料液、加料策略、亲和层析介质、纯化工艺、商业化规模放大等全工艺环节的技术,实现了八因子的高产能和高纯度,成功将该品种于2021年推向市场,成为首个国产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产品,极大解决了凝血八因子药物供应不足的问题,上市一年销售额就超过10亿元。由她负责工艺开发和放大的药物和疫苗已经有4个品种上市,3个疫苗获批紧急使用;另有10个产品在临床阶段,20多个产品在临床前研究阶段。作为项目负责人和骨干,张延静承担了16个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为我国生物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期间发表论文13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在技艺与工匠精神传承的方面。张延静采用“传授+跟踪”的独创方法,亲自指导年轻科研人员,“无死角”传授自己的科研经验和技术心得,并定期组会研讨,使他们在实战中深化认知、夯实基础。在她的精心培育下,企业的研发团队不断壮大,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高素质、高度专业化的科研力量。
敬业和永不自满是张延静对工匠精神的深刻诠释与实践。在生物制药的过程中,她不懈探索,精益求精,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面对重重挑战,她持续攀登技术高峰,致力于生产出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药品,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王冬,男,41岁,中共党员,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数字化控制系统(DCS)产品研制与应用技术负责人。他专注于“中核集团统一、先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产品研制十四年,负国家之重,行使命之责,带领团队扛起核工业DCS自主化和国产化的创新大旗。
2013年,在中核集团的决策部署下,中核控制肩负起对核工业DCS系统国产化“0”突破的重托,正式启动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级与非安全级DCS系统研发工作。作为团队一员,王冬从DCS单个模块组件做起,推进系统研制工作,在自主研发这条路上,他和团队成员一道,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由于当时核工业DCS国产化刚起步,团队经验不足,首次测评未达预期,研制工作一度陷入低谷,但是他从未想过放弃,而是潜心蛰伏、沉淀自我。直到2018年公司决定重新启动核工业DCS平台研制工作,已经是技术负责人的他,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决心攻克核工业DCS国产化难题:他优化研发流程,与团队共同探讨DCS研发及运维体系;针对非安全级DCS平台的高复杂性,他梳理出58项关键技术任务,不舍昼夜,攻坚克难;在后续工程样机试验中,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参与了从系统级控制性能到每帧同步数据的校核,最终该方案通过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实际性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荣耀与成功向来是由敢于梦想、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人来书写。2019年以来,王冬带领的DCS研制团队在科技创新实现一系列新突破。他带领团队研制的非安全级DCS平台龙鳍®(NicSys®2000)实现了海南核电3、4号和海南小堆项目的应用落地,安全级DCS平台龙核®(NicSys®8000N)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共获授权专利2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发明奖5项,撰写了学术论文和技术研究报告30余篇,已被认定为“亦城领军人才”。
在他看来,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专注执着、精益求精、敬业奉献”,而脚踏实地的行动则是对这一信念最有力的诠释。立足于本职工作,他深潜于数字化控制系统的研究探索,以匠心独运的专注和不懈追求,为我国核仪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森,男,34岁,中共党员,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BIM主管。
从理论研究的象牙塔,到项目实战的风雨兼程,他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在他看来,BIM技术不仅是冰冷的代码与模型,而是赋予建筑生命、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建造效率的钥匙。
深圳黄龙坡学校项目的地下机电管线,是交织的复杂迷宫,也是他技艺展现的舞台。张森凭借BIM技术对复杂地下管线精准建模,提前洞察并妥善解决众多交叉碰撞问题,为项目顺利推进筑牢坚实根基,赢得业主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可。转战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续建项目,面对极端气候与艰巨任务的双重考验,他再次挺身而出。在这片高原之上,他与团队逆风前行,利用BIM技术优化设计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让复杂的工程流程变得井然有序,不仅提升了建筑质量,还有效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而这背后,是无数次深夜的灯火通明,是无数次方案的推翻重来,是他对技术极致追求的最好证明。
2023年,对于张森而言,是收获与传承的一年。在公司总部,他精心指导41个项目圆满完成BIM应用创奖工作,斩获162项殊荣。个人获得BIM国际级奖项1项、BIM国家级奖项3项、优秀企业组织奖2项等多项荣誉。作为BIM讲师,他始终将传承与分享视为己任,即便在疫情期间,也毅然决然地奔波于深圳、长沙等地,坚持开展线下培训,将专业技能倾囊相授,为行业培育了一批批新生力量,为BIM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张森以极致严谨、全神贯注之姿,将工匠精神践行于每一个BIM项目之中,不放过建模管综中的任何细微之处,确保每一个构件零误差,完美呈现建筑的每一个精致细节,以匠心独运铸就非凡品质。
贺超,男,197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精密机械制造分厂数车班班长,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2005年被聘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
在近三十年数控车生涯中,他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节创价值500余万元。在陀螺仪关键部件加工中,面对极高精度要求,贺超带领团队与机床厂合作,成功研制出超精密球面加工设备,将合格率从20%提升至99%,该成果获国家星火计划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某产品核心技术攻关中,他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零件精度实现了质的提升。在对产品的高质量和高标准要求下,他每日提前到岗检查设备,坚持班组巡检,确保产品质量。精于细节,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问题根源,及时调整刀具避免批量问题。为解决零件壁厚导致变形难题,他提出颠倒加工工序的创新建议,有效降低了报废率。
“把这些美好的东西传递下去,把兵工人的精神发扬下去”,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将个人技能无私传授经验给年轻员工,打造了一支高质高效团队。30年贺超始终秉承“自主创新、匠人品质”理念,全身心投入机械加工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成为基层技能人才的典型代表。
卫金侗,男,28岁,中共党员,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MRAII喷漆机器人维修代班长,喷漆车间创新带头人。
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从不退缩,勇于担当。在MFA喷漆车间V206车型发泡新工艺的设备改造项目中,他主动承担起设备安装与调试检查的工作,认真细致地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面对专业的英文标准文件,他和班组成员一行行翻译,确保整改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在整个过程中,他共提出设备安装调试问题多达112项,并将这些问题逐一监督整改,为后续的顺利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敢于创新,在工作中不断寻求突破。他自主搭建了机器人3D胶枪、填排阀维修测试平台,解决了备件在线下维修后无法测试的问题,有效避免了因备件维修问题导致的设备停线,预计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停线损失37万元;优化CC机器人法兰管路项目,通过减少机器人手轴内管路,提高了管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管路磨损及损坏的概率,预计每年可节省备件及停线成本43万元。
他以赛代练,不断拓展眼界、提升技能。他热衷于在比赛中学习总结经验,但这条路并不顺利。自2018年起,他便开始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虽然初赛复赛经常名列前茅,但一到决赛就“名落孙山”。面对屡次失败,他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但在班长的鼓励下,他坚持学习,总结经验,终于在2022年的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一举夺魁,荣获第一名。
对于工匠精神,卫金侗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难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肯学、敢于迈出第一步,就能超越自我。”在工作中,他细致检查每台设备,精心维护,确保运行顺畅和喷漆质量稳定;他严格把控细节,对每项设备执行严苛检查,确保产品达标且满足客户需求。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书写青年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END
编辑:刘斯琪
校对:耿静
热点回顾
习近平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北京新闻》4分钟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北京经开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中引发热烈反响
北京经开区2025年拟办实事开始征集!期待您的建议
北京经开区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第二批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空间方案和专项产业政策,北京亦庄将打造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汽车智造创新城
点亮在看,为北京亦庄加油